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梵天城的服装师(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少年文艺典藏书坊
内容
编辑推荐

《少年文艺典藏书坊》,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诞生地。这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们的最初出发地和最重要的舞台。这里,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阅读圣地和最美丽的青春记忆。这里,奉献给你的,永远是值得阅读的阅读,值得记忆的记忆,值得珍藏的珍藏。由少年文艺编辑部编的这本《梵天城的服装师》就是出自这里,收录儿童短篇小说13篇,包括韩青辰的《龙卷风》、任永恒的《泥弹击落童年》、小河丁丁的《田螺手链》等。

内容推荐

少年文艺编辑部编的这本书为第四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获奖作品选集,荟萃当代最前沿儿童文学作家最新原创短篇佳作。其中包括《龙卷风》、《梵天城的服装师》、《上房先生和他的林檎树》等作品,独特的视角,多样的题材,灵动的语言,贴近少年儿童的情感世界,触摸他们的心灵波动,代表了当今我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至高水准,值得我们阅读、研习并珍藏。

目录

试谈第四届“周庄杯”部分获奖作品(代序)/刘绪源

龙卷风/韩青辰

梵天城的服装师/方先义

上房先生和他的林檎树/海莲

攀岩/章缘

泥弹击落童年/任永恒

飞奔的少年/毛小懋

纸乌/王勇英

田螺手链/小河丁丁

玉林桥/贾颖

雪的国/王璐琪

心愿/李治中

妈妈去美国了/两色风景

关于老房子的“战争”/臭臭猫

试读章节

她或许在给我盛稀饭,或许把我钟爱的橙汁倒进雪人广口杯,雪人在杯底360度跳舞。

子贤送我广口杯时眼里有两颗黑星。我曾以为那是火苗,我迷恋过。我喜欢火,可他是那种闪烁在格子窗下柔软的灯火,妈妈读书打毛线需要的。

我才十五岁。

我已经十五岁了。

我的第一个对手肖依已经挂了两年。

这个人从十七楼跳下去钻进了相框。卧室成了她的个展中心,辫绳、发卡、奶瓶、婴儿袜、作业本,照片立着挂着横着歪着,她在傻笑疯笑痴笑媚笑。

十三岁的肖依已经初露风情,她和我一样最喜欢《茶花女》,我还比她多一本《呼啸山庄》。

肖依跳楼是为初一下学期的第二场数学考试,一百分她考了九十分。班主任短信通报她妈妈,平均分九十五,肖依拖了全班后腿,必须想办法找名师。

她不知道肖依已经拜了名师,而且从名师A换到名师D,班级越换越小,学费越换越贵。肖依爸爸是数学博导,可惜他满世界跑。妈妈不停地换名师,她要证明没博导地球照转。

蔡老师名不虚传,各班学霸都在,包括我、费菲和夏天。

费菲是家长和老师喜欢的理想型。成绩优异品行端正举止高雅。费菲是我的反义词,我有多少绯闻她就有多少美谈。天下的褒义词都是为她那类人准备的。

这个世界或许只有我知道费菲非也,但我不说,我只是把眼睛往斜上方三十度看,嘴角高兴就撇一个笑,什么内容都有。

无论我的私生活多么疲惫和潦草,我仍喜欢跨上自行车离开家或学校的那一刻。我喜欢独自上路,尤其是绿荫缤纷的马路。

晚上冲出补习班,我喜欢绕到山脚或江边,事实证明越黑越野越空的地方,月亮、星星、萤火虫越亮。

我喜欢对那些貌似追求我的男生说:“敢跟我去黑的地方吗?”

我有超凡脱俗的能力,我能边恋爱(这是他们封我的,我恶心这个词)边做学霸,在学霸中轻松自如当学神。肖依其实比我努力,可她像中了邪。

这个从不向我低头的家伙,居然不好意思望见我了。老远就躲,躲不开就冲我噘嘴巴。我知道,我一定成了她的噩梦。

肖依来蔡老师班让费菲很恼火:“凑什么热闹,这可是学神班!”

瞧瞧,费菲就是这样给肖依当班长的。我拎起书包,愤然去跟肖依坐。我愿意让肖依跟我一同进步,我不怕她比我强。

我不知道上帝为何如此恩待我,其实我是很坏很恶的,早上妈妈一个劲哄我——她什么也没做错,可我嚣张至极,扔给她一堆毒箭,扭头就走。

她愣在餐厅满眼伤痛,寒流四面八方冲向她,而我只是在电梯里冷笑:“管你呢!”

