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恰如其分的“文学教育”,分歧只不过在于“文学”的定义,谁来教文学。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文学教育方式。
没有一个人觉得他不懂文学。对于文学这么一个“门槛很低、但堂奥极深”的“专业”,描述其展开“教育”的过程与方式,思考利弊得失,大有裨益。
陈平原著的《六说文学教育(精)》认为文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养成热爱文学的风气,拥有鉴赏文学的能力。
图书 | 六说文学教育(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恰如其分的“文学教育”,分歧只不过在于“文学”的定义,谁来教文学。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文学教育方式。 没有一个人觉得他不懂文学。对于文学这么一个“门槛很低、但堂奥极深”的“专业”,描述其展开“教育”的过程与方式,思考利弊得失,大有裨益。 陈平原著的《六说文学教育(精)》认为文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养成热爱文学的风气,拥有鉴赏文学的能力。 内容推荐 当今很多人缺乏独立阅读、深入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与兴趣,这些问题的根源还在于教育,尤其是文学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一辈子的道路,取决于文学教育。 陈平原教授以人文学者的情怀长期关注“可大可小、可雅可俗”的文学教育,陈平原著的《六说文学教育(精)》将他在不同时间、场合发表的六篇关于文学教育的演讲与文章集结,集中体现了他对当下文学教育的精辟思考。作者既用高瞻远瞩的视角告诉大家,什么样的文学教育会让人受益一生;又实实在在地谈及文学教育的干货,如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经典阅读等,很好地启发了人们去观察与反思当下文学教育的不足之处,促使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与改进。 对于广大大、中、小学校语文(文学)教师以及关注语文(文学)教育的读者来说,本书轻松易读,更会对教学与工作实践大有裨益。 目录 小引 校园里的诗性——以北京大学为中心 “文学史”的故事 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 “多民族文学”的阅读与阐释 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 语文教学的魅力与陷阱 附录: 休闲时代好读书 读书三策 发现语文之美,享受阅读之乐——答《语文建设》记者李节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六说文学教育(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平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9141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0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85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首版时间 | 2016-09-01 |
印刷时间 | 201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2 |
CIP核字 | 2016165264 |
中图分类号 | H19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189 |
宽 | 13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