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散文卷)
内容
编辑推荐

由毛树林、李世仁主编的《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散文卷)》为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之一。白马人分布在甘肃文县和四川平武县、九寨沟等地区,新中国成立后,被隶定为藏族。白马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隶属于藏族的一个群落,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包括语言在内的文化。选题收录了描写白马人人文历史、自然风貌、社会生活,民间风俗的散文50多篇,对了解白马人起源、历史和现状、情感生活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是一部系统介绍白马人散文的通俗读物。

内容推荐

白马人生活在甘肃省文县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白马人创造了异彩纷呈、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白马人的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姿多彩,不仅是当地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活化的历史记忆和珍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散文卷)》由毛树林、李世仁主编。

目录

走近白马人/李世仁

东亚最古老的部族:由白马人揭开的一个惊天秘密/陈 霁

探访白马人秘境/孔晓宁

探寻神秘的“白马人”/沉积带

寻梦白马河/李世仁

氐人后裔/刘启舒

大山深处的白马人/杨德禄

在白马山寨听歌看舞/龙青山

火把舞动白马寨/李世仁

白马纪行/焦红原

白马风情掠影/王新瑛

遥寄白马爷河/刘醒初

情寄白马河/邱雷生

真情如歌/曾淼

白羽毛飘出寨楼外/刘启舒

山那边是白马人/王有库

醉在白马山寨/王新瑛

白马山寨行/唐虹

我的家乡白马山寨/余恩波

白马山寨的火把之夜/曹锐

白马河/李世仁

太阳照在薛堡寨/刘启舒

沸腾的群山/李世仁

活化石/李世仁

我的手指抚过岷山之巅/李瑞春

白马红海/刘启舒

红海子/余石东

白马河畔达嘎寨/刘启舒

白马姑娘耿萨/刘启舒

阿妈/余石东

白马人的“酒”/余石东

“勒贝”的传承/余林机

白马人搬神/余林机

我与一家日本人的一次交往/余流源

白马人/陈霁

尼苏的眼泪/阿贝尔

白马采风散记/何晓兵

人事,神事/阿贝尔

舞动大年的面具一一四川平武白马人新年傩舞纪实/焦虎三

白马土司——一个延续了755年的中国传奇/陈霁

采花节:白马藏族人的端午节/佚名

试读章节

在平武,梁末时已有氐人自己的首领,叫李文智。在此之前由杨杰和李龙迁统治。李姓、杨姓是那里的豪族,这里晋时归阴平郡管辖,后魏平蜀,置龙州,隋初废郡,改平武为江油县,以石门为氐界。

阴平国作为独立和半独立政权是在南朝。公元477年,仇池氐人杨难当。族弟杨广香,由北魏赐封为阴平公、葭芦戍主。其领地为原阴平郡,即今天的文县、平武、青川等地。后来又扩展到广元一带。起初治所设于葭芦,接着是阴平,后移治沙州,即今天的四川省青川县的白水。公元551年,阴平国主杨法琛据剑阁与梁军对抗,剑阁失守,退平武,以石门天险拒梁军。

公元580年,在阴雨连绵的八月,周益州总管王谦在蜀中起兵,反对北周权相杨坚,杨法琛的儿子杨永安鼓动广元、武都、文县、平武等地的氐民呼应,杨坚遣达奚长儒率兵剿伐,从四面八方聚来未经战争锻炼的氐人与训练有素的队伍抗衡,最终北周军队大败王谦及氐民,阴平国在怒号的秋风中亡国。传八主共一百零二年。

随着隋朝建立,在历史舞台上热闹一时的氐人自此在史书上消失了,从台前隐于幕后。事实上氐人没有在一瞬间消失,也不可能会突然消亡,由诸多因素编织了一道又一道既复杂又简单的蛛网,造成了一桩扑朔迷离的悬案让人们去破译、去诠释。

从秦汉至隋,氐人由弱变强,由强而弱,一直活跃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尽管这些地区有羌族势力存在,如宕昌羌、邓至羌,而氐人占统治地位也是不争的事实。

氐民族从十六国时起,于黄河流域建立政权,散居在黄河流域境内的本族人,很自然地便集合在本民族政权之下,进人中原为统治民族,政权崩溃后,成了受歧视的对象,经过长期战乱,汉民族取得政权,自然会对其他民族,或统治过它的民族实施报复性的政策,比如强迫迁移,分散其聚居群落,减弱反抗合力,促使其与其他民族的同化、融合等,匈奴、羌、乌桓、鲜卑和身在中原的氐族都是这样。处在边远山区,像四川盆地边缘地域,历来都是朝廷鞭长莫及的地区,周边州府三不管,无疑氐族仍然生活在那里,虽说唐以后史料记载氐人活动少了,却并非氐族消失了。