上帝很公道,接下来的时间我一直活在强烈的自责与自省中。

我咬着指甲和嘴唇,瞪着各位老师,他们讲的什么呀,我在课外吃的都是法国大餐,这种杂粮小馒头还是给庶民吃吧。

这些类似于肖依的可怜虫,难以想象他们曾在各路小学独领风骚。我时常心怀慈悲地打量他们:苍白的小脸是熬夜的后果,或胖或瘦畸形的体态是因为长期枯坐缺乏运动。过度的紧张、焦虑使得他们早生华发、患上高血压心脏病。

他们耗尽所有,也就是排在我们后面远还是近的问题。每逢张榜,躲躲藏藏哭哭啼啼嬉笑怒骂的都是他们。费菲说肖依曾在班上掴过自己的嘴巴,而且不止一次。

我听得心惊,仿佛干这等蠢事的是我而不是肖依。我不愿意搞垮人,高尚一点说,我的奋斗目标是造福所有生命。

费菲特爱八卦各班学神,拜了何等名师兼修几门外语,谁泡吧谁网恋谁自残谁弱爆了在情人节约会。

她说那些时,我的脑子里总是吱吱爬出一只不可一世的黑虫,为了排除异己它拳脚相加口蜜腹剑,甚至对不构成威胁的肖依之流也不放过。

费菲最大的聪明就是她能看出我的不俗,我只能说她在我面前完全敞开,说明她还没那么讨厌。

我不停地换发型,把校服穿得闲散飘逸,课间在各班窜来窜去,寻找友谊和缘分,玩自拍发帖子,竭尽妖言惑众之能事。

P2-4

序言

试谈第四届“周庄杯”部分获奖作品

刘绪源

此次获特等奖的孟飞的小说《玛雅人的预言》,是一篇奇妙之作。初读前半,给人以很不现实的感觉,其实这正是小学临考的学生们在反常的压力下,寻求短暂内心解脱的特殊方式;读到后来,越来越揪心,越来越感动,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小说主角一开始的坚韧、自信、不随众,给人以鹤立之感;但后来的惶恐、失落、自虐,又使我们发现少年人的坚强有时并不可靠,他们终究是脆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一集体并非冰冷、无情、无理性,他们只是在这样的压力下,太需要一点反常的心理调适罢了。小说从一个特殊角度,点出了当下学校教育和少年心理中存在的问题,形式独到却不乏艺术感染力,可见是篇不寻常的作品。

但我又觉得,这一篇的分量还是不能和上一届特等奖《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比。这篇特色主要在于巧,是一种聪明的写法;小河丁丁的作品则在于扎实,有厚实的人生况味的再现,他已藏巧于拙了。真正的文学大家总是胜之于拙的,巧往往走不远。小河丁丁不大会写得太差,因为他的长处是坚实的生活体验与深入的人生感悟,这是创作得以长驱直入的保证。我希望孟飞也朝这个方向发展。

这次也有小河丁丁的作品《田螺手链》,我非常喜欢,也因其厚实而真切的人生况味,而且,这还是低龄儿童的生活——能否写好低龄儿童也是对儿童文学作家的严峻考验,因儿童性特征更多体现在他们身上,对他们的理解最能反映作家对儿童文学的理解。在体现厚实真切的人生况味上,能与小河丁丁这篇比肩的,我以为是韩青辰的《龙卷风》,虽然二者在题材和风格上是那样不同。

《龙卷风》所表现的是与《玛雅人的预言》相似的中学生活,但不是通过聪明巧妙的侧翼暗示,而是正面强攻,是鲁迅所说的“直面惨淡的人生”,即书画批评中常用的“铁画银钩,放笔直干”,这就有了非凡的力度。小说不仅写了因受不了羞辱和压力过早结束了生命的同学及她的父母,也真实细腻地写出了女主角与母亲之间的令人揪心的斗法——这是青春少女处于“分裂时期”(别林斯基在论《哈姆雷特》时提出的重要论点)的心理真实写照,现实的学校和家庭中的反常氛围将这一切无限强化,于是造成了许多无可挽回的悲剧。对儿童文学来说,这样的作品实在是太过惨烈了,但如果作家都回避沉重的现实,又哪来“疗救的希望”?这不也是一种失责?所以,这样的作品不能没有,但,似乎也不可太多。

