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利民、范鹏主编的《敦煌哲学》是一部关于敦煌哲学研究的学术文集,由敦煌哲学学会组织编写。敦煌哲学学会,以敦煌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敦煌文化和敦煌学进行哲学分析,探索敦煌文化规律。本书分“敦煌哲学基本问题”“敦煌艺术哲学”“敦煌宗教哲学”“敦煌社会文化”四个专题,收入相关论文30篇。
| 图书 | 敦煌哲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利民、范鹏主编的《敦煌哲学》是一部关于敦煌哲学研究的学术文集,由敦煌哲学学会组织编写。敦煌哲学学会,以敦煌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敦煌文化和敦煌学进行哲学分析,探索敦煌文化规律。本书分“敦煌哲学基本问题”“敦煌艺术哲学”“敦煌宗教哲学”“敦煌社会文化”四个专题,收入相关论文30篇。 目录 敦煌哲学基本问题 敦煌哲学范式初探 从敦煌石窟而来的哲学之事情 曹氏归义军初期敦煌洞窟营建中折射出的价值观——以莫高窟第98窟为例 建构的敦煌哲学与敦煌哲学的建构 敦煌文化及哲学中的二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 敦煌哲学与思想之种 曹氏归义军初期敦煌世人价值观初探 敦煌艺术哲学 图像、符号与意义——以敦煌壁画为例 浅探莫高窟唐代净土经变中观音的“次中心”地位——兼论偶像式绘画中“飞升感”的营造 敦煌艺术哲学的自觉性研究 敦煌宗教哲学 儒家孝道思想在回鹘中的流播与影响 敦煌佛教哲学:从天国走向人间 试论佛教的“和合大同”思想 孝:敦煌佛教观念的伦常——以敦煌本《父母恩重经讲经文》为中心 试论丝绸之路重镇——泾州之佛教文化传播 发挥宗教在“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的优势作用 丝路货币与伊斯兰化影响 六祖慧能开示惠明和尚经句之“正与么时”研究——从敦煌本到丁福保本的丰富 敦煌社会文化 唐代敦煌民间的分家析产制度及其社会价值观分析 唐五代敦煌佛教与大族社会 从一件敦煌书信文书来看吐蕃对敦煌佛教的管制 对敦煌生态环境问题的反思 甘肃在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及其所体现的精神和价值 关于莫高窟第12窟前室供养人的思考 敦煌放妻书之伦理观念管窥 再论敦煌写本《发病书》中的“代人” “行解”“行散”与“行药”再议 从《唐狄梁公之碑》看狄仁杰对范仲淹忧乐观的影响 儒家伦理视野下的凉州贤孝——“五伦”在民间的传承与发展 S.1475V所见三件契约文书探析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敦煌哲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杨利民//范鹏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甘肃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2604979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65 |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 首版时间 | 2016-07-01 |
| 印刷时间 | 2016-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92 |
| CIP核字 | 2016177307 |
| 中图分类号 | K870.64-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甘肃 |
| 长 | 251 |
| 宽 | 181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6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