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和亲属语言关系的研究,由于一直模仿印欧语系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何九盈所著的《重建华夷语系的理论和证据》提出“重建华夷语系”,就是要另辟新的路径,做新的尝试。“华”“夷”只是文化的不同,语言的不同,并非种族上的差别。华夷原本是一家,分“家”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战争造就了“华夷语系”,造就了四大语族,即羌戎语族、百越语族、苗蛮语族、华夏语族。本研究用口传历史、亲属语言、考古文化三证合一的方法证明四大语族的亲属关系。
| 图书 | 重建华夷语系的理论和证据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汉语和亲属语言关系的研究,由于一直模仿印欧语系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何九盈所著的《重建华夷语系的理论和证据》提出“重建华夷语系”,就是要另辟新的路径,做新的尝试。“华”“夷”只是文化的不同,语言的不同,并非种族上的差别。华夷原本是一家,分“家”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战争造就了“华夷语系”,造就了四大语族,即羌戎语族、百越语族、苗蛮语族、华夏语族。本研究用口传历史、亲属语言、考古文化三证合一的方法证明四大语族的亲属关系。 内容推荐 何九盈所著的《重建华夷语系的理论和证据》用口传历史、亲属语言、考古文化三证合一的方法证明四大语族的亲属关系。认为考古文化的辉煌成就改变了我们的语言视野和文化观念,尤其是意义空前重大的红山文化的发现,对激活古老的口传历史、印证文献资料的可靠性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保存在古汉语中的原始华夷语留下来的某些化石词,经与亲属语言互相印证,解决了许多重大的疑不能明的历史信息。破译化石词是史前语言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目录 序 ——兼谈詹姆士·A.马蒂索夫的《回复》 壹 总论:何谓华夷语系 贰 理论预设:华夷原本是一家 叁 证据之一:口传历史 肆 证据之二:亲属语言 伍 证据之三:考古文化 参考文献选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重建华夷语系的理论和证据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何九盈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1566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8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12 |
| CIP核字 | 2015211199 |
| 中图分类号 | H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2 |
| 宽 | 140 |
| 高 | 1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