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好人生诊断书(现代人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结对号入座)
内容
编辑推荐

拖延症、手机癌、选择障碍症、强迫症、抑郁症、狂躁症、偏执症、被迫害妄想症……可怕吗?你有吗?怎么来的?有救吗?

帮你找准症结,对号入座,扫除负面情绪,脱离心智的束缚,找回面对困难的勇气。

雷铭编著的《美好人生诊断书(现代人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结对号入座)》对“症”下“药”,专治各种“心理疑难杂症”,并可有效预防各种屏幕脸、加班眼、鼠标手、微信指、电脑椎、玻璃胃、污染肺……

很多心理疾病的根源其实在于“忙”,因为“忙”,我们被诱惑蛊惑了心灵,被利欲和负面情绪牵着鼻子走。

内容推荐

许多年前,当城市还不拥挤,当生活节奏还没有那么快,当雾霾还不足以让每个人提心吊胆时,我们都以最纯真的笑脸来面对生活。而如今,我们在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地患上了各种“都市病”,拖延症、手机癌、选择障碍症、婚姻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被迫害妄想症……这些病症让我们背负着沉重的枷锁,严重危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雷铭编著的《美好人生诊断书(现代人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结对号入座)》深入分析了各种心理病症,并有针对性地为读者送去调理这些心理病症最有效的解药,抚慰一颗颗被病痛折磨的心。浮躁与迷茫的你,如能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坦然接受,找准症结,对号入座,扫除负面情绪,脱离心智的束缚,即可找回面对困难的勇气,重获新生!

目录

PART 01 那些无意识的自发性心理病症

 拖延症:无目的游走,任凭时间流去

 ADHD:无法集中精神

 “手机癌”:容易受伤的“低头族”

 暴食症:别拿食物为难自己

 嗜睡症:总是打瞌睡,可不是因为疲劳

 病态怀旧心理:往事不要再提

 空虚症:经常性地感觉无聊

 洁癖:为什么总是擦不干净

PART 02 特定时间或情形下的心理病症

 星期一综合征:该死的,又要上班了

 节后综合征:没精神,怎么投入战斗

 考试综合征:阿弥陀佛,千万别挂科

 选择障碍症:犹豫踟蹰,做事不果断

 婚姻恐惧症:你会成为落跑新娘吗

 社交恐惧症:最害怕参加聚会了

 密集恐惧症:头晕,好恶心

 网络综合征:一网情深,根本停不下来

 酒精依赖症:就来一杯吧

 自闭症:谁都不要来烦我

PART 03 神经过敏引起的神经官能症

 强迫症:明知不要紧,可还是逼迫自己去做

 失眠症:真想舒舒服服睡个觉

 焦虑症:赶快赶快,来不及了

 抑郁症:我觉得我是最不幸的

 狂躁症:怎么会这样,好烦哪

 惊恐障碍症:真可怕,感觉死神来了

 神经衰弱症:脑力迟钝,四肢无力

 精神分裂症:不想承认,但还是要承认

 偏执症:不要阻挡我去做那件事

 植物神经紊乱症:我不想浑身难受

 癔症:都是暗示惹的祸

PART 04 受外部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心理病症

 恋爱受挫综合征:遭受婚恋打击而一蹶不振

 创伤后应激障碍:总是浮现的、想忘记的记忆

 被迫害妄想症:总出现有人要加害自己的幻觉

 适应性障碍:难以适应新环境

 幽闭空间恐惧症:快要窒息了

 自恋型性格障碍:因为我是特别的

 反社会型性格障碍:一点都感觉不到负罪感

 依赖型性格障碍:我为什么离不开你

 表演型人格障碍:什么时候才可以长大

 边缘性人格障碍:我究竟是谁

试读章节

拖延症:无目的游走,任凭时间流去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光是一把无情的刻刀,改变了我们的模样,也改变了我们曾经以为永远不会改变的东西。这一点谁都不能否认。贺拉斯说:“青春时光转眼即逝。”青春是短暂的,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所以才弥足珍贵。

但试着看看我们,才发现,许多时候,自己并没有好好利用时间。比如,明天就要交策划方案或工作报告了,明明已经心急如焚,打算吃完晚饭开始做;但是,总忘不了先查一下邮箱、刷刷微博,然后打开冰箱倒一杯酸奶,接着再看看开心网,造访一下微信朋友圈,接着再听听歌,最后才坐在电脑前,准备工作。可是刚坐下来,又觉得干脆去洗个澡好了,于是就去洗澡,洗完澡后涂润肤霜……然后再坐回电脑前,打开一个个令头脑发胀的文件。这时,微信上一个朋友又和你说话了。等真正开始敲字,已经晚上11点钟了。

如果这些你全都中招,那么很不幸地告诉你,你已经染上了拖延的习惯。在工作上拖延,顶多会让你失去这份工作,假如在自己的身体健康上拖延呢?对不起,那可能会让你毁掉你自己。

拖延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它来势汹汹,覆盖范围极广,所到之处几乎无人幸免。如果只是单纯地做事拖拉或懒得去做,只能定义为“拖延”,它只是一种坏习惯,并无大碍;但当“拖延”已经影响到你的情绪,使你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贬低,甚至有强烈的负罪感,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时,它就会变成“拖延症”,令你苦闷不已。于是,许多人都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导致自己在拖延的路上越走越远?

