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1911-2016)
内容
编辑推荐

吴玲所著的《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1911-2016)》是一部很好很及时的书稿。百岁人瑞杨绛先生刚刚离开,所有读书人都很迫切想了解她的生平。本书很详尽,内容丰富,讲述也很生动,对理解她和钱锺书先生很有裨益。

翻开本书,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学会如何守护内心无穷无尽的力量,如何在躁动的世界建造温润的生活,在繁杂的世事中锻造超然心境。

内容推荐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1911-2016)》作者吴玲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

目录

序/世上无双

第一章/望断经世流年

 【1】有父如此

 【2】缱绻幸福

 【3】趣事二三

 【4】步履不停

 【5】幸而无恙

 【6】恰是少年

第二章/岁月静默沉淀

 【1】至亲至爱

 【2】力求心安

 【3】无畏无惧

 【4】青涩光阴

第三章/梦从这里出发

 【1】梦有起点

 【2】但求无悔

 【3】一梦清华

 【4】人生几何

第四章/爱在今生不变

 【1】邂逅斯人

 【2】浓情蜜意

 【3】小吵怡情

 【4】心意笃定

 【5】终成眷属

第五章/携手闯荡天涯

 【1】英伦印象

 【2】天定姻缘

 【3】爱有结晶

 【4】为梦辗转

第六章/那个动荡的年代

 【1】丧母之痛

 【2】山河飘零

 【3】染指世俗

 【4】爱有不同

 【5】战火流离

第七章/解不开的离愁

 【1】以假论真

 【2】断肠辞别

 【3】痴缠溺爱

 【4】生死由天

第八章/为爱隐忍挺拔

 【1】寡言以对

 【2】遭遇坎坷

 【3】各自天涯

 【4】慌张岁月

 【5】静默无声

第九章/终是苦尽甘来

 【1】重新来过

 【2】爱是无我

 【3】光辉岁月

第十章/生命之火取暖

 【1】命中暖意

 【2】悲欢离合

 【3】有枝可依

 【4】温柔目送

 【5】静心等待

试读章节

人生素来受纷纷扰扰裹挟前行,从最初的一点向外延展,横向无限,纵向却有限。人们渴求生命抵达极致的长度,往往忽视了它的广度、深度和高度。我们敬畏伟人,崇拜英雄,自是因为他们活出了平凡人没有的姿态。

如同杨绛,血肉之躯却有着超乎凡尘的洒脱,简单却不随意,成熟却不世故。百余年的生命历程中,未曾有片刻轻浮狂躁,她这一生,才真正称得上是岁月静好。

杨绛的祖辈择无锡终老,世代在此繁衍生息。无锡乃江南名城,自古便是富庶文明之地,风景秀丽,如诗如画。她在这里出生,有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可人,安静从容中又不失灵动。

想要追寻她的人生轨迹,不妨从生命最初开始,跟随她的脚步,走一遍她走过的路,看一遍她曾看过的风景——或许“女神”这个称号,唯有她当之无愧。

杨绛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她自己称作“寒素人家”,父母皆是饱读诗书之人。父亲名叫杨荫杭,字补塘,又名虎头,笔名老圃,以律师为业,在当地颇有名望。作为清末民初的知识分子,他始终在为国家寻求富强和近代化的良方而努力,他不畏强权的包公形象,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1895年,他考入北洋大学堂,当时也称为天津中西学堂,是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他刻苦勤勉,从不落于人后,却未能顺利毕业,直接被学校除名,只得转入南洋公学。说来奇怪,但了解前因后,只剩下敬佩。

当时,激动的部分学生为了伙食大闹学潮,掌有大权的洋人赶紧出来镇压,为防事态扩大,说闹风潮的一律开除,一个带头的广东学生就这样被开除了。洋人说,谁跟着闹风潮也一起开除。剩下的人全都安静下来,不发一言。

杨荫杭其实并未参与,但他眼见参与者因畏惧而缩着脑袋,一时气恼,便挺身而出,大声说道:“还有我!”结果可想而知,原本不关他的事,却同那个广东同学一样被开除了,整件事就这样收尾了。结局虽说对他不利,但刚正不阿的性格却一览无余,有父如此,杨绛的率直坦荡便可知根在何处。

