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文名著精选)
内容
编辑推荐

《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文名著精选)》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戏剧讲述了两位青年男女相恋,却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后导致两家和好的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属于传统恋爱悲剧,其背景可以追溯至古代。莎士比亚从两者中获取了大量灵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加入了配角,如帕里斯、墨古修等。

内容推荐

莎士比亚,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是一位空前也可说绝后的伟大戏剧诗人,是有史以来全世界最伟大的文豪。《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文名著精选)》选择《罗密欧与朱丽叶》、《驯悍记》、《第十二夜》和《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四部以爱情为主题的著名剧作辑为一集,配以约翰·吉尔伯特爵士(Sir John Gilbert)的全套经典插图,以飨读者。

目录

罗密欧与朱丽叶

驯悍记

第十二夜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

试读章节

第一幕

第一景 广场

[卡普莱家的两仆从:桑普森及格莱戈里佩剑持盾上]

桑普森格莱戈里,我就是这句话,咱们决不受那瘟气!

格莱戈里 才不呢,咱们能给人家当出气筒吗?

桑普森你听着,大爷的一股火气上来了,就要动刀子。

格莱戈里 (嬉皮笑脸)我说呀,趁你还有一口气,抽刀子出来干吗,把你的脖子伸过去吧。

桑普森谁触动了我的性子,我出手才快呢。

格莱戈里 可要触动你这陸子、挥动你那刀子,也真不容易呀。

桑普森看到蒙太古家的一条狗,就动了我的气!

格莱戈里 (故意激他)一动气,就该动手,是好样的,就给我站着挺住了,可你呀,一动气,先动脚——溜啦!

桑普森 他们家的一条狗都惹我动了气,整个身子都挺了起来!蒙太古家的人,管他是男是女,我都要占他们的便宜,

格莱戈里 可见得你是个不中用的奴才,最不中用的才只想占便宜。

桑普森 这话说对了,不中用的娘们儿,生来就是给人占便宜的,所以呀,蒙太古家的人别让我碰上了,是男的,就叫他靠边站;是女的,给我垫底儿。

格莱戈里 结下仇恨的是咱们两家的老爷,和老爷手底下的咱们。

桑普森 我才不管爷们儿还是娘们儿,我乃是个不讲情面的暴君!我跟男的打完了硬仗,回头就跟娘们儿来软的——我把他们家大姑娘砍得头破血流!

格莱戈里 叫大姑娘头破血流?

桑普 桑对啦,头破血流,或者呢,叫她们身破血流,——(嬉皮笑脸)随你怎么想都可以。

格莱戈里 (笑嘻嘻)她们怎么想,那只有她们自己肚子里得知了。

桑普森 只要我挺得住,是甜是苦,叫她们自己去辨滋味儿吧。谁不知道,我这好家伙可厉害呢!

格莱戈里 谁不知道你是条上不了席面的臭糟鱼,(像发现猎物似的,兴奋)快把你的“好家伙”亮出来吧,瞧,蒙太古家的人来啦——来了两个!

[亚伯拉罕及巴尔萨自远处上]

桑普森 (拔剑)我那好家伙赤条条地亮出来了。上前去,吵一架!有我在你后面呢。

格莱戈里 怎么,在我背后,好转身就逃吗?

桑普森 你只管放心吧。

格莱戈里 不,嘿,我就不放心你!

桑普森 理,要归到咱们这一边,让他们先动手!(把剑放回去)

格莱戈里 我迎面走过去,丢个白眼给他们瞧,他们受不了也得受下去。桑普森可不,看他们敢怎么样!我呢,冲着他们咬我的大拇指,要是他们不敢吱一声,那就把脸面都丢光了,(看到对方行近了,咬大拇指)亚伯拉罕你这是冲着咱们咬大拇指吗,老兄?

桑普森 (回头,悄声问格莱戈里)要是我说声“是”,理在我们这一边吗?

格莱戈里 (悄声)不。

桑普森 (转身)不,老弟,我可没有冲着你咬我的大拇指,老弟,可我是咬了我的大拇指,老弟。

格莱戈里 (踏前一步)你是想要打架口巴,老兄?

亚伯拉罕 打架,老兄?我不想,老兄,

桑普森 要是你想打一架的话,我奉陪,打起架来,我可以算得一个,不比你差。

亚伯拉 罕也强不了,

桑普森 (不知道怎样接嘴)嗯,老弟——[班伏柳自远处上]

格莱戈里 (悄声)说“比你强”,看,那边来了我家老爷的一位亲戚。

桑普森 (嘴硬了)就是比你强,老弟!

亚伯拉 罕你胡说八道!

