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歌德与贝多芬(精)/梁宗岱译集
内容
试读章节

贝婷娜在她的一八三五年的书简里,发表一封说不定她会在一八一○年五月二十八日写给歌德的信,而且在她和贝多芬初次会面的晚上,还燃烧着那火样的话语。

这封信,她曾经每天晚上在这些可纪念的会晤之后独自静处时写在心里,我们却可以相信的:因为我们看见她接连几个月念念不忘;这简直是她心灵里的一番革命。也许她曾经把她记录的草稿拿给贝多芬看。贝多芬在这心情镇静的时候重读那从忘形中挖出来的密语或许会惊喊道:“怎么,我曾说过这样的话么?那我一定在发狂里了!”然而,事实上,这封给歌德的信到七月初才开始,当贝婷娜离开维也纳,在布果环乡问享受着安静去重新活过那五月的伟大的记忆的时候。

贝多芬的显现留在她生命里的是怎样的震撼,一件简单的事实可以说明:她哥哥科莱芒在六月里带了那以为一定得到她许婚的年轻的阿尔宁穆(Arnim)来会她,发现她神思恍怫而且疏远;她对他说起献身给那时代的伟大使命,献身给音乐。而当阿尔宁穆失望地离开她,写信求她爱他,贝婷娜诚恳而且挚爱地回答,说她愿意使他幸福,但她认不清楚她自己的心情。一八○九年,她老早就已经对阿尔宁穆提起过那环绕着她的音乐的维系——现在,这和贝多芬的相遇更加强这些维系了。一种工作在她里面完成着。

七月七日,她开始写一封长信给歌德;中间停顿了两次,十三日,十八日又继续写下去;她竭力在那里面倾吐她三个月来积聚得过于盈满的胸怀,我们感到她摆脱不了,感到她完全浸没在她梦想的洪涛里:她老是拖延那要说出关键的一刻……她终于决定了;她开始叙述她和贝多芬的相遇。她在一八三五年发表的那封幻想的信里所说的还是同样的话,不过涂掉几处重复的地方罢了。她在原信里也特别着重他们对于歌德的共同的爱慕,这是使他接近贝多芬的原因。她的策略是很明显的:为要使歌德愿意听她的话,她就在歌德名义下介绍贝多芬……看,他来了!贝婷娜的心满盈了,它快要溢出来了:

……现在,留神啊!就是关于这贝多芬我要对你

谈:全世界在这个人的周围起伏着好像……

那封信突然在这几个神秘的字上终止。笔儿写不完这句刚开始的话。贝婷娜不能继续下去……她的确不能……她要说的话太多了。

歌德那时正在卡尔士巴特(Karsbad),他七月二十二日写给他夫人说曾经接到贝婷娜一封信,一封无地名,无日子的短简,在这信里预告她不久就会到魏玛探访,否则会有一封长信。贝婷娜感觉要对歌德笔述那贝多芬的发现在她里面所激起的整个情感世界实在非常困难,而且说不定已经写了又撕了不止一封信了,决意等到下次会面才高声诉说她的心事。

这次会面比她和歌德所期望还早到。歌德受他的大公爵召赴特普里兹(Teplitz),恰巧贝婷娜假道布拉格(Prague)赴柏林经过特普里兹时得悉歌德在那里,赶紧跑去见他。于是在两天充满了幸福的亲密的光阴里(一八一○年八月十一及十二日)终于把那启发她并且摇撼和丰富了她的生命的一切全盘对他倾吐出来。

“她对我说不尽她的新旧的奇遇。”歌德写道。

这些新的奇遇就是她和贝多芬的邂逅,歌德不屑把他的名字说出来:至于贝婷娜的兴奋,他不愿意重视。他对贝多芬的意见究竟怎样呢?没有什么了不起,在这个时期。而且,我们就要看见,连“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好处都没有,但是,他当时太受这可爱的少女的魔力所迷了,不能不任她畅谈。他只看她的嘴,并不听那话的内容。

“贝婷娜的确比向来都妍丽可爱。”——她去后第二天他不谨慎地写信给那妒忌的,那将永远忘不了这话的基士梯安娜(Christiane)这样说。

他并不听,但他总听见了:贝婷娜对他说些什么呢?

