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存德编著的《雕镂凝章(精)》将当代吴中最具特色,并在全国、全省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七个工艺雕刻门类,分别从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古今人物和代表作品等方面,细作介绍,以求客观、全面地反映吴中工艺雕刻的发展脉络和技艺特色,使广大读者能够藉此深入了解吴中工艺,了解吴中文化。
图书 | 雕镂凝章(精)/吴中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单存德编著的《雕镂凝章(精)》将当代吴中最具特色,并在全国、全省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七个工艺雕刻门类,分别从历史渊源、艺术特色、古今人物和代表作品等方面,细作介绍,以求客观、全面地反映吴中工艺雕刻的发展脉络和技艺特色,使广大读者能够藉此深入了解吴中工艺,了解吴中文化。 目录 导言 核雕 第一章 历史踪迹 第一节 明清记述 第二节 近世沉浮 第三节 世纪崛起 第二章 鬼斧神工 第一节 材美工巧 第二节 品类和款式 第三节 特色和风格 第三章 百年人物 第一节 殷根福 第二节 “三驾马车” 第三节 群星熠熠 附编佳作实例 玉雕 第一章 吴地琢玉 第一节 早期源流 第二节 明清翘楚 第三节 百年沉寂 第四节 世纪辉煌 第二章 苏作特色 第一节 材料和工艺 第二节 品类和形式 第三节 特色和风格 第三章 古今人物 第一节 陆子冈 第二节 光福名工 附编:佳作实例 砖雕 第一章 历史渊源 第一节 “香山帮”与苏派砖雕 第二节 砖雕门楼 第三节 当代砖雕 第二章 工艺特征 第一节 材料和工艺 第二节 形式和装饰 第三节 思想和人文内涵 第三章 薪火相传 第一节 薛福鑫 第二节 潘志慎 第三节 砖雕企业 附编佳作实例 金山石雕 第一章 金山石和石匠 第一节 金山采石和石雕 第二节 金山石匠 第三节 八大绝技 第二章 工艺和特色 第一节 资源和工艺 第二节 品类和形式 第三节 地域特色 第三章 石匠典型 第一节 何根金 第二节 陶龙海 第三节 吴福云 附编:佳作实例 澄泥石刻 第一章 历史存续 第一节 澄泥石砚和蠖村石砚 第二节 早期情状 第三节 明清佳境 第四节 近代流变 第二章 技艺特征 第一节 材质和工艺 第二节 品类和特色 第三节 文人情结 第三章 斫砚名家 第一节 顾二娘 第二节 陈端友 第三节 蔡金兴 附编佳作实例 红木雕刻 第一章 苏式木雕 第一节 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室内装饰和陈设 第三节 当代流变 第二章 内涵和特点 第一节 选材和工具 第二节 工艺和诀窍 第三节 品类和特征 第三章 苏雕匠师 第一节 吴麟昆 第二节 陆涵生 第三节 “雕花赵” 第四节 后起之秀 附编佳作实例 佛像木刻 第一章 佛像木雕与泥塑 第一节 苏派的前世 第二节 苏派的今生 第二章 形式和特色 第一节 形式和工艺 第二节 特色和风格 第三章 佛像木雕人物 第一节 陈翰彪 第二节 陈远义 第三节 周福民 第四节 后生可畏 附编佳作实例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雕镂凝章(精)/吴中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单存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凤凰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62313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7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444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12 |
CIP核字 | 2015294755 |
中图分类号 | J3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57 |
宽 | 178 |
高 | 2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