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释梦
内容
编辑推荐

《梦的解析》,又译做《释梦》,经典的心理学书籍,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第一版出版于1899年11月。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解释梦。

本书出版于1900年,作者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这是他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被誉为改变人类历史的书,是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书在作者生前就再版了8次,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一直经久不衰。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之作。

内容推荐

弗洛伊德的《释梦》出版于1900年,与《物种起源》、《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思想革命的三大经典作品,是世界上第·部以科学方法来分析研究“梦”的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梦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作者旨在告诉我们,梦是什么?

自古以来,梦就一直是人们在努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多少个世纪以来曾有过无数种解释梦的起因和意义的理论,但是有关梦的奥秘迄今尚未得到充分揭示,梦仍旧是一个谜。

这部全面体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著作,介绍,梦分析、梦解释的入门方法以及梦产生的可能原因,包含有许多对义学、神话、教育等领域富有启示性的观点。弗洛伊德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们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做奇奇怪怪的梦,梦意味着什么,梦传达着什么,梦将我们引向何方。

目录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四版序言

第五版序言

第六版序言

第八版序言

英文第三(修订)版序言

第一章 有关梦的问题的科学文献

 一、梦与清醒生活的关系

 二、梦的材料——梦中记忆

 三、梦的刺激和来源

(一)外部感觉刺激

(二)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

(三)内部机体的躯体刺激

(四)刺激的精神来源

 四、梦在醒后为什么被遗忘

 五、梦的显著心理特征

 六、梦中的道德感

 七、做梦及其功能的理论

 八、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跋,1909

 跋,1914

第二章 释梦的方法:一个梦例的分析

第三章 梦是欲望的满足

第四章 梦的化装

第五章 梦的材料与来源

 一、梦中最近的和无关紧要的材料

 二、作为梦的来源的幼儿期材料

 三、梦的躯体方面的来源

 四、典型的梦

(一)裸体的窘迫梦

(二)亲人死亡的梦

(三)其他典型的梦

(四)考试的梦

第六章 梦的工作

 一、凝缩作用

(一)植物学论著的梦

(二)“一个美梦”

(三)金龟子的梦

 二、移置作用

 三、梦的表现手段

 四、表现力的考虑

 五、梦的象征表现:进一步的典型梦例

(一)帽子是男子(或男生殖器)的象征[1911]

(二)“小东西”代表生殖器官——“被车碾过”是性交的象征[1911]

(三)建筑物、阶梯和井穴代表生殖器[1911]

(四)人代表男性器官,风景代表女性器官[1911]

(五)儿童阉割的梦

(六)小便的象征[1914]

(七)楼梯的梦

(八)变相的楼梯梦[1911]

(九)真实的感觉和重复的表现

(十)正常人梦中的象征问题[1914]

(十一)俾斯麦的梦[1919]

(十二)一位化学家的梦[1909]

 六、一些梦例——梦中的计算和讲话

 七、荒谬的梦——梦中的理智活动

 八、梦的感情

 九、润饰作用

第七章 梦过程的心理学

 一、梦的遗忘

 二、回归作用

 三、欲望满足

 四、梦的惊醒——梦的功能——焦虑梦

 五、原初过程和继发过程——压抑

 六、潜意识与意识——现实

附录一 论梦

附录二 文献目录

 一、本书中的作者索引和著作条目

 二、1900年以前出版的另外的一些论梦的著作目录

附录三 梦的索引

附录四 一般索引

试读章节

三、梦的刺激和来源

俗话说,“梦产生于消化不良,”这就有助于我们了解梦的刺激和来源是何所指了。这句话包含了一个理论,表明梦是睡眠受干扰的结果。我们在睡眠中除非受到干扰,否则就不会有梦,梦就是对干扰的反应。

关于梦的成因的讨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梦的文献。这个问题显然只能产生于梦变成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之后。古代人相信梦是神灵的启示,无须多方寻求致梦的刺激:梦由神意或魔力发生,梦内容也就是这些力量的真知和意图的产物。然而科学立即面临这样的问题:致梦的刺激是单一的还是多重的;这个问题也引起人们考虑到对梦的成因的解释是属于心理学范围或是属于生理学领域。大多数权威似乎一致认为,干扰睡眠的原因一一就是说,梦的来源一一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躯体刺激和心理兴奋同样都可以成为梦的刺激物。然而作为梦的形成因素孰先孰后,在梦的产生上何种因素更为重要,意见就大不一致了。

说起梦的来源,不外下列四类,它们也可作为梦本身的分类。它们是:1.外部(客观的)感觉刺激;2.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3.内部(机体的)躯体刺激;4.纯精神来源的刺激。