病理原因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时,他在工作中就容易放松自己,这样,一份需要10天完成的工作,他会给自己定5天完成的目标。临近前5天时,他内心的紧迫感和焦虑感会给他施加压力,促使他完成目标。如果最后的成绩还不差,他就会认为,自己比较适合在短期高压状态下工作,并且在以后的行为中不断给自己进行暗示。

所以,如果你看到身边的某位同事平时总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有一天却变得分外勤奋,要注意,那有可能是拖延症的征兆。当然,我们不能单纯地将拖延症归结到懒的范畴,因为某些拖延行为并非拖延者能力不足或不够努力,而是对方有某种完美主义情结。什么?完美主义情结也会导致拖延症?不错,有着完美主义情结的人通常会有这种心声——“求求你,再多给我一些时间吧,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当一份方案做得不够完美时,他们不会轻易地将其交到领导手中,本着对结果负责的态度,他会先存档,继续去寻找他认为的“绝对完美”的新方案。这就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因为凡事力求完美,所以折磨了自己,拖延了时间。

除了心理暗示和完美情结外,还有一种原因是难以抵抗打击,容易颓废,比如领导或老师给你安排了任务,你认为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便心生恨意:“凭什么不安排给别人,偏偏给老子安排这样的活儿,老子不做了!”索性破罐子破摔,甩手不干,暂时丢置一边。

还有人对拖延症的生理学根源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大脑的执行功能源自一个叫前额叶皮层的东西,人所做的一切计划,人的注意力是否集中都和它有关。当你犯了拖延症后,你处理任务的组织能力降低了,这说明,你的前额叶皮层发生了损伤。

因此,正是以上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原因,我们被拖进了拖延症的深渊。P2-4

序言

许多年前,如果有人打招呼问你一句“你有病吗”,你一定会瞪他一眼,回他一句“你才有病”;如今,当别人再问你时,你竟会不打自招——“嗯,我有病”。

曾经,我们正气凛然,血气方刚,只因我们身体健康,心无挂碍;如今,我们再无遮掩,如此坦率,只因我们确实饱受“都市病”困扰。因为心事重重,写在脸上。

许多年前,当城市还不拥挤,当生活节奏还没有那么快,当雾霾还不足以让每个人提心吊胆时,我们都拥有“铜墙铁壁”般的身体和最纯真的笑脸来面对生活。而如今,当互联网席卷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当手机成为我们的“贴身保镖”和移动工具,当我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背负着沉重的枷锁奋力向前时,每个人都变得很脆弱,因为我们无可避免地患上了种种现代都市病。

以前,我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在,大家都是起床三件事——微博、微信、朋友圈。起床要看手机,睡前同样要看手机,否则就无法安心入睡。许多人都因此成了典型的“手机依赖癌”和“手机强迫症”患者。

加班写稿子前,总想先看个视频缓解一下再认真写,可看完视频后又忍不住想吃零食,吃完零食后再去洗澡,洗澡后很快就困了,一件事情就这样被拖延到第二天甚至更晚才做。许多人都因此成了拖延症患者。

我们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种种便利,却也患上了各种“都市病”:“失眠症”“焦虑症”“暴食症”“抑郁症”“星期一综合征”“婚姻恐惧症”“被迫害妄想症”“精神分裂症”等等莫不如是。我们被生活眷顾,也被生活蹂躏得面目全非。“屏幕脸”“加班眼”“鼠标手”“微信指”“电脑椎”“玻璃胃”“污染肺”……我们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可能亮起红灯,身体的亚健康状态,随时会对我们喊停。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各类精神病患者在1亿以上,其中大约1600万为重症患者。大多数人隐藏在这个冰冷的数字后面,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病痛,其亲人们也同时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负担。

很多心理疾病的根源其实在于一个“忙”字,因为“忙”,我们被诱惑蛊惑了心灵,被利欲和负面情绪牵着鼻子走。一路上,我们的内心都不得安宁,我们发现自己的烦恼越来越多,这些烦恼像藤蔓一样将我们紧紧缠住,最终使我们身心俱疲。可是,“忙”字由“心”和“亡”组成,如果心已经死了,那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穿过高大冰冷的楼宇和灯火通明的街道,仿佛能看到,每个人都站在路口,等风来,也等待着解药。这本《美好人生诊断书:现代人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结对号入座》就是出于这样一种现实需要,为读者捎来些许清风和处方,抚慰那一颗颗被病痛折磨的心。

唯有内心沉稳平和,遇事才能冷静自若。所以我们需要随时静心,将这种感觉常驻于心,永久铭刻,那么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做什么事情,心中总能留有一片碧海青天,这样便可以从容洒脱,不再受任何病痛困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好人生诊断书(现代人各种各样的心理症结对号入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雷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808702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9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4
CIP核字 2016040252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