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研究论集》包括了作者江巨荣曾收入《剧史考论》、《明清戏曲:剧目、文本及演出研究》两书的部分文章,及新撰写的一些文字。收入《据史考论》的主要有:汤显祖的几篇佚文及相关考证,《牡丹亭演出小史》、《20世纪牡丹亭研究概述》、《才子牡丹亭对“理学贤文”的哲学、历史和文学批判》。收入《明清戏曲:剧目、文本与演出研究》的主要有:《牡丹亭的历史解读与舞台呈现》、《牡丹亭,戏曲改编的典范之作》。余下的十来篇文字,都是两书以外未刊或新撰的相关论文,如汤显祖的几篇佚文,对研究者或可减少查寻的不便。
图书 | 汤显祖研究论集(精)/汤显祖研究丛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汤显祖研究论集》包括了作者江巨荣曾收入《剧史考论》、《明清戏曲:剧目、文本及演出研究》两书的部分文章,及新撰写的一些文字。收入《据史考论》的主要有:汤显祖的几篇佚文及相关考证,《牡丹亭演出小史》、《20世纪牡丹亭研究概述》、《才子牡丹亭对“理学贤文”的哲学、历史和文学批判》。收入《明清戏曲:剧目、文本与演出研究》的主要有:《牡丹亭的历史解读与舞台呈现》、《牡丹亭,戏曲改编的典范之作》。余下的十来篇文字,都是两书以外未刊或新撰的相关论文,如汤显祖的几篇佚文,对研究者或可减少查寻的不便。 目录 汤显祖与《牡丹亭》简说 “词场玉茗古今师”——清代诗人对汤显祖的回望与热评 关于汤显祖的词作 徐士俊、李雯“和汤若士”词二首辨析 一组署名“汤海若”的散曲考 汤显祖的两篇佚文——汤显祖佚文拾零之一 《彭比部集序》与彭辂其人——汤显祖佚文拾零之二 说《皆春园集叙》——汤显祖佚文拾零之三 汤显祖与沈思孝的文字交——汤显祖佚文拾零之四 汤显祖的《青莲阁集序》——汤显祖佚文拾零之五 精神的抚慰——汤显祖佚文拾零之六 汤显祖对《杜丽娘记》的创造性改编 《牡丹亭》的历史解读与舞台呈现 《牡丹亭》演出的多样性 戏里与戏外一对《牡丹亭》、《邯郸梦》等几部昆曲精品剧目社会效应的分析 《牡丹亭》演出小史 《牡丹亭》演出诗证 《邯郸梦》演出考述 《南柯记》演剧诗辑 《紫箫记》与《紫钗记》的演出 《才子牡丹亭》对“理学贤文”的哲学、历史和文学批判 汤显祖“四梦”的流风遗韵(一) 汤显祖“四梦”的流风遗韵(二) 20世纪《牡丹亭》研究概述 新亮点,新超越——青春版《牡丹亭》首演观感 守护传统锐意革新——上海昆剧团“临川四梦”演出观后 大学,昆曲生存的沃土——由《牡丹亭》在大学巡演引发的话题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汤显祖研究论集(精)/汤显祖研究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江巨荣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2898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45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12 |
CIP核字 | 2015065316 |
中图分类号 | I207.37-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8 |
宽 | 154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