(一)外部感觉刺激

哲学家斯顿培尔关于梦的著作不止一次启示我们考虑梦的问题。他的儿子小斯顿培尔〔1883—4英译本(1912,2,160)〕出版了一本关于他的一名病人的著名观察记录。这个病人患皮肤一般感觉缺失症,几个高级感官陷于麻痹。如果这个人剩下的通向外界的少数感觉道关闭了,他就会昏沉入睡。当我们想睡眠时,也习惯于设法产生一个与斯顿培尔的试验相类似的情境。我们关闭了自己最重要的感觉道,即我们的眼睛,并尽量使其他感觉不受刺激,或不使已产生作用的刺激发生变化。我们的努力即使不可能完全实现,我们也会入睡。我们既不能使自己的感觉完全避免刺激,也不能使它们暂时完全停止兴奋性。相当强的刺激随时可把我们惊醒。这个事实证明了“即使在睡眠时心灵仍与躯体的外部世界保持着不断接触”。在睡眠期间触及我们的感觉刺激很容易变成梦的来源。

这类刺激大量存在,包括从适于睡眠状态的或时刻必须容忍的那些不可避免的刺激一直到偶然足以唤醒睡眠的那些刺激。譬如射入眼内的一道强光,一个可以听见的噪音,可以刺激鼻内黏膜的强烈气味。睡眠时的无意识动作使身体某部分裸露被外而感受寒冷,或因姿势的改变而带来压和触的感觉。我们可能被一只蚊虫叮咬,或者某些小小的不幸事件在夜间可以同时袭击我们好几种感官。细心的观察者已经搜集了一整套梦例,其中清醒时注意到的刺激与梦的部分内容竟如此广泛地符合,以致可以把这些刺激视为梦的来源。  我将引证杰森(1855,527以下)搜集的若干这一类梦例,它们可以追溯到客观的、多少是偶然的感觉刺激作用。

“每一种模糊感到的声音都可以引起相应的梦象。一阵雷鸣使我们置身战场;公鸡啼叫可以变成一个人的惊喊;门声嘎嘎可以梦见窃贼入室;如果被褥在夜晚滑下,我们可以梦见裸体行走或跃入水中。如果我们斜卧床上,双脚伸出床外,可以梦见站在悬崖边沿或者堕入深渊。如果我们的头部偶然滑到枕下,我们就会梦见头上有一块高悬的岩石,正可以把我们砸得粉碎。精液储聚可以引起色情的梦,局部疼痛产生被虐待、被袭击或受伤的观念……。

“迈耶(1758,33)有一次梦见被几个人袭击,仰翻在地,在大脚趾和第二趾之间被钉上了一根桩子。他这时醒来,发现原来是一根稻草牢牢地夹在两个脚趾之间。根据亨宁斯(1784,258)的记载,另一次迈耶在衬衣紧紧缠住自己颈项时,他梦见上了绞刑架。霍夫包伊尔[1796,146]在年轻时梦见从高墙上跌下,醒后发现他的床架垮了,他真地跌在地板上……格雷戈里报道有一次他把脚放在热水壶上,却梦见爬上了埃特纳火山,地上热不可耐。另外一个人睡眠时把泥敷剂放在额上,梦见被一群红色印第安人剥取头皮;还有一个人的睡衣弄湿了,梦见被拖过一条小溪。

P20-23

序言

第一版序言

我在本书中企图对释梦作一说明。我相信我这样做时并未超出神经病理学的范围,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梦是变态精神这一类现象中的第一成员,属于这类现象的其他成员如癔症恐怖症、强迫妄想症等,由于实际理由,势必也是医生们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将看到,在这一系列现象中梦本身并不具备实际重要性,但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范例,它的理论价值却具有较大的比重。凡不能解释梦意象的来源的医生,都不能指望对恐怖症、强迫症或妄想狂有所了解,自然也谈不上对它们施加治疗影响了。

但是与释梦重要性有关的上述原因,对本书中存在的种种缺陷也应负有责任。在我的表述中如此经常出现的线索中断之处,正是梦的形成问题与更为复杂的精神病理学问题之间的许多接触之点。这些问题不能在本书中讨论,但是,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将来又能获得更多的材料,也可在以后专题另行讨论。

由于我用以论证释梦的材料的独特性,更增加了表述的困难。在释梦本身过程中将可逐渐看出文献中记载的以及收集的来源不明的那些梦为什么对于我的释梦目的毫无帮助。我所选用的仅只限于我自己的梦以及经过我精神分析治疗的病人的梦。但是在应用后一类材料时我很小心提防,因为在梦本身过程中,由于增添了神经症特性,反而变得异常复杂化了。如果我报告自己的梦,又必然要将自己精神生活中不愿告人的隐私暴露于众目睽睽之下,这或许也超出了作为一名科学家而非诗人的作者的正常需要。这是痛苦的但也是无可避免的需要,而我宁愿这样做,不然便会有可能完全放弃提供我的心理学发现的证据。当然,我总控制不住自己以省略或代替等方式来减轻我的不慎言行。但是只要有这种事发生,我的梦例的价值肯定就要大大降低。我只能希望本书读者们能为我的困难设身处地地着想,予以宽容,而且如果有人发现在我的梦中有涉及他们之处,请不要反对我在梦生活中有自由思想的权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释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奥)弗洛伊德
译者 孙名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113229
开本 16开
页数 7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892
CIP核字 2015117648
中图分类号 B845.1
丛书名
印张 4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56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8: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