在这次的获奖作品中,我还喜欢李治中的《心愿》。当然,这一篇有点“编”,不像前面两篇那样厚实真切;而且,就题材说,它仿佛就是一篇爱情小说。我之所以被吸引,在于小说中的人物,我以为,在这男主角身上,多少体现了一点当今学校生活中“新人”的迹象——他是那么自信,别人感觉天要塌下来时他嗤之以鼻,天大的压力都能战而胜之,做事都出于自己的方式,决不以外界的成规或他人的评价为准……看多了各种虚假搞笑或沉重压抑的校园小说(二者又都严重雷同),读到了这样的在沉重中脱颖而出的人物形象,我的感觉如迎面拂来清新喜人的风。或问:这样的人物真实吗?我想到,在屠格涅夫《父与子》发表后,其中的“新人”巴扎诺夫,不也被看作“不真实”?看来,这得经受生活和时间的检验。但至少,小说中有对“新人”的热情呼唤,我是被这种浪漫主义的呼唤感染的。

还有三篇作品我很喜欢,即《泥蛋击落童年》《我遭遇了书中人》和《攀岩》。作者都有扎实的生活,而且写得真切感人。《我遭遇了书中人》有对文明的强烈呼唤和对“文革”期间尤为凸显的“国民性”的批判,这在当下是有现实意义的,只是作为小说略感单薄。《攀岩》的文学功力显而易见。我读这一篇时正好为《儿童文学》上两色风景的《签售会上的小说》写完一则短评,我觉得两色风景作品立意和故事都好,只是笔墨有点干,似乎一切描写只为表现故事和立意,阅读过程缺乏审美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对比之下,章缘在《攀岩》中的笔墨则汁水淋漓,语含多义,一路看到了故事,也看到了复杂丰满的生活,这是“纳须弥于芥子”,艺术体验的天地一宽,回味也就无穷了。但《攀岩》好像不是纯粹的儿童文学,至少不是专为儿童而写,希望这位台湾作家能多为少年儿童献上一点好作品。

与《龙卷风》同获一等奖的《梵天城的服装师》是科幻小说,写的是人类灭绝百年后机器人对于人性的朦胧感悟,题材新颖,故事流畅,中学生应该很欢迎吧。只是,我觉得作者的想象还缺乏一点震撼力,我还难以陷入这幽微惊恐的末世中去(虽然阅读时我很盼望自己能陷入)。获二等奖的《等待一条海船》和《上房先生和他的林檎树》都有一种写偏远生活和传奇人物的倾向,这与《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有几分相似却又总觉不如,我也是进不到这描写中去,感到这是作家在写故事,而不像读小河丁丁作品时一下就陷入了。《等待一条海船》收尾时“好有好报”的结局(是香港大老板恩赐的回报),读来也觉得不舒服,不若“糊粮酒”中人物个个都有的那种昂然的自尊。

最后再说两篇获“优秀奖”的作品。庞鸿《雪国来的王子》人物写得很好,也能“直面惨淡的人生”,但结尾太过无望。儿童文学不必写得一片光明,也不必回避悲剧结局,但悲剧不等于无望,在现实的失败中如能写出人心的坚忍,哪怕只是一星半点的感悟,也仍能传递“美的微光”,能给人以另一种——这恰恰是更现实的——希望。这次参评作品中以绝望收场的小说不止这一篇,故特意拈出此点一说。余雷的《邮递员邱云》写得有童趣,有生活质感,这肯定不是凭空编造的作品。它让人想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名作家王汶石的短篇小说,他勾画了许多生活气息浓郁的农村人物,获得了文坛盛赞。这在成人文学中是一种独创,但放到儿童文学来,可读性与故事性就稍感不足,有展示生活素材之嫌。如将这些素材交织在更抓人的故事中,少年读者可能会更欢迎。老作家周立波说过一句“不可不编,不可太编”,我以为是文学创作的金科玉律,余雷似乎还可再“编”一点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梵天城的服装师(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少年文艺典藏书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少年文艺编辑部
绘者
出版社 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497713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3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2015215786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