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十图桥/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殷建红的“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通过儿童的视角,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苏州工业园区从昨天到今天的演变,并对明天的发展给予了一定思考,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一套贴近现实,关注当下的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品。

《十图桥》《百步街》《千河镇》,构成完整的“少年寻根”系列。书名像带有具象意义的符号,连缀成一幅充满灵动、轻盈之美的江南水乡图。这样的地方注定要孕育出多情、敏锐、果敢的少年,他们更懂得失落后的追寻,拥有后的反思。他们清澈的目光里有困惑、不解,但更多的是欣喜、希望。本册为《十图桥》。

内容推荐

苏州这片古老而现代、人杰又地灵的江南水乡,是一幅透着温婉古韵和现代气息的双面绣。它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前列,踩着高速发展的车轮,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这里的孩子们也和父辈们一样汲取着传统文化的养分,驾驭着现代文明的年代里,目睹着苏州工业园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创造的奇迹。

殷建红著的《十图桥》是“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随着农村生活的变化,一切都变了,所有人,包括孩子的生活都变了。刘敢因为家庭变故成了孤儿,最后变得性格暴戾,搞恶作剧、打架、偷窃……似乎坏事做了不少,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却是那么向往温情、友谊和真诚。泉子是“移民”,他来到一所陌生的学校,也成了一个被欺侮的对象,然而泉子却以一颗宽容的心面对,认真学习,成绩仍名列前茅。一个颇有学识,但在村里人眼里有些另类的单身汉刘起,却十分关心他们。在他倾注了无限的爱心后,终于唤醒了刘敢原先的善良,也使家庭陷入困境的泉子得以继续上学念书。他们在这座老桥上,演绎了一段社会变革时代背景下的人间真情。

目录

引子

挨打

惩罚

窥探

回村

梦呓(一)

关系

回声

梦呓(二)

刘桃

斗气

好奇

报复(一)

鱼塘

报复(二)

误会

撒食

靠近

朋友

失踪

找寻

病倒

原谅

补课

退学

起塘

秘密

奇迹

尾声

试读章节

引子

十图桥静静地伏在方前村北,晚风已吹走了孩子们热闹的笑声。

云霞暗了,天地慢慢融为一体。抬起头,天上的星星点灯了;往前看,方前村的灯火也亮了;顺着光亮细看,孩子们踢踢踏踏地走在村里的水泥板路上,在大地之上踢踏出人间的气息和温情。

“开饭了,还不回家吃晚饭——”不知从哪家的窗口,飘出大人略带埋怨的吆喝声,但石板路上的孩子们似乎没什么食欲。

回家的路上,萧丫和刘敢并肩走在最前面。她不时轻轻地撞一下刘敢,想把他挤下石板道,可刘敢一直稳稳地走着。他俩曾经的不和,早已被时间冲淡,被风吹走。

“我和刘敢还分在一个班!”萧丫嚷嚷道,“你们呢?”

刘胜利听了,无限委屈地唠叨着:“我……我怎么就没跟刘敢哥分在一个班呢?”

刘敢安慰着跟在他身后瘦瘦小小的刘胜利:“没事,不管在学校里发生什么事,我都会站出来帮你。”

“我也会,胜利,你就安心地在学校里读书吧。”萧丫也跳出来安慰他。

这些孩子中除了泉子是外迁来的,其他小伙伴从小学一年级,不,从一出生,就几乎在一起了。升到了初一,他们却要马上分道扬镳了。

平常最喜欢出风头的刘星,此时无精打采地低着头,走在最后面。方前村拆迁后,大部分孩子都将转到斜塘镇上读书,只有刘星因为父亲做生意需要,不肯让儿子转到斜塘中学;泉子因为阿妈暂时还在方前村养鱼,也跟刘星一样要去胜浦中学读书。

“泉子你放心,以后我会罩着你的!”刘星对泉子说,“到了胜浦镇上读中学,我们只有团结在一起,才不至于被人欺负。”

“我听刘星哥的。”泉子有些担忧地说。他因为没和刘桃在一起,有点难过,目光不时去扫一下刘桃的脸。

孩子们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说着,只有刘桃和刘梨一直保持着沉默。他俩打量着眼前的方前村。这里即将拆迁了,他们的心里装着留恋和不舍,也装着更多憧憬。

短短半年时间,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不久前,村民们还在冷眼观望着西边斜塘镇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东边胜浦镇不断扩镇征掉周边的村庄田地。一夜之间,方前村一栋栋房子上写上了一个个大大的“拆”字,搅得人兴奋、感慨、担忧……

苏州工业园区的迅速崛起,让其所辖的二百八十八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惊奇和神奇。

谁也想不到,方前村马上就要拆迁了!  孩子们马上就要变成镇上人了!