桑普森 (摆开了阵势,拔剑)是好汉,就拔出你的剑来!格莱戈里,别忘了你的杀手锏。

(双方交锋,剑来刀往地斗起来)

班伏柳 (急忙赶到双方中间)住手,蠢货!把剑收起来,知道你们在干什么吗?(打开双方碰击的剑头)

[蒂巴特拔剑赶来]

蒂巴特 (气势汹汹)

怎么,拔了剑,跟这些没胆量的贱货斗?转过身来,班伏柳,到我这儿来找死吧!

班伏柳 我正在这儿劝架呀,快收拾起你的剑吧!要不,帮我挡开双方的打斗吧。

蒂巴 特什么!拔了剑,还跟我谈什么和平?

我就恨这个词:“和平”,就像我恨地狱,恨蒙太古的男女老少,还恨你!看剑,胆小鬼!(向班伏柳刺去)

[二人交锋]

[两族人员又爆发一场混战。一群市民持枪持棍涌上]

众市民 有棍子的用棍子,有枪的使枪,打呀!

把他们打下去!打倒卡普莱家的人!

打倒蒙太古家的人!P16-19

序言

《罗密欧与朱丽叶》约写于1594~1595年左右,莎士比亚正当三十岁光景。这个悲剧出现在当时英国舞台上,可说预告着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一个以莎士比亚为代表的文艺高潮即将来到了。在此之前,英国舞台上还不曾有过取得这么巨大成就的一部杰作。无论基德的《西班牙悲剧》(约1589)也罢,马洛的《帖木儿》(1587~1588)、《浮士德》(约1592)也罢,在戏剧结构的完美上、人物心理刻画的细致上,都不能和这部悲剧相比拟;尤其像朱丽叶这么一位光彩四射的女主人公的形象,更是中世纪以来的欧洲舞台上,前所未见的。莎士比亚本人还正在继续努力,向他个人的创作最高峰攀登,但经过刻苦的学习阶段,已经无可怀疑地显示出一位戏剧大师的艺术才华了。

当时伦敦的观众热烈欢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伦敦市场上先后出版了四种单行本,最早的一种(1597)书名页上写道:“该剧博得一片掌声,多次公演”。出版商非法印卖这种戏本儿原是为了赚钱,他们看准了这是一部受欢迎的戏。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至今还保存着一部《莎剧全集》原始版本(1623),它被当时的牛津大学学生们翻得最旧最烂的部分就是男女主人公在阳台上诀别的那场戏。(第三幕第五景)

英国的老一辈莎学专家哈里逊给了这个悲剧很高的评价;但是他又认为偶然性在这个戏剧中太突出了,就像在序诗中所说,都是“命中注定”的。要是罗密欧不是蒙太古家的人就好了,要是蒂巴特不是在那个恶时辰里碰到牟克休,要是老卡普莱对待自己的女儿克制些,要是神父的信送到了罗密欧的手里,那就好了;只消神父早五分钟到达墓穴,那就一切没事了。谁知在每一个关键时刻,总是出了岔子,这个悲剧与其说产生于思想意识方面,不如说是由于运气不好。所以(《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个出色的、很成功的悲剧,但不算是一个十分深刻的悲剧。

我们该怎样看待哈里逊和其他学者提出的“偶然性”这一问题呢?首先,“要是罗密欧不是蒙太古家的人就好了”这一个问题是不成立的,因为悲剧本身的主题思想就是爱情高于两个封建家族间的宿仇。冤家儿女的生死恋正好显示了两家间的私仇对人性的摧残。

我们有“无巧不成书”这句话,文艺作品自然没有必要排除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偶然性;一部好的戏剧不是回避巧合,而是怎样通过看似偶然性,更好地显示生活的真实。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隋具有反封建意义的光辉,建筑在爱隋基础上的婚姻还是当时来之不易的历史上的新生事物。通过两个世代仇恨的家族间一触即发的械斗,通过家庭内部在婚姻问题匕新旧两代发生激烈冲突等一系列场景,我们看到这仍然是个封建势力相当强大的时代。这个悲剧实际上并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一对情侣悲剧;而是走在历史前面的先驱追求自己的生活理想而不惜牺牲的悲剧。这里有着史诗般悲壮的意义,因为面对着无可避免的历史必然性。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对爱人的确太苦命了,他们的遭遇有太多的不如意。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来看,那么人们总是踏着先驱的血迹前进;在历史的祭坛面前往往需要人类献上自己最优秀的儿女做牺牲。这个悲剧正是通过偶然性显示了这一历史轨迹。

花前月下,罗密欧和朱丽叶心心相印,互换盟誓,两颗真诚相爱的心灵要用神圣的婚礼永远结合在一起。劳伦斯神父为这一对恋人祝福时,怀着良好的愿望,从这不寻常的爱情中看到了一线希望,一个给全城带来安定和平的好机会:

你们俩的结合,也许会开一朵花:

彼此仇恨的冤家变成了两亲家。

可是凭一个长者的人世阅历,他又不免为这一对火热的情人感到忧虑:“这凶猛的欢乐会带来凶猛的结局。”

果然是这样。罗密欧心醉神迷地握着朱丽叶的纤手在圣坛前起誓时,他并不知道蒂巴特(朱丽叶的凶暴的堂兄)早已把一封挑战书送到了他家,给他们神圣的婚礼投下一重阴影了。

罗密欧,喜气洋溢的新郎,内心在唱歌,来到广场,却被蒂巴特挡住了去路;蒂巴特口出恶言向他挑衅道:

罗密欧,要表达我对你的“爱”,挑不出

更好的一个称呼了:——你这个奴才!

