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蒲城土布/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蒲城土布是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也是陕西省农业厅一村一品工作的重点项目。土布生产已经从传统的“自给自用”的方式向市场消费转型,其消费群体也已经转为了具有较高生活要求和审美标准的城镇个体。同时,作为一村一品工作的重点项目,对于研究民众生活和乡村经济发展与当代主流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该书通过对浦城地区重点村落的深入性调研,结合目前社会学、人类学及民艺学研究理论,形成了具有说服力的“新民艺”理论成果。由赵农主编的《蒲城土布/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丛书》一书是陕西省乃至全国地区通过民艺途径,推进乡村建设,构建陕西民艺发展格局、促进一村一品工作的的典范性著作。

内容推荐

手工艺的演进,往往标志着一个区域的智慧力量。在一个地区能够做到城市现代化、工业化:而乡村至少近代化、手工艺化。实际上,“中国乡村手工艺化”正是保护利用自然生态能源,合理地建设乡村经济文化,实现“一村一品”“一县一品”“一地一品”等密集型手工艺协调合作。利用乡村的经济文化优势,形成自发性的创造过程,使老百姓能够衣食无忧地生活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中。

由赵农主编的《蒲城土布/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丛书》一书从对传承手艺人的研究中,寻找到保留着民族文化的深层记忆,从个案与传承人的活态技艺中,寻找之所以能够被保留的原因,以及思想深处的记忆。因而从被动的立场中寻找先进的思想,从现实中间去寻找未来的认同,这个认同最终的结果,也会是我们的国家、民众,甚至文化所产生的自觉和强大。

目录

导论:走入布庄

第一章 古代纺织

 一、女嫘养蚕

 二、孟母三迁

 三、《璇玑图》

 四、纺轮

 五、编织

 六、提花机

 七、花纱

 八、棉花

 九、《王桢农书》

 十、黄道婆与棉花纺织

第二章 村庄环境

 一、蒲城

 二、卤泊滩

 三、果木

 四、房舍

 五、口音

 六、风俗

 七、交通

 八、姓氏

第三章 财产积累

 一、贫困乡村

 二、借贷

 三、国际计划

 四、儿童家庭

 五、妇联

 六、启动

 七、合作社

 八、村干部

 九、政府

 十、小康之路

第四章 土布纺织

 一、传统

 二、程序

 三、技术

 四、纺车

 五、织机

 六、染色

 七、纱线

 八、织布

 九、花色

 十、染法

第五章 纺织生产

 一、丝绸与布

 二、棉花生产

 三、彩棉

 四、三丝与黑心棉

 五、南通土布

 六、工业生产

 七、纺织现状

 八、土布辨识

 九、绿色生活

第六章 协作方式

 一、合作

 二、政策

 三、销售

 四、致富

 五、织妇

 六、手工

 七、荣誉

 八、反思

 九、效益

 十、竞争

第七章 土布发展

 一、管理

 二、流传

 三、品格

 四、认同

 五、规划

 六、档案

 七、土布纺织演示馆

 八、设计

 九、故事

 十、文化

结语:走出布庄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蒲城土布/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0578033
开本 16开
页数 1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5-11-01
首版时间 2015-11-01
印刷时间 201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2015192961
中图分类号 J529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61
18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6: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