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华编著的《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主要内容是搜集编选具有国际视野的、与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影响与传播有关的研究文献,以总结梳理近年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与世界性影响的状况。该书内容包括:一、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的传播问题;二、关于汉语写作的国际性与世界性意义的探讨;三、境外学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文献;四、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文献;五、近年该主题的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对有关问题的讨论等。
图书 | 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清华编著的《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主要内容是搜集编选具有国际视野的、与中国当代文学海外影响与传播有关的研究文献,以总结梳理近年有关中国当代文学的国际与世界性影响的状况。该书内容包括:一、全球化语境中中国文学的传播问题;二、关于汉语写作的国际性与世界性意义的探讨;三、境外学者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文献;四、重要的比较文学研究文献;五、近年该主题的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对有关问题的讨论等。 内容推荐 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这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文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为此,“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设置了“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专题,收录相关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分为两部:《当代文学的世界语境及评价》《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张清华编著的《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为第二部,内含三个单元:“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当代海外汉学研究之研究”“当代海外汉学家访谈”。 目录 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研究书系·总序 编选说明·一 辑一·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研究 政治美学的“混生”与“延宕”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接受的发展 微缓不绝的异样“文火” ——中国当代文学在荷兰 影响与焦虑:中国当代诗在美国的译介状况 本土性、民族性的世界写作 ——莫言的海外传播与接受“ 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译介在韩国 ——以2001年至2009年为中心 翻译先行、研究滞后 ——余华作品在越南 当代中国电影与文学的海外接受关系 ——以《红高粱》《活着》为例 辑二·当代海外汉学研究之研究 想象“文化中国”的方法 ——论王德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枳橘之间 ——顾彬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顾彬对中国当代诗歌的传播 再中国化和再政治化 ——论柯雷对多多诗歌的解读 细腻的雄心,独特的兼容 ——评柯雷的中国当代诗歌研究 衔泥之燕:杜博妮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辑三·当代海夕卜汉学家访谈 重写中国文学史 ——王德威访谈录之一 中文语境里的“世界公民” ——王德威访谈录之二 研究些又美丽又艺术的 ——洪安瑞教授访谈录 更重要的是要容有“百家” ——戴迈河访谈 动荡中的前行 ——关于中国当代先锋诗歌访谈柯雷 “太简单、但刚好是最重要的几点” ——莱顿大学柯雷教授访谈录 关于中国文学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 ——顾彬教授访谈录之 关于中国文学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学 ——顾彬教授访谈录之二 “我希望得到从容” ——顾彬教授访谈 最好是有真理,有风格 ——对汉学家拉斐尔先生的一次访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他者眼光与海外视角(世界视野中的中国当代文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清华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6456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3 |
出版时间 | 2015-12-01 |
首版时间 | 2015-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8 |
CIP核字 | 2015259684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