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捷著的这本《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生产方式的结构与生产关系的两重功能、科恩对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辩护:一个批判的考察、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及其动力:迈向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演化马克思主义的竞争理论:一个方法论的探讨、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在什么意义上是符合(或不符合)正义的——试论马克思的三种正义概念。
图书 | 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新连线学术研究系列 |
内容 | 编辑推荐 孟捷著的这本《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共分七章,内容包括:生产方式的结构与生产关系的两重功能、科恩对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辩护:一个批判的考察、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及其动力:迈向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演化马克思主义的竞争理论:一个方法论的探讨、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在什么意义上是符合(或不符合)正义的——试论马克思的三种正义概念。 内容推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不仅在于探讨经济制度的现实运行,而且要厘清特定经济制度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及其发展的方向。人类不可能为其经济组织找到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对这一点的体认是深深镌刻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因之中的。 作为一本探讨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孟捷著的《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贡献首先在于,将政治经济学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叙事架构中来理解,并对历史唯物主义本身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使后者一方面可以摆脱传统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束缚,另一方面为理解当代制度变迁,即发展一种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提供方法论的指引。作者在探讨这些问题时借重了卢卡奇、张闻天、戈德利尔、布伦纳等人的思想,创造性地融入了自己的解释,并将抽象的理论与千年经济史的丰富材料相结合,使之互相印证,体现出融贯中西的学术视野和深湛的学术功力。 本书在内容上还涉及对人的行为和动机模式的探讨、对马克思正义理论的重建、对演化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比较等经济学方法论问题。在所有这些问题上,本书都不仅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而且体现出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认知与当代社会科学相贯通的努力。与此同时,作者也不懈地开展了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如新制度经济学)的对话,在尽可能地汲取其合理因素的同时,对后者提出了持之有据的批判。本书是近年来罕见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力作,适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社会科学工作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生产方式的结构与生产关系的两重功能 第一节 楔子:所谓“生产力一生产方式一生产关系原理” 第二节 巴里巴尔对生产方式的结构分析 第三节 张闻天论生产关系的两重性 第四节 作为目的论活动的生产方式:以卢卡奇晚年本体论思想为借镜 第五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两种可能的因果关系 第二章 科恩对生产力一元决定论的辩护:一个批判的考察 第一节 评科恩的发展原理 第二节 评生产力首要性原理及所谓功能解释 第三节 科恩与布伦纳:一个比较 第三章 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及其动力:迈向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变迁理论 第一节 历史因果性概念和有机生产方式的变迁 第二节 阶级斗争和国家间竞争作为有机生产方式变迁的动力 第三节 戈德利耶的概念重构与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和新制度主义:对诺思和阿西莫格鲁等人的批判性评论 第五节 尾论 第四章 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第一节 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概念 第二节 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 第三节 追逐剩余价值和追逐利润的不同意义:从谢克对两类竞争标准的区分谈起 第四节 利润最大化假设和不确定性:来自演化经济学的批评 第五节 制度多样性与人的行为和动机模式的多样性:兼评马克思关于人的三个命题 第六节 尾论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 第一节 什么是“演化经济学” 第二节 新事象标准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如何看待生物学和经济学的关系 第四节 协调以及创新的内生性:演化经济学的核心议程及其意义 第六章 演化马克思主义的竞争理论:一个方法论的探讨 第一节 “竞争一般”与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 第二节 知识的分立与企业的代谢竞争 第三节 《资本论》中存在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吗? 第四节 竞争的两重性与市场经济的协调 第七章 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在什么意义上是符合(或不符合)正义的——试论马克思的三种正义概念 第一节 与既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正义 第二节 超越历史的正义三原则 第三节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三种正义 第四节 剩余价值占有的主体与正义 第五节 沟通三种正义概念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唯物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新连线学术研究系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孟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9392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4 |
出版时间 | 2016-06-01 |
首版时间 | 2016-06-01 |
印刷时间 | 201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6 |
CIP核字 | 2016147364 |
中图分类号 | B03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4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