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思和和王德威共同主编的《史料与阐释(总第4期)》一书旨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其栏目分“文献”、“资料”、“论述”等。本期《史料与阐释》适逢著名学者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故而特设专辑,回顾先生的坎坷生平和学术精神。此外,本期其他论文中对《格列佛游记》译本的探讨、赵家璧出版活动的考察,以及对陈梦家生平、创作的整理,均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图书 | 史料与阐释(总第4期)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由陈思和和王德威共同主编的《史料与阐释(总第4期)》一书旨在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研究。其栏目分“文献”、“资料”、“论述”等。本期《史料与阐释》适逢著名学者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故而特设专辑,回顾先生的坎坷生平和学术精神。此外,本期其他论文中对《格列佛游记》译本的探讨、赵家璧出版活动的考察,以及对陈梦家生平、创作的整理,均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目录 【专辑·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贾植芳、任敏致胡风、梅志、晓风、晓山信件选(1982-2005) 我的导师贾植芳先生——陈思和教授在河西学院的演讲 回忆贾植芳先生与韩国的缘分 怀念与祭奠——写在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之际 悼念深情如父的贾植芳先生 贾植芳先生的最后一天 于受难中试炼与昭证——贾植芳创作试析 “贾植芳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四个维度 激情涌动下的癫狂与沉郁——论贾植芳小说的语言艺术 贾植芳为什么翻译契诃夫? 艺术直面“人的问题”——贾植芳小说简论 精神寓典籍大爱传河西——贾植芳先生藏书捐赠河西学院记 【资料】 我与八年抗日战争中的《扫荡报》 【专辑·胡风研究新文献】 求真歌——诗体家书,答谢母性和童心 胡风致朱企霞书信选 《胡风评论集后记》初稿与出版稿的对照 【论述】 日治台湾《小人国记》《大人国记》译本来源辨析——兼论其文学史意义 文艺之“经”与政治之“权”——胡风与何其芳的论争探析 沦陷上海的叙述与故事:陶晶孙的文学阵地 赵家璧主编“良友文学丛书”梳考 看不清的中国新文学:从徐枕亚在越南的“新文学”意义说起 【年谱】 陈梦家年谱(上) 【讯息】 河西学院举办“纪念贾植芳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 新文学传统与传承——贾植芳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对于贾植芳的研究,刚刚开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史料与阐释(总第4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陈思和//王德威 |
绘者 | |
出版社 |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91240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87 |
出版时间 | 2016-09-01 |
首版时间 | 2016-09-01 |
印刷时间 | 201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14 |
CIP核字 | 2016147391 |
中图分类号 | I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29.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2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