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骆驼祥子(插图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老舍自己钟爱的作品。老舍是满族正红旗人,出生在北京西城小杨家胡同的一个城市贫民家庭。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 高成就,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

内容推荐

老舍创作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本书除收入老舍原著外,还配有孙之儁的插图100余幅。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他们的车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须快跑呢。

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他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了家。这一些是以前决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到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儿央求人家原谅,虽然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成派别。生于西苑海甸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华,较比方便;同样,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因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屑于三五个铜子的穷凑了。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车夫的气儿长,这些专拉洋买卖的①讲究一气儿由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慢,低着头,目不旁视的,贴着马路边儿走,带出与世无争,而自有专长的神气。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脚上是宽双脸干层底青布鞋;干净,利落,神气。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p1-3

后记

《骆驼祥子》在我国出版的六十多年间,有插图的版本,还是“文革”以后的事了。一九七八年丁聪先生首先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单行本创作了八幅“小丁”式的插图。稍后,一九八一年上海的顾炳鑫先生为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译本,用国画技法画了五幅彩色插图。一九八四年,年轻的高荣生先生创作了当时很难见到的,费工夫的五幅木刻插图。三位画家先后为《骆驼祥子》创作了三种风格不同的优秀插图,也是对辞世十多年的老舍先生的纪念吧!

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这期间上海华东书店一九五。年印行的《骆驼祥子画传》上下集,像出土文物般很费事地被挖掘出来,重见了天日。这是已故画家孙之傍先生的作品。孙先生在画传的“前记”中写道:“在十年以前就开始试着给祥子作插画。画者是老北京,这部书中的人、事、景物都是老北京的,画起来有许多近便,屡屡不断的便画了二百多篇。执笔之前,内心美术品结构的挺像样,落纸之后,便发生了很大距离。为了画真实一些常到实地去速写。”这短短的一段文字,说出画家在一九四。年前后,即祥子刚出生两三年时,就钟情祥子,开始酝酿画祥子了。画家把祥子的传记全画完了,祥子也不过才十二三岁。看看孙先生所画的北京的春夏秋冬、婚丧、做寿、西直门、北海、小胡同、破杂院、桌椅板凳、各种生活用品,甚至洋车上的零件……都真实地反映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祥子生活时的北京风貌。

应该特别提到,在孙先生的画传“前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他(指老舍先生)说:‘祥子没有毛病,虎妞很合理想,刘四爷也不错。’他把很多外国语文(指译本)的祥子封面给我看,得到不少参考。对老舍先生的批评很感谢。”这说的是,一九五。年春天,孙先生拿着他即将付印的画传,去征求刚从美国回到北京的老舍先生的意见时,得到老舍先生的肯定。老舍先生在许多文章中,曾反复说过小说创作的核心是人物,他评价这本《骆驼祥子画传》突出人物的创作,正体现了老舍先生的一贯观点。看画中人物的外貌、长相、形体动作、装束,从这些具体的形象和行为举止中,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看出他们的性格与命运。孙先生的这本画传在人物刻画上,又显出了优势。

二oo三年夏,人民文学出版社有意要出《骆驼祥子》插图本,要求出版的更庄重,有更高的欣赏与收藏价值。征求我的意见时,我马上想到了孙先生的《骆驼祥子画传》。能从画传上选大量的图画作插图,既会有新鲜感又有历史感。与现代文学编辑室主任王海波女士商谈时,立即得到了她的赞同。随后社领导也同意了这个方案。现在出版的这本《骆驼祥子》插图本中使用了孙之傍先生半个世纪前创作的《骆驼祥子画传》中绝大部分图画,共一百零九幅,图文并茂,使得这份文学艺术遗产,更引人入胜。

最后,我衷心地感谢孙之傍先生的女儿孙燕华女士,她非常热情地支持出版这样一本插图本。她无条件地提供了精心制作的《骆驼祥子画传》的画稿,使《骆驼祥子》这部经典名著,更加形象、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舒济

2003年11月9日

书评(媒体评论)

孙之?的画传注意细节,很写实。衣服、家具、房屋、交通工具、风俗等等,都经得起推敲,甚至可以当作一种有历史价值的参考资料簿待。

一幅是一幅,真下工夫,讲究构图,讲究人物造型,讲究艺术美,每一幅都是用心创作的画作,总创作期达四年之久,画家并不因为匦小人书而马虎,而轻视。一句话,都是严肃之作。

舒乙

把祥子读了很多遍,造出了人形,都画成裸体的,然后再给他们穿衣服、这样虽然费事,可是总比直接画衣纹妥当一些。姿态神情画不妥当时,常自己比划比划,或是找朋友比划比划,糟蹋了多少纸片,耗去了多少时光与心血,完成了这本骆驼祥子连续画……

孙之傍

祥子没毛病,虎妞很合理想,刘四爷也不错。

老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骆驼祥子(插图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老舍
译者
编者
绘者 孙之?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11572
开本 32开
页数 364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1962-11-01
首版时间 1955-01-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5263206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11.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