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时代变革的学者徐松,虽然其学术的成果较为远离政治与社会的前沿,但其学问途径和兴趣所至,不仅是传统文化研究重要的环节,也同样折射出时代变革重要的走向。朱玉麒编著的这本《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由此个案呈现了清代学术史发展的丰富细节,以及西北历史地理学兴起的重要过程。
| 图书 | 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生逢时代变革的学者徐松,虽然其学术的成果较为远离政治与社会的前沿,但其学问途径和兴趣所至,不仅是传统文化研究重要的环节,也同样折射出时代变革重要的走向。朱玉麒编著的这本《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由此个案呈现了清代学术史发展的丰富细节,以及西北历史地理学兴起的重要过程。 内容推荐 朱玉麒编著的这本《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是以徐松和《西域水道记》为中心,对嘉道之际传统学术的发展和西北历史地理学的兴起诸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的专著。 本书从“徐松生平考论”“徐松著作叙录”“《西域水道记》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性的考据研究,认为徐松不仅是传统实学的继承者,也是经世学术的开拓者;其《西域水道记》是乾嘉时期质实求证的考史风气、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潮、西域开辟的政治环境、边危四伏的时代隐忧、西学知识的引进利用等多种因素因缘际会的时代产物,是西北史地学的开山之作。 目录 序言(荣新江) 绪论 一 徐松及其西北史地研究的后世影响与学术定位 二 徐松研究所体现的学术史偏颇 三 以往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本书的重点和方法 四 嘉道之际西北史地学兴起的背景与思潮 第一章 徐松生平考论 一 缪荃孙与《徐星伯先生事辑》 二 早岁学行——师从与禀赋 三 通籍士林——编修与督学 四 遣戍新疆——幕府与考察 五 讲学宣南——著述与交游 六 暮年宦游——躁进与古风 第二章 徐松著作叙录 一 专著 二 编著 三 辑佚 四 《星伯先生小集》及续补 第三章 《西域水道记》研究 一 版本之一:徐稿本与沈抄本 二 版本之二:木刻本与排印本 三 版本之三:《西域水道记校补》 四 文本之一:清代西域流人与早期敦煌研究 五 文本之二:清代西域地理文献中的吐鲁番 六 文本之三:西域梵经石在清代的发现与研究 结语 一 嘉道学术的领军 二 经世意识与塞防危机 三 西学知识的引用 四 西北史地学的接力 附录 徐松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玉麒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6556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4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56 |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02 |
| CIP核字 | 2015283236 |
| 中图分类号 | K928.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0 |
| 宽 | 154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