就是她在一八三五年那封幻想的信里所说的。并不是她第一次访贝多芬的详情,而是所有的探访,所有的日子并在一起,那些散步,那些梦想,那伟大人物在她心灵里所激起的震撼——这人物,离别使他显得愈伟大,回忆的陶醉并且在他头上围了一道圆光了。

P18-21

目录

歌德与贝多芬

序曲

 歌德与贝多芬

歌德的缄默

歌德与音乐

贝婷娜

附录

 《马赛曲》在德国

 贝蒂娜谈音乐的信

序言

一九二九年一月,在欧洲游学的梁宗岱第一次写信给罗曼·罗兰,请求准许翻译一九二八年出版的《贝多芬:他底伟大的创造时期》第一卷,得到大师回信同意。但他很快发现,译好该书需要学习更丰富的音乐知识,因此改变计划,先翻译另一部刚发表的《歌德与贝多芬》(Goethe et Beethoven),同样得到大师回信同意。

这一年十月,梁宗岱结束瑞士阿尔卑斯山假期后,返回巴黎途中停留日内瓦,第一次前往莱蒙湖畔拜访罗曼·罗兰。在交谈中,他表示自己即将创办一本期刊,打算在最初几期刊登该书译文。一九三一年离欧返国前,他应邀到日内瓦参加和平组织会议,再次谒见罗曼·罗兰,向他告别。两人度过一个下午,离开时获得罗曼·罗兰题赠的这两本以贝多芬为主题的著作,以及四卷本《约翰·克利斯朵夫》。

回国后,刊物计划未能实现,但翻译继续进行。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六年,《时事类编》连载了该书第一至第三部分:《歌德与贝多芬》、《歌德底沉默》与《歌德与音乐》。一九四一年,梁宗岱在战火中辗转到达重庆,进入复旦大学任教,在《学生之友》发表了第四部分《贝婷娜》。一九四三年,广西华胥社出版单行本,书名《歌德与贝多芬》。

本集采用华胥社版作蓝本,参照法文原著校注。为方便阅读,音乐名词及重要的人名地名改用通译,并且适当补回外语原文,以供对照。个别文字和标点按照常规处理。

本书的法文原著有大量注解,梁宗岱没有翻译。一九八一年,坊间出现本书的重印本,加入了从英译本转译的注解,但是没有注明译者的姓名,令人误会出自梁氏手笔。

梁宗岱当年放弃不译,因为这些连篇累牍的注解用于交代写作过程及资料来源,对读者理解作品的帮助不大,反而会分散阅读的注意力,因此代以小量简短的自撰注释。本集沿用同一原则,保留这些注解,另酌量增加一些新注。

同样情况出现于原著最后两篇附录《<马赛曲>在德国》和《贝婷娜谈音乐的信》,重印本根据英译本作了补充,未署译者姓名。鉴于这两篇译文与原著颇有距离,编者根据法文原文重新翻译,附于书后供参考。

内容推荐

罗曼·罗兰,法国著名作家、音乐评论家,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是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罗曼·罗兰是一位人道主义作家,他对音乐的造诣极深,在这两方面都深深影响了梁宗岱。这本由梁宗岱译的《歌德与贝多芬(精)》是罗兰·罗兰对伟大诗人歌德和伟大音乐家互相交往和影响的一部专著。

编辑推荐

罗曼·罗兰的《歌德与贝多芬》讲述了一个是诗界巨擘(歌德),一个是乐坛奇才(贝多芬),两颗巨星在茫茫宇宙中寻找着彼此,终于,在音乐女神的感召下他们相会了,然而只是一瞬。随后,便是永久的分离……留在空中的,只有一道耀眼的光痕和他们的“迷娘”那缱绻的低吟……

这本由梁宗岱译的《歌德与贝多芬(精)》采用华胥社版作蓝本,参照法文原著校注。为方便阅读,音乐名词及重要的人名地名改用通译,并且适当补回外语原文,以供对照。个别文字和标点按照常规处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歌德与贝多芬(精)/梁宗岱译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罗曼·罗兰
译者 梁宗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45090
开本 32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4
出版时间 2016-09-01
首版时间 2016-09-01
印刷时间 201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2016004456
中图分类号 K835.165.6=41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6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3: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