吐蕃东进,把本来就如蜩如螗的氐人挤入摩天岭群山中,于是,历史沉默了,氐族变了脸谱,无奈地戴上了面具。公元7世纪初,吐蕃强大起来,松赞干布继位后凭借酥油马奶酿就的高原雄风,挥鞭催马统一了西羌各部落,将“羌”、“吐谷浑”、“氐”等不同种族部落收归麾下,在政治、军事压力之下,逐渐同化,形成藏族,继而执戟东进,与唐王朝在中亚及新疆、甘肃、陕西、四川、云南等地展开了长达二百年之久的争夺战。处于汉藏走廊地带的陇南、川北一带的氐人,既受战争之苦也无时不在面临民族存亡的危机。

唐贞观以后,先是羌,后是吐蕃几次进攻松州(湔氐道),公元.763年松州没于吐蕃。

位于文县西白水江上游的甸氐道,除白马氐人之外还居住着白水羌(邓至羌)。

甸氐县晋时已废,没于羌族,其地曾为吐谷浑占据。西魏收复后,于此设邓州及邓宁郡,隋初改扶州,又改同昌郡,到唐上元元年(760)陷于吐蕃,大中二年(848)收复,时间长达88年。

武都和仇池是杨氐势力最大的两个地方,在唐代分别属于武州和成州。武都于大历(766-799)年间被吐蕃占领,咸通(860—873)时期才得以收复,时间长达百年左右;成州于宝应元年(762)被吐蕃占领,到公元866年方才收回,已超过百年。

在被吐蕃攻陷的地域中,史书唯独没有提及古阴平道和刚氐道被吐蕃占领。

《新唐书。吐蕃传》说,文州,吐蕃曾掠及,而未长期占领。大历“十三年,虏大酋马重英以四万骑寇灵州,塞汉、御史、尚书三渠以扰屯田,为朔方留后常谦光所逐,重英残盐、庆而去。乃合南诏众二十万攻茂州,掠扶、文,遂侵黎、雅。”

P7-8

序言

当今白马人聚居的甘肃省文县和四川省平武、九寨沟县,地处甘川交界地带,地理位置独特,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温润宜人。早在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元文化兼容并蓄、薪火相传,绘织成一幅特色鲜明、异彩纷呈的文化长卷。白马人民俗文化便是这幅长卷中的一朵奇葩。白马人是白马氐后裔,当代学术界称白马藏族。约2万人,被人类学家称为东亚大陆上最为古老的部族。他们独特的信仰、语言、服饰、歌曲、舞蹈和生产生活习俗历经千年而血脉延续,他们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饱经沧桑而保存至今。文县傩舞“池哥昼”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充名录。文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白马人民俗),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之乡”;文县铁楼藏族乡入贡山、草河坝、石门沟村案板地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命名为“中国传统村落”,麦贡山村被国家民委命名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时,平武县的“跳曹盖”和九寨沟县的“舞”、“南坪小调”、“熊猫舞”等都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白马文化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独树一帜、独具魅力,是我们传承弘扬民俗文化的奇异瑰宝。

白马氐人为中华文明作出过重要贡献,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建立了前秦、后凉及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地方政权。虽然白马人在新中国成立时被登记为藏族,但许多方面都有别于藏族。白马人坚守着以自然崇拜为基础、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多神信仰习俗。白马人能歌善舞,他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池哥昼”以原始古朴、粗犷、豪放著称于世。白马人的服饰绚丽奇特,文化符号丰厚,从头饰到发饰、胸饰、衣饰、腰饰直至脚饰,构成了完整和谐的统一体,风格独特、赏心悦目,在我国民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白马人的婚俗世代相袭,不与外族通婚的族规,保留了白马人纯正的血脉。白马人没有文字,却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语言,口耳相传,千年不绝。在古老神奇的土地上,粗犷强悍的白马人,跳着热情豪放的火圈舞,品着醇香四溢的咂杆酒,唱着酣畅抒情的敬酒歌,描绘出一幅瑰丽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画卷。

千年风雨,千年乡愁,白马河、夺补河依然静静地流淌着。但是随着现代文明进入白马山寨,白马人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一些白马民俗文化正在被人们遗弃和淡忘,甚至消失。抢救、保护、传承这一原始古朴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风俗,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成为历史赋予社会各界的神圣职责。

