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卫荣、侯浩然著的这本《文本与历史(藏传佛教历史叙事的形成和汉藏佛学研究的建构)》是一部以讨论汉、藏文文本和藏传佛教历史研究为主题的文集,系统介绍了各类藏文文献的类型及其流变,阐述了它们与藏族佛教史学传统的形成和藏传佛教历史叙事之建构的关系,既尽可能多地提供了学术信息,总结了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又分析了各种学术流派和传统之渊源、得失。它是一本能作为人们了解和研究藏传佛教历史、开展汉藏佛学比较研究的学术入门书。
| 图书 | 文本与历史(藏传佛教历史叙事的形成和汉藏佛学研究的建构)(精)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沈卫荣、侯浩然著的这本《文本与历史(藏传佛教历史叙事的形成和汉藏佛学研究的建构)》是一部以讨论汉、藏文文本和藏传佛教历史研究为主题的文集,系统介绍了各类藏文文献的类型及其流变,阐述了它们与藏族佛教史学传统的形成和藏传佛教历史叙事之建构的关系,既尽可能多地提供了学术信息,总结了前人已经取得的成果,又分析了各种学术流派和传统之渊源、得失。它是一本能作为人们了解和研究藏传佛教历史、开展汉藏佛学比较研究的学术入门书。 内容推荐 沈卫荣、侯浩然著的这本《文本与历史(藏传佛教历史叙事的形成和汉藏佛学研究的建构)》以对藏文文献的介绍和研究入手,通过对各种类型的藏传佛教文献分别在不同时期的出现、形成和发展的描述,来讨论藏传佛教之各种历史叙事的内容,及其建构和变化的过程,从而说明藏传佛教文本的形成与藏传佛教历史的建构之间的紧密关系。 同时从对源自西夏、元、明时代的汉译藏传密教文本的研究出发,运用以通过多语种佛教文本的对勘和分析来构建历史的学术方法,成功地构建了藏传密教于西夏、元、明三代传播的历史,并为汉藏佛学研究这一新学科的建构建立了一个可以效仿的榜样。 此外,本书还对国际藏学界于近二三十年来对藏文文献和藏传佛教历史的研究及其成果,做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可以为相关从事藏学研究的学者开展研究提供一个详实的参考和明确的起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藏文文献与藏学研究:以《一世达赖喇嘛传》为中心 一、寻找藏文文献之路:从拉卜楞、萨迦? 二、藏文文字的创立与藏族图书文化 三、藏文佛教文献:藏文大藏经和上师全集 四、多元和创造性的藏文文献传统 五、藏文历史文献:不知道自己的家谱就像黑森林中的猴子 六、藏文文献的分类 七、总说藏文传记文献 八、《一世达赖喇嘛传——希有珠链》 九、《一世达赖喇嘛传——希有十二宏化》 十、《噶当教法史》所见一世达赖喇嘛传 十一、藏文传记与西藏历史研究 第二章 藏传佛教文本的形成及其历史叙事传统的创建 一、 前弘期藏传佛教:以《拔协》《丹噶目录》和《瑜伽怛特罗》为中心 (一)《拔协》等文献所记“妙法之初传”以及sPang kong phyag brgya pa文本之争 (二)《十善法》《丹噶目录》与西藏法律制度的建立 (三)文成公主的形象创造与汉藏文明交流 (四)西藏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五)佛教文本的翻译和藏人身份认同的建构 (六)瑜伽怛特罗文本的传入与西藏的建筑和葬仪传统的形成 (七)佛苯二教之“葬仪之争”与《中阴闻解脱》文本的形成 二、 “黑暗期”的创造:以敦煌藏传密教文本、瑜伽母怛特罗和戒律文本为中心 (一)朗达玛与藏传佛教的“黑暗期” (二)印度佛教的“黑暗期”与《吉祥遍至口合本续》 (三)敦煌藏密文本的研究和宁玛派于“黑暗期”的发展 (四)宁玛派对于“黑暗期”历史叙事传统的建构 (五)观音崇拜与“黑暗期”之藏传佛教于民间的发展 (六)藏传密教以“交合和度脱”为中心的教法和仪轨文本 (七) 藏传佛教的“大瑜伽”和戒律文本以及“拉隆白吉多杰刺杀朗达玛”的历史叙事传统的建立 (八)西藏历史书写传统的佛教化 三、寻找印度:后弘期藏传佛教的新、旧密续派之争 (一)西藏历史书写传统中的分期与“黑暗期”概念的形成 (二) “东部戒律传承”和“新译密续派”:后弘期起始时间的争论 (三)西藏的“黑暗期”和欧洲中世纪的“黑暗时代” (四) 新旧密续派之争及《藏文大藏经》《宁玛十万续》和“伏藏”文本的形成 四、总结 第三章 敦煌古藏文佛教文献、《宁玛十万续》《藏文大藏经》及目录文本、闻法录文本、塔波寺文书和《禅定目炬》研究 一、 旧译密续(snga ’gyur rnying ma)与新译密续(phyi ’gyur gsar ma) 二、《宁玛十万续》(rNying ma rgyud ’bum) 三、《藏文大藏经》的产生以及佛经目录的制作 四、《闻法录》文本的研究 五、敦煌古藏文佛教文献研究 六、对塔波文书的研究 七、对《禅定目炬》的研究 第四章 文本对勘与历史建构:藏传佛教于西域和中原传播历史研究 一、引言:元末宫廷秘戏的解读与语文学的困境 二、研究元代中国藏传佛教史的藏、汉文文献分析 三、语文学(Philology):文本对勘与历史建构 四、《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元、明三代藏传佛教传播史研究 五、黑水城出土文献与西夏、元代藏传佛教史研究 六、吐鲁番出土畏兀儿文佛教文献 七、拜寺沟方塔出土文献与西夏藏传佛教史 八、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汉译藏传密教文献 九、罗振玉《演揲儿法残卷三种》 十、《吉祥喜金刚集轮甘露泉》和《如来顶髻尊胜佛母现证仪》 十一、藏传密教于西域和中原传播历史的重构 第五章 《大乘要道密集》与西夏、元、明三代藏传密教史研究 一、《大乘要道密集》最初的发现 二、关于《大乘要道密集》之成书年代的讨论 三、《大乘要道密集》研究简史 四、《大乘要道密集》的主要内容 五、《大乘要道密集》与黑水城出土藏传密教文献 六、《大乘要道密集》与明代汉译藏传密教文献 七、《大乘要道密集》与蒙古文、畏兀儿文译藏传密教文献 参考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文本与历史(藏传佛教历史叙事的形成和汉藏佛学研究的建构)(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沈卫荣//侯浩然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藏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3893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7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20 |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 首版时间 | 2016-07-01 |
| 印刷时间 | 2016-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882 |
| CIP核字 | 2016077969 |
| 中图分类号 | B946.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3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8 |
| 宽 | 165 |
| 高 | 3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