性格化的语言啊!原来对于从不知道什么叫做“爱”的人,充满着毒汁的“恨”才是他的“爱”。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前一天,罗密欧发现广场的石板地上血迹斑斑,知道方才又爆发了一场两个家族间的械斗,感叹道:

“恨”出了力,可“爱”出的力更大呢。

这里的“爱”指的是被“恨”所支配,动辄拔刀相见、嗜杀成性的“偏爱”。对于蒂巴特的确是这样,“爱”和“恨”完全错位了;当他嘴里说“我对你的爱”时,实际上在表达他内心的刻骨仇恨。爱的是“恨”,恨的却是“爱”。蒂巴特第一次上场亮相,就清楚地表明了他这错乱的情结。眼看一场大规模的械斗要爆发了,好心人努力劝架,而他只要厮杀,拒绝和解:

我就恨这个词:“和平”,就像我恨地狱,

……

识别善恶,需要判断力;懂得慎用善,利用恶,更有赖于智慧。这其实是说,人类获得了智慧,就掌握了一种可以控制自然界的力量。《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是一个歌颂爱情的青春剧,但是在这里我们听到了具有哲人风度的神父在赞美人类的智慧。

罗密欧爱上了仇家的女儿,从这意想不到的叛逆性热恋中,深谋远虑的老人家看到了化干戈为玉帛的一线希望,因此乐于成全这一对情人,冲破两家的世仇,结为恩爱夫妻。  沉浸在热恋中的罗密欧想以柔化刚,向口出恶言的蒂巴特求取和解:“好卡普莱,我把你的姓看得跟自己的一样地亲。”在他这好言好语里回响着神父的愿望。

命运却偏是指使一个为盲目的仇恨所支配的人,用丧失了理智的疯狂的行动,叫美好的愿望顿时成为泡影。两家世代的积仇宿限的罪孽竟全部落在无辜的罗密欧的头上!他一下子从新娘身边,从亲友们中间遭到了无情的放逐。又是命运胜利了,有情人在用泪水洗脸。

朱丽叶为了抗拒封建婚姻,一口吞下神父为她准备的烈药。这精心的配方可说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它能使“生命”在四十二小时内伪装成“死亡”。可是朱丽叶在墓穴中苏醒过来时,并不像原先计划好的那样,有她的新郎守候在身边,准备好带着她双双投奔向外边的世界。只有罗密欧的尸体,赫然横陈在她脚下。

“命运”越发得意了,发出了最恶毒的狞笑声。

一切都阴错阳差。神父凭他的智慧安排的周密计划,被完全给推翻了。忠贞的朱丽叶不怕死中求生,显示了一个弱女子的最坚强的意志力量,谁知还是劫数难逃,跳不出命运的掌心!

神父不得不令人心酸地认了输,向绝望的朱丽叶吐露道:

有千钧重的力量,我们可没法对抗,

把我们安排好的,都给打乱了。

“命运弄人”,这也许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悲剧性主题吧。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写的就是渺小的人类劫数难逃。太可怜了啊,命运折磨人,简直就像瓮中捉鳖,怎么躲也躲不过。命运,可怕的暴君,威严地、绝对地统治着人类。

你可以把《罗密欧与朱丽叶》称作又一个命运的悲剧;可是要看到,男女主人公已不完全听凭命运的摆布了。不再是听凭摆布,而是人试图凭自身的智慧和意志,跟命运对抗。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人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一对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恋人,他们所坚持的“爱情”的价值观,却并没有被命运所摧毁。他们的悲渗的结局自有一种悲壮的意味,虽死犹生,虽败犹荣,流芳百世。

正因为出现了“命运”这个不露面的角色,这一千古绝唱的爱情悲剧更添上了一份可歌可泣的悲壮。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那句名言:“人可不是为了给打垮才造出来的,可以消灭一个人,就是打不垮他。”对于这一对不朽的情人和他们的纯洁的爱情,我想我们同样可以这么说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罗密欧与朱丽叶(译文名著精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莎士比亚
译者 方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72933
开本 32开
页数 6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4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
CIP核字 2016139310
中图分类号 I561.33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7: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