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拾掇那些日子/晋军崛起文学档案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丛书只收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涌现出来的被称为晋军崛起时期代表作家公开出版、发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分别为:成一的《游戏》《顶凌下种》,周宗奇的《新麦》,张石山的《镢柄韩宝山》,韩石山的《女儿的嫁妆》,王东满的《柳大翠一家的故事》,柯云路的《新星》《三千万》,李锐的《厚土》,张平的《法撼汾西》《姐姐》,钟道新的《超导》,燕治国的《小城》,哲夫的《长牙齿的土地》,蒋韵的《我的两个女儿》,赵瑜的《强国梦》,王祥夫的《拾掇那些日子》,吕新的《瓦楞上的青草》共十八种。此外,本丛书编选了一集《“晋军崛起”论》,意在进一步深化对晋军崛起作家的学术研究。王祥夫著的《拾掇那些日子》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王祥夫著的《拾掇那些日子》选取了王祥夫早期创作的多篇作品。这些作品对一些众所周知的合法性历史进程进行了重新的分析和反思,为我们对快速版画的世界进行多向度的考察和再认识提供了事实可能和文本依据,对我们解读王祥夫的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目录

西牛界旧事

永不回归的姑母

沙棠院旧事

非梦

拾掇那些日子

守望大草垛

尘世

我们呼啸着奔跑到黑暗之中

王祥夫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西牛界旧事

在西牛界插队那几年,日子过得寂寞极了。西牛界离县城太远,坐上拉粪的牛车慢慢晃去,要大半天。四野无人,站在车上撒尿,尿水便湿湿的一道在尘土很厚的路上拉开,很快就干了,翘成一个壳。两边的土山是荒的,静静的,几乎什么也不长,只长沙蓬,毛茸茸的像野生灵,在山缝儿里缩着。知青们平时很少进城,要去就是一大群,像去打仗,澡堂一下子,理发馆一下子,电影院一下子。洗完澡,脸红红的,软得发呆,在街头笑嘻嘻坐着看女人。日子过得太寂寞了,又太苦,除了几顿饭,真没什么意思。

那几年的生活,最令人回忆的是夜晚。和我住一个宿舍的一位“北插”,叫“窝脖儿”。七一年,学校不知怎么看准了他是澡堂的料,分他到澡堂去搓泥垢,他一想那许多热腾腾、赤条条,出来进去老的少的,便马上红了脸死也不去。竟愿下来插队!记得他有一支“俄式双铳”,知青们便找来火药拿出去乱放,你一下,我一下,天上,地下。有一天,终于把队里在甜菜地埂找烂叶子的花犍牛“嘭”的一声打出肠子,白花花、热腾腾的一段。牛老汉骂着又把那段肠子给填进去,后来伤口竟长住!阴天下雨,那花犍牛就没完没了舔那地方。“痒哩,狗日的!”牛老汉说。用铁牛梳给它梳,用指甲“哔哔”地把梳下的牛虱挤死,牛虱像一粒粒黑的芝麻。有时候,那双铳竟能打到东西,那便是众人的节日。男女知青和西牛界的“土著”们都来。油腥汤水,竟吃出十分的滋味!然后就笑闹一气,说些惊人的荤话!

有时候夜里又要耍牌,外边多半下着雨或“呼呼”刮着老黄风。风打着窑窗。男的一家,女的一家。热炕上你靠我我靠你地围坐上。两幅黑得冒油的老牌轮番搬来。男的赢了,女的要从男的裤裆下钻过,她们也乖乖钻。钻时身子极小心地伏着,男的却尽力把身子往下压,故意大惊小怪:“碰着了!”“啥?”“手震弹!”

手震弹的“震”在西牛界这里念“真”。“狗日的小日本的飞机扔下颗瓮大的‘手震弹’炸塌了半个崖!”

西牛界是老区。村后山脚那堵墙上还写着“驱走日寇,当兵为国”。村上不少老人还能讲抗日年间的事,比如“瓮大的手震弹”者流。

男插一说“手震弹”,女插就笑骂起来,就一跃而起,反倒不夹一丝邪念。女的赢了,也照样要让男插钻。男插也“嘻嘻哈哈”地钻,把身子反而弓起来,像猫。女插就骂,就笑。把牌“噼噼啪啪”一收,不打了。去睡觉。洗脸盆“叮当”响一气,水“哗哗”往外泼一气。第二天一开门,外面一片雪光耀眼;山也白了,塬也白了,草垛白了。雪还在纷纷扬扬……

那样的夜晚是令人怀念的,一张张给太阳熬煎得发黑的笑脸,热灶里烤的沙山药,穿大皮裤的车倌们,光脚儿听房的光棍儿们……

西牛界离我是太遥远了,三百四十多里!还不算上走的那段路。但夜里一想起它,它又离我很近,近在心上!写这篇东西的时候时值夜晚,外面正刮着风。西牛界该是怎样一片爽朗的月光啊,还有这午夜时分像有人轻轻走动的秋风……P1-2

序言

晋军崛起是新时期文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反映地域创作实绩、特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和关键词。“晋军”所指,是以成一、周宗奇、张石山、韩石山、王东满、柯云路、李锐、张平、钟道新、燕治国、哲夫、蒋韵、赵瑜、王祥夫、吕新等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晋军崛起,是山西文学创作界继赵树理、马烽等山药蛋派作家之后又一次群体性、规模化的展示。他们继承了山药蛋派作家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表达了丰厚的中国文学经验,标志着山西当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贡献。直至今日,他们依然活跃于中国文坛。

《山药蛋派经典文库》出版后,山西省委宣传部决定继续策划、组织编辑出版《晋军崛起文学档案》,系统梳理晋军崛起时期(1979一1989)的文学收获和有关资料,对总结文学创作经验,传播当代文学经典,彰显中国文学精神,促进文学繁荣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

本丛书只收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涌现出来的被称为晋军崛起时期代表作家公开出版、发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分别为:成一的《游戏》《顶凌下种》,周宗奇的《新麦》,张石山的《镢柄韩宝山》,韩石山的《女儿的嫁妆》,王东满的《柳大翠一家的故事》,柯云路的《新星》《三千万》,李锐的《厚土》,张平的《法撼汾西》《姐姐》,钟道新的《超导》,燕治国的《小城》,哲夫的《长牙齿的土地》,蒋韵的《我的两个女儿》,赵瑜的《强国梦》,王祥夫的《拾掇那些日子》,吕新的《瓦楞上的青草》共十八种。此外,本丛书编选了一集《“晋军崛起”论》,意在进一步深化对晋军崛起作家的学术研究。

为保持作品历史原貌,除对一些明显错讹和不合出版规范处进行更正之外,其余均尊重原文,不作修正。尽管我们已经做最大努力,但难免仍有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16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拾掇那些日子/晋军崛起文学档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祥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48336
开本 16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2016149903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40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