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感谢这一刻
内容
试读章节

我的手机震动起来。我托的那位记者朋友去探了消息后向我确认,《近焦》杂志确实要在封面上登出弗朗索瓦从女演员朱莉-加耶家里出来的照片。我心如刀绞。但我尽力不动声色。我把电话递给帕特里斯·比昂科纳,让他也看看这条短信。他是个我不需要隐瞒任何秘密的人:“看,这与我们那份文件有关。”我尽可能地把声音表现得平淡无奇。我们的交情差不多有二十年了,只需一个眼神,彼此就能会意。我摆出一副淡淡的样子说道:“这件事我们等会儿来处理。”

各种念头在我的脑子里激烈碰撞,但我还是尽力把思绪拉回到与幼儿园老师们的谈话中。现在是水痘的流行期。我一边点着头,一边通过短信把《近焦》杂志的事告诉了弗朗索瓦。这已经不再是传闻,而是事实。

“下午三点,我们在寓所里见。”他马上回答我说。

到了和园长话别的时间了。从爱丽舍宫幼儿园到我们的私人寓所,只需穿过一条街,一条很小的街。但这是我一生中走过的最险的一段路。其实,没有特别通行证,任何车辆都不能开上这条街,但我依然有一种闭上双眼横穿高速公路的感觉。

我匆匆爬上通往私人寓所的楼梯。弗朗索瓦已经在房间里面,在这间卧室的高窗外,是花园里那一株株百年老树。我们坐在床上。各自坐在平常睡觉的那一侧。我张开嘴,却只能说出这样一句:“怎么回事?”

“这么回事,这是真的。”他回答道。

“什么是真的?你和这个女孩一起过夜了?”

“是的。”他躺下来,用手撑着头,承认了。

我们两人其实在这张大床上靠得很近,但我始终无法抓住他那一直在躲避的眼神。我的问题一个个脱口而出:“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到底是为什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一个月前。”他肯定地回答我。

我保持着平静,没有冲动,没有喊叫。摔碟子砸碗这样的事就更不存在了,可后来传闻里就是这样说的,甚至还想象出我摔坏的东西价值达几百万欧元。其实,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预示着怎样一场地震。能做个声明,说只是去她家吃了顿晚饭吗?我向他建议道。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他也知道,他是在马戏场街、在那位女演员借住的寓所里过了一夜后,被人拍下了这组照片。为什么不能学学克林顿呢?公开道歉,并承诺不再和她见面。我们可以换种方式重新来过,我并没有想过要失去他。

他编的谎话渐渐露出了马脚,真相一点点浮现出来。他承认他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更早就开始了。一个月变成了三个月,接着又变成了半年、九个月,最后的说法是一年。

“我们没办法重新来过的,你永远不会原谅我的。”他对我这样说。

然后他便离开寓所去了自己的办公室,准备接下来的会见。可我已经无法应付我的会见,只好请帕特里斯·比昂科纳代我去见来客。整个下午,我一直闭门不出。我一边试着设想接下来会发生的一切,一边盯着手机,看推特上会不会有什么消息预告这条轰动性新闻。我想尽力对这条“新闻报道”的来龙去脉有更多的了解。我通过短信,与最亲密的几位朋友交换了意见,并向我的三个孩子和我的母亲逐一告知了将要登出的新闻。我不想让他们通过媒体听说这桩丑闻。他们理应事先做好准备。

弗朗索瓦回到寓所准备吃晚饭。我们又来到了卧室里。他看上去比我还要沮丧。突然,他在床上双膝跪倒,让我着实吃了一惊。他把头埋进手里。他神情恍惚地问道:“我们该怎么办?”