大多数孩子都因为动迁搬到了斜塘镇上,一点不为没有搬到原来的胜浦镇读书而不开心,更不为他们的家会被安排到哪里过渡而担心。但这里的村庄,这里的河流,这里的竹园,这里的树林,这里的鱼塘,必将烙印在每一个孩子的心头……

美好的童年必将和这里的一草一木永生……

这里曾经是恬静美丽的水乡农村,是水墨画般的桃花源。

这里也曾是明朝诗人高启的隐居之地,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绚烂的传统文化。P1-3

序言

城市发展太快,每天都像在做梦。我怕梦醒了,所有的高楼大厦会像海市蜃楼一样顷刻间消失。于是,我用笔记下它,这便是我写此“少年寻根小说”的初衷。

我怕今天的少年把过去忘却,使得他们无法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怕时代发展得太快,还没等长大,他们就已迷失在“洋节”“洋流”中:我怕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的宠爱和娇纵,屏蔽了他们对所有苦难的记忆,从而使他们无法理解,也不懂得珍视今天的幸福。我要的,是让今天的少年、未来的少年,都能够了解苏州这座城市的前身,还有它背后厚重的历史——它是现代中国三十多年来蓬勃发展的缩影。让那不辱使命的奋发精神深深地扎进苏州园区“土著”的血液里,扎进每一个中国孩子的心里……

不要说再过若干年,其实现在,苏州园区的“土著”早已没有“新园区人”(移民)多了,一如全国的很多地方。在这个包容五湖四海、汇纳世界的城市中,“土著”身上的光芒,正在慢慢地变淡、变暗。但不管怎么说,这片土地曾经是我们的,将来则是一个更大的“我们”的。我们那股海纳百川的圆融精神,需要让孩子们——“土著”的和“移民”的——一代又一代地承继,更需要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把这一方土地的根深深地植入他们心中……

江南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它把国外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历史进程,浓缩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面对如此神奇的巨变,要写要记的东西实在太多,要思考的东西也实在太多。江南的孩子在这场巨变中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生活受到了什么影响?正面的、负面的、快乐的、忧伤的……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和书写,都值得我们去记录和思索。当然,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者,要想把这一巨变的全部过程都记下,有些不切实际,但我壮心不已。

2005年底,在苏州工业园区的飞速发展中,我从四班三倒的企业转到了政府部门工作。我就像小说中的刘起,怀着知遇之恩,经历着轰轰烈烈的动迁、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事件,目睹着那些农民洗脚进城,嬗变成市民的生活现实,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的飞速发展,见证了江南的时代变迁,见证了孩子们的快乐和哀愁!

孩子们从乡野到城镇,从电视机到电脑,从快乐地玩闹到忙碌地学习,从天真无邪到“小大人”式地交流,几乎一夜之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模式。生活方式地改变,思想观念的撞击,让他们有些手足无措。我感慨万千,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文字想写!

多年前,我和台湾一些企业家在谈到工业园区的情况时,他们认为一个园区的发展大凡经历六七十年之后,就会开始衰落。我在着手写这套“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书稿时,苏州工业园区这个由申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园区刚刚发展了二十年,但大部分的土地都已经建设完毕,完成了国外一个六七十年的园区的发展之路。一些多次到外地甚至国外考察的领导非常自豪地说,我们的苏州工业园区比台湾地区、新加坡的要好、要新,可以比肩欧洲发达城市。

其实,着手写这套书稿,我的心里是想把过去和今天连接起来,让孩子们永远记得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事,让中国的孩子能够更多地把历史和现在融合在一起,而不是一味地追寻国外的美好。中国有中国的文化,我们有我们的根,即使我们这里已经变成中国最发达的地区,还是有根可以追寻,有梦可以放飞的。同时,我也想告诉我们的孩子,园区的未来发展这一份重担无疑将落在他们的肩上。他们需要继承前辈园区人的包容和开拓精神,不论是“土著”的,还是“移民”的,园区才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一如中国的未来,也将由未来的新一代去创造。他们的使命将是继往开来,继承传统,开拓未来。

这套书从《十图桥》《百步街》到《千河镇》,其实跨越的不止三十年,而是跨越了近千年,或者说是跨越了两千五百年的苏州城的历史。我试图在这套书中为今天的孩子们展示出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和精神的根,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创造中有根可寻,有根可依。

因为,中国的少年,需要在有根的世界里成长!

殷建红

2015年6月1日于锄月轩

书评(媒体评论)

殷建红的“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通过儿童的视角,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苏州工业园区从昨天到今天的演变,并对明天的发展给予了一定思考,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一套贴近现实,关注当下的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品。

——夏芳

《十图桥》《百步街》《千河镇》,构成完整的“少年寻根”系列。书名像带有具象意义的符号,连缀成一幅充满灵动、轻盈之美的江南水乡图。这样的地方注定要孕育出多情、敏锐、果敢的少年,他们更懂得失落后的追寻,拥有后的反思。他们清澈的目光里有困惑、不解,但更多的是欣喜、希望。

——常青

殷建红用清新灵动的文字,带领着我们在时光流转中,触摸江南水乡生活的细腻灵动,捕捉人文江南的发展变迁,感知少年心灯的温暖,领略时代发展中江南人的蓬勃激情。

——祁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十图桥/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建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610655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7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8
CIP核字 201600630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6: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