上海南洋公学,由巨贾盛宣怀创办,同样是公费学校。转入南洋公学两年后,学校选拔六名优秀学子赴日留学,杨荫杭亦位列其中。初到日本,亟待解决语言障碍,他们先在日本文部省特设的日华学校补习语言,随后杨荫杭进入早稻田大学(当时称东京专门学校)学习。

1900年春,杨荫杭同其他留日学生一道组建励志会,并于下半年与杨廷栋、雷奋等一起创办了《译书汇编》,译载欧美政法方面的名著,如法国学者孟德斯鸠的《万法精义》和卢梭的《民约论》以及英国学者穆勒的《自由原论》等书。这是当时留日学生自办的一份杂志,以清丽流畅的译笔传播进步思想与言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01年夏,正值暑假期间,杨荫杭借回乡探亲的机会,在家乡无锡聚集志同道合的同志,创办励志学会,借讲授新知识之机,宣传排满革命。励志学会堪称当时江苏省的革命小团体,新思想、新理念由此慢慢传播开来。1902年,杨荫杭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本科毕业,回国后,与雷奋、杨廷栋一同被派往北京译书馆从事编译工作。1903年,因经费不足,译书馆停办,杨荫杭返回家乡,和留日学生蔡文森、顾树屏在无锡又创办了“理化研究会”,提倡研究理化并学习英语。

P6-P8

序言

杨绛先生说:“我原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儿,只为我出嫁了,就成了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

“杨绛”与“钱锺书”,五个字,两个人,拼凑成一个“我们”。后来,女儿钱瑗出生,又添了两个字,又添了一个人,变成“我们仨”。

今生相聚是今生的缘,如果还能有来生,但愿他们仨还能成为一家人。

按照杨绛先生自己的说法,她与钱锺书是“门不当,户不对”,钱锺书出生在旧式人家,讲究重男轻女,女儿固然是块宝,但与男儿相比,还是差了那么一截,对女儿的要求也只限于“知书达理”。但杨绛先生自己却出生在新式人家,“男女并重”,无论男儿还是女儿,都一样对待,婚姻也好,职业也罢,皆是自己做主,旁人绝不会肆意干涉。

钱锺书先生的父亲认为自己的儿子有个大毛病,即“孩子气,没正经”,按照杨绛先生推断,他的父亲会为他娶一房“严肃的媳妇”,在她的管制下,他必然会成为体贴的丈夫和慈祥的父亲。虽在他父亲眼中,他的淘气、天真属于毛病,但在她看来,这是他最可贵之处,正是因他淘气、天真,又有过人的智慧,才成就了如今的钱锺书,博学且风趣,读者喜爱的也恰恰是他的这股痴气。

幸运的是,钱锺书先生讨了杨绛先生做老婆,才得以保全自己的天真、淘气和痴气。但也不得不承认,想要保全他的天性免遭压迫,是极其不易的,而这个不易,说的并非是他,而是她。

自从结为夫妻以来,杨绛先生便是他的守护者,或许这样说有损钱锺书先生高大的形象,但事实确是如此。婚后,他们结伴游学,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多半是她在照顾着他,生活琐碎他不在行,笨手笨脚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她便索性一并承担下来。

后因日寇侵华,苏州、无锡相继沦陷,杨绛先生与钱锺书先生决心回国,与祖国、亲人共存亡。杨家和钱家纷纷前往上海这座孤岛避难,夫妻二人回国后便与家人相守在一起,她做过各种工作,有大学教授、中学校长兼高中三年级的英语教师,还为阔家小姐补习功课,此外还创作喜剧、散文及短篇小说,但不论哪一项工作,都只是暂时的,而她唯一一项终身不改的工作是——“一生是钱锺书生命中的杨绛”。

杨绛先生坦言:“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常使我感到人生实苦。但苦虽苦,也很有意思,钱锺书承认他婚姻美满,可见我的终身大事业很成功,虽然耗去了我不少心力体力,不算冤枉,钱锺书的天性,没受压迫,没受损伤,我保全了他的天真、淘气和痴气,这是不容易的。实话实说,我不仅对钱锺书个人,我对全世界所有喜读他作品的人,功莫大焉!”

甘愿为其奉献一生,只有一个理由,她爱他,无怨无悔。

杨绛先生与钱锺书先生的婚姻,是一个证明彼此比想象中更爱彼此的过程,他/她是世上最无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不褪色的优雅(杨绛1911-2016)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243502
开本 32开
页数 2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2016171104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09
14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5: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