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志主编的《刑法论丛(2015年第3卷第43卷)》共载正文22篇,秉承本论丛也已形成的固定风格,所收录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国刑法学界所取得的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刑事执行法学、犯罪学等学科领域。本卷与北京师范大学死刑研究国际中心合作,特设立“死刑实证研究专栏”,收录了3篇文章。
| 图书 | 刑法论丛(2015年第3卷第43卷)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赵秉志主编的《刑法论丛(2015年第3卷第43卷)》共载正文22篇,秉承本论丛也已形成的固定风格,所收录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国刑法学界所取得的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国际刑法学、刑事执行法学、犯罪学等学科领域。本卷与北京师范大学死刑研究国际中心合作,特设立“死刑实证研究专栏”,收录了3篇文章。 目录 【死刑实证研究专栏】 死刑个案民意的现实性考察——基于217起死刑个案的实证分析 舆论与刑罚:我国当代死刑社会态度调查的实证分析 死刑适用的积极标准与消极标准——以故意杀人案件为视角 【中国刑法】 类型思维与刑法解释基本立场的再塑造 对行政犯三种法律责任的追究 论犯罪故意的体系地位与层次 被害人危险接受理论研究 累犯从严功利主义正当性之批判 丢失枪支不报罪构成问题规范分析——兼论多样化主观罪过与刑事责任的分层对接 论“毒驾”不应入罪 盗窃罪行为类型解析 作为法益的社会诚信及其刑法保护:以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为切人 论网络犯罪的几个问题 【外国刑法】 社会危害性理论在苏俄(联)的缘起与发展之析 美国刑法中的辩护事由及其启示 美国复权制度中国化思考——以“禁止询问犯罪记录”为例 日本危险驾驶致死伤罪的立法探析——以对我国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借鉴为视角 【比较刑法】 论犯罪的着手 【国际刑法】 恐怖主义犯罪的类型化与解释规则 【刑事执行法】 劳动教养废除后社区矫正制度的应然走向 【犯罪学】 全球化、犯因性不对称和经济犯罪 中小民营企业家融资类犯罪的制度原因探析——以“失范理论”为视角 【学术信息】 借鉴国际经验创新中国的反腐实践——第六届当代刑法国际论坛综述 稿约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刑法论丛(2015年第3卷第43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赵秉志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87719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53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67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76 |
| CIP核字 | 2015289851 |
| 中图分类号 | D914.0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7.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2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