无意间他用了“我们”这个词,可是,在这个故事里,往后并没有我出场的份了。不过这也是最后一句“我们”,因为很快就只剩下了“我”。随后,我们来到客厅的矮桌前,想尽力把晚饭吃完。在这座宫殿里,每当我们想在吃饭时多点私人空间,或者想抓紧时间吃点简餐,都会选择上这儿来。

P4-6

目录

正文

序言

“今后该打开窗户说亮话了。”弗朗索瓦·奥朗德当选后,菲利普·拉布罗(法国著名媒体人、作家)向我做过这样的建议。身为作家兼媒体人,他是我无比尊敬的人物,但我当时并没有照他的话去做。我下不了决心去向公众展现自我。无论是我自己的生活,还是我的家庭或者我与总统的往事,披露其中的点滴,对我来说都是根本做不到的事。实际所做的恰恰相反,我把窗户关得严严实实,还外加一把锁锁牢。

但记者还是要写他们的、说他们的。他们开始塑造起一个与我几无相似之处的女人的形象,这通常是因为他们一无所知,但偶尔也难免存在刻意制造丑闻的意图。共计出现过二十多部图书,十几期杂志的封面文章,还有几千篇各类报道。除开那些纯属无稽之谈的文字,有多少报道,就有多少面扭曲事实的变形镜,都是些凭着揣测再加上带着潜台词造出来的东西。这个女人被冠上了我的名字,配上了我的模样,但我根本认不出她是谁。我感觉,别人所窃取的不仅仅是我的私生活,同时还有我这个人。

我原以为全都能扛得住,毕竟我给自己筑起了一道高高的防护墙。可随着攻击的势头越来越猛,我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封闭。在法国人看来,我的面部表情总是僵硬的,有时还眉头不展。他们是无法理解的。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不敢走上街头,不敢面对行人的目光。

到了二〇一四年一月,在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的生活遭到了无情的破坏,我的未来恍如灰飞烟灭。等我恢复过来时,我已是孑然一身,我的脑子里一片混乱,悲愤难平。要想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将这生活讲述出来,此时,这个道理对我来说已经不言自明了。无人理解的生活,我已经受够了,我身上溅上了太多的污水。

于是,我决定毁除由我亲手建起的堤坝,拿起笔来讲叙自己的故事,最真实的故事。尽管为了捍卫自己的私生活,我一直在持续斗争,但与此同时,我也需要将其中的一部分公诸于世,提供一些线索,否则,一切都无法被人理解。在这个疯狂的故事里,所有的事情都有根有据。而今,我实在是太需要真相了,唯此我才能战胜这次考验,继续迈步向前。只有做到这些,我才能对得起我的孩子们,对得起我的家人和我的亲友。于是写作成了我生活的核心。几个月里,在日以继夜的状态下,在一片静寂中,我“打开了窗户”……

内容推荐

一天,一份炽烈如火的爱点燃了我的生活。他有四个孩子。我有三个。我们决定生活在一起。但政治是一种能将人吞噬的激情。经过漫长的征程,弗朗索瓦·奥朗德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而我则被完全带入了他的轨迹。

权力是对权力行使者的一种考验,同时经受考验的还有他的亲人。在爱丽舍宫,我常常会觉得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从昂热廉租房住宅区里走出来的小姑娘成了第一夫人:总会有些格格不入的地方。

和所有人一样,总统出轨的事我是通过媒体知晓的。

在我住院并服用镇静药物的时候,那些照片正在环球旅行。通过一份由他本人向法新社口述的十八个词的公告,我爱的那个男人与我断绝了关系,事情被弄得犹如一桩国事。

作者瓦莱丽·特里耶韦莱在这本《感谢这一刻》里写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身为记者,在爱丽舍宫作者有时会有种做新闻报道的感觉。作者尝尽了谎言带来的痛苦,所以不会自己也做这样的错事。

编辑推荐

特里耶韦莱和奥朗德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末。如今两人已共同生活数年,但尚未结婚。尽管瓦莱丽对奥朗德竞选上心上力,甚至甘心默默做其“背后的女人”,但奥朗德2012年3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即使在大选中胜出,他也不会结婚。2014年1月奥朗德被曝出新恋情,他们的这段关系宣布结束。《感谢这一刻》通过“纪实性”文字向读者讲述瓦莱丽·特里耶韦莱在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的生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感谢这一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瓦莱丽·特里耶韦莱
译者 方颂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11176
开本 32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84
CIP核字 2015211993
中图分类号 K835.655.42=6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5-3890
版权提供者 Anna Jarota Agency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3: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