陇南市政协自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陇南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自觉地把保护传承白马人民俗文化作为存史资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充分利用联系广泛、人才汇聚的优势,在市直有关部门和文县、平武县、九寨沟县的支持配合下,对白马人民俗文化的整理研究、保护利用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许多艰苦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先后编辑出版了一系列白马人民俗文化的书籍,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2014年以来,陇南市政协把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整理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确定专门人员,一方面着眼于白马人民族语言的抢救挖掘,广泛采集白马人语言资料,开展《白马汉大词典》编辑22作;另一方面,更进一步深入、系统、全面地挖掘整理白马人民俗文化资料,又编辑了《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分为《信仰卷(上下册)》《非物质文化遗产卷》《论文卷》《服饰卷》《舞蹈卷》《歌曲卷》《杂歌卷》《故事卷》《散文卷》。

当前,铺天盖地的西方文化以及传播迅速的现代文明,深刻地影响着民族民俗文化的延续与生存。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对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编辑出版《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全面系统地保存民族民俗文化资料,为更多的专家学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深入研究提供翔实可靠的基础资料,以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是我们为此做出的一点努力。

我们希望,《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的出版发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到白马人民俗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保护工作中来,有更多更好的成果问世。

后记

2008年1月,陇南市政协副主席张金生同民族宗教和社会联谊委员会主任邱雷生提出建议,得到时任市政协主席邱正保的支持,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将白马文化保护情况的视察列入2008年的工作计划中。因此,就有了由陇南市政协牵头围绕白马人民俗文化保护开展的一系列田野调查、抢救性的挖掘整理工作和研究交流等学术活动。

八年来,陇南市委、市政府领导积极支持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工作。市政协三任主席邱正保、杨全社、任跃章高度重视,连续把白马人民俗文化的研究工作列入市政协工作计划,鼓励支持张金生、邱雷生等同志坚持不懈地开展组织协调和研究工作,很好地发挥了政协在保护地方文化、存史资政方面的重要作用。

文县县委书记苏彦君、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平松、县长张立新、县政协主席马克武等领导,以及陇南师专,陇南市文联、市财政局、市政协办公室,文县文化局、民族宗教局,文县铁楼藏族乡、石鸡坝乡党政领导,市、县一批文化学者,都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感为白马文化的抢救保护、挖掘整理和研究利用工作尽心竭力地做了大量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

孙宏开、赵逵夫等国内著名专家高度关注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工作,以严谨的学术精神和高尚的学术品质深深地影响并指导着研究。

张金生、邱雷生同志既是白马文化保护、研究的倡议者,又是研究工作的参与者和协调联络组织者。在陇南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他们按照学术规范制定工作方案和专题规划,发动县、乡、村各级组织和白马文化传承人,组织研究会会员,联络陇南师专等学术团队及市内外专家学者参与,牵头举办和协办了三次研讨会。他们深入文县铁楼藏族乡、石鸡坝乡和平武县、九寨沟县的白马人聚居区,运用文字、照相、录音、录像等手段开展田野调查,抢救性地挖掘了一大批珍贵的第一手原生态资料,创造出被四川学者称为田野调查的“陇南模式”。在此基础上,陇南市政协、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与文县县委、县政府先后组织编辑出版了“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分为《调查资料卷》《论文卷》《故事卷》《故事卷(续)》《服饰卷》《歌曲卷》《舞蹈卷》《语言卷》《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图录》《首届中国白马人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等著作。

2014年初,为了进一步系统、深入、全面地挖掘和研究白马人民俗文化,任跃章主席提出编辑《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并安排邱雷生同志牵头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实施。邱雷生和张金生同志带领有关学者不辞辛劳,深入文县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20多个白马山寨,跋山涉水调查,进村入户走访,广泛搜集资料,组织整理编辑,同时根据采录的新资料和研究的新成果,对已出版的《服饰卷》《舞蹈卷》《歌曲卷》进行了修正和增订。经过两年的努力,完成了《书系》编辑工作。

《书系》共9卷10册,是在“中国白马人”这个大概念之上,对甘肃、四川两省三县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成果的整体性呈现。

《书系》主要采用了我们亲自采集的资料,也采用了少量没有条件亲自采集的文献资料和网上资料。对采用的文献资料和网上资料,有条件的都征得了有关人士的意见;对极个别资料没有条件征得意见的,恳请有关人士见谅。在此,对所有为《书系》付出过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系》编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项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由于我们水平所限,虽竭尽全力,但错讹依旧难免,仍有遗珠之憾,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5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白马人文化书系(散文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毛树林//李世仁
绘者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6049013
开本 16开
页数 4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25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16
CIP核字 2015311592
中图分类号 K281.4
丛书名
印张 27.7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41
171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4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0: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