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祖籍山东诸城,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自幼熟读六经,兼学医理。壮年淡于功名,有感于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意,专攻医学,悬壶乡里。行医生涯中尊古而不泥古,群医束手之证,常常力排众议,挽回沉疴。晚年创立国医函授学校,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19世纪西医大规模传入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受到了猛烈地冲击。张氏认为中医学者不但要吸取西医之长,尤其不能囿于《内经》,要对古人的理论扩充变化,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
图书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中下)/中医典籍从刊 |
内容 | 作者简介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河北省盐山县人,祖籍山东诸城,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自幼熟读六经,兼学医理。壮年淡于功名,有感于范仲淹“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意,专攻医学,悬壶乡里。行医生涯中尊古而不泥古,群医束手之证,常常力排众议,挽回沉疴。晚年创立国医函授学校,培养了大量医学人才。19世纪西医大规模传入中国,传统的中医理论受到了猛烈地冲击。张氏认为中医学者不但要吸取西医之长,尤其不能囿于《内经》,要对古人的理论扩充变化,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 内容简介 《医学衷中参西录(套装共3册)》包括:《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医学衷中参西录下》共3册。《医学衷中参西录(套装共3册)》又名《衷中参西录》,近代医学家张锡纯著。原书自1918年至1931年分六期陆续刊行,一经出版,便获得了社会上的广泛赞誉,被称为医界“第壹可法之书”。各期出版后曾多次印行,每次再版时,张氏均于“原书增补若干,又间有删改之处”。1933年,张锡纯因病逝世,其子应社会各界之邀,将其遗《伤寒论讲义》作为第七期刊行。1957年,张氏传人又将遗稿献出,以成第八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中下)/中医典籍从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锡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2130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90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426 |
CIP核字 | 2016176161 |
中图分类号 | R249.6 |
丛书名 | |
印张 | 4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5 |
高 | 5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