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 | 三国演义(共8册四大名著名家点评)(精) |
| 内容 | 商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三国演义》写成于元末明初,直到明代中期才被大量的刻印,广为流传。期间版本繁多,到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三国志通俗演义》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润色,并作了精彩的评点。毛评本既是《三国志》的修改本,又是《三国志》的评点本,由此拥有了两个功能,成为清代极其流行、热门、受读者欢迎的版本。以后出版的《三国演义》,大多是以这个版本为依据的。 2. 本次印制,采用宣纸双色印刷,繁体竖排,朱栏乌字,保留古典原貌;配以精美函套。无论是个人收藏品读彰显人生品位,还是作为馈赠的高雅文化礼品,均系上乘之选。 内容简介 三国时期是个战争频仍、英雄辈出的时代。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是纪录这一时代的原始材料。从晋朝到唐宋,民间关于三国的传说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以各种形式不停歇地上演着、评说着刘备和曹操的故事,男女老幼无不喜欢,流传极广。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罗贯中以正史为框架,在十分丰富的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不朽的巨著。《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罗贯中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情节设置跌宕起伏。并通过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的合理处理,突出小说的三位主人公,以及迭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其形象饱满。艺术的处理将三国前后的史实空前地强化了,让这部小说名著以及三国历史深入人心。 精彩书评 ◢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 ◢曹操一生,无所不用其借:接天子以令诸侯,又借诸侯,以攻诸侯。至于欲安军心,则他人之头亦可借;欲申军令,则自己之发亦可借。借之谋愈奇,借之术愈幻,是千古大奸雄。 ◢“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只淡淡一语,轻轻混过,妙在有意无意之间,岂真学小儿掩耳缩颈之态耶。 ◢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生本领。淡泊则其人之冷可知,宁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下非极冷之人,做不得极热之事。后来自博望烧屯以至祁山,无数极忙极热文字,皆从极闲极冷中积蓄得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三国演义(共8册四大名著名家点评)(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明)罗贯中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19015 |
| 开本 | 8开 |
| 页数 | 60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其他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 首版时间 | 2016-07-01 |
| 印刷时间 | 2016-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848 |
| CIP核字 | 2016125882 |
| 中图分类号 | I24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