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圈子段子之皇帝与文官--亲密的危险关系
内容
试读章节

朱元璋以其精准的眼光和坚忍的胆略,为大明王朝的肌体打人了三支重要的强心针。

第一支强心针,也正是风险最大的一支,历史上称为“洪武大移民”。

“洪武大移民”,即明初开始的移民垦荒运动,也就是为解决明初各地地荒劳力少的难题,利用中央集权的行政能力,将人口稠密地区的农民,整体搬迁移民至人少地区定居。

这办法并非朱元璋首创,但要和朱元璋的“洪武大移民”比,之前的历次移民运动,都可谓“小巫见大巫”。

朱元璋的“洪武大移民”,对象比较固定,主要是人口稠密的江西、江南、山西三地。但移民的目的地范围却极其广大:往东到辽东地区,往北一直到内蒙古地区,往西一直到甘肃地区,往南甚至一度到了云南南部地区,覆盖范围之广,可称历史之最。

至于移民的次数和规模,放在古代交通条件下,可以说庞大到恐怖。从明朝开国前,迁移苏州百姓到凤阳开荒算起,朱元璋在位时期,仅《明实录》和《明史》中记录的大规模移民的次数,就有十三次之多。前后迁移的人口,有数字可考的,加起来就有一百六十万之巨。甚至学者陈梧桐在其著作《明史十讲》里估算,真正的数字很可能突破三百万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人口大迁徙。

移民的风险,一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国农民素来安土重迁,何况这么大规模的离乡背井,势必会有抵触。二是交通条件,古代的交通条件不方便,一路山高水长,一次迁移就意味着迎来一堆麻烦。中国古代史上,移民移出动乱甚至起义的,从来都不算少。

但强人毕竟是强人,朱元璋既然决心办,自然也有办法。首先是规划周详,洪武三年在河南设司农令,统筹移民事宜。然后是定福利标准,只要愿意搬家,不但免三年税粮,发优厚的路费和生活费,而且移到新地方后,能种多少地,就占多少地,种地的农具、种子、耕牛甚至头两年的粮食,全都由政府提供,条件极其优厚。

饶是这样优厚的条件,反对声还是四起,特别是当时的移民,大多家乡都在富庶的江南、山西地区,日子过得还可以,离乡背井往穷地方搬,换谁也难答应。但朱元璋也留有后手,不答应?强制搬迁!方法就是“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确切说,就是一家人里,老幼妇孺留下,青壮劳力搬家。按照一些野史的说法,当时的搬迁过程,移民们都是捆着走,上厕所才解开绳子,所谓“解手”就是这么来的。而移民迁走前,村村哭声震天,家家悲伤别离,景象极为凄惨。

后世很多史家说到这里,好些就开始诟病朱元璋,说这场史无前例的移民运动,给百姓带来惨重的苦难。但必须看到的是,持续三十年,前后十余次的移民运动,固然制造了无数家庭的分离。但如果细比一下,相较于中国历代几次重大的“政府性工程”,如秦长城、隋大运河之类,明朝这场规模更加空前的迁移运动,却未曾酿成类似前代的变乱,仅此一条,就足够值得后人正视。

一个后世正史都承认的事实是,在从头至尾的整个移民过程里,政府对于移民的待遇允诺,几乎每一条都完全兑现,税减了,路费发了,安家费有了,离乡背井的移民们,在全新的家园,获得了更多的土地,从此开始了新的拓荒。强人朱元璋治下的大明朝廷,以其高速的效率和强力的执行力,完成了这个空前的人口迁移。诸多原本荒芜的地区,获得了大量劳动力,经济开始高速回升。对于明朝经济的复苏乃至中国的人口版图布局,甚至缩小地方经济差距、促进民族融合,这事都影响深远。

但就明初的经济困局来说,这一支强心针,显然远远不够。

于是朱元璋又紧接着打了第二支强心针,这支针按照现代的说法,叫公共设施建设。

比起“洪武大移民”百万人的迁移规模来,朱元璋的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也是同样强大。

但从操作难度说,这事同样不是闹着玩的,技术含量高、执行细节繁琐、风险性更大,最近的反面教材,就是元朝灭亡,所谓“石人一支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一个闪失就出了大事。

这件事的难度主要有三:一是财政实力;二是可行性,必须得抓最紧要的地方修;三是执行力,好政策得落实到位,所有细节都要抓。

P8-10

目录

上篇 君圈

 朱元璋做的这些事

 明初的皇帝们很忙

 建文帝竟要明朝回归奴隶社会

 明宣宗缔造盛世

 谁酿成了土木堡悲剧

 崇祯皇帝错在哪儿

下篇 官圈

 让朱元璋上了一辈子火的直臣

 在朝鲜成为传说的大明男神

 明朝最牛巡抚周忱的浮沉

 明朝皇帝出巡很痛苦

 一位奴隶出身的明朝名将

 明朝巨贪宦官刘瑾的发迹路

 明朝“好官”严嵩的堕落史

 反贪强人高拱的无奈谢幕

 一碗绿豆汤预埋了张居正的悲剧命运

 用好这两个人,也许崇祯帝不会死

 明朝最后一任首辅

内容推荐

在皇帝与文官的亲密关系中,危险无处不在,翻开张嵚著的这本《圈子段子之皇帝与文官--亲密的危险关系》,且看明朝皇帝与官员如何相爱相杀,在圈子段子里打捞鲜活的历史细节,具体内容包括:大人物的奋斗历程,小人物的成长感悟,王朝兴衰的沉重教训,皇帝与文官之间亦敌亦友、爱恨交织的朝堂往事。

编辑推荐

明朝的君臣关系,不同于汉唐时代的君权神授,更不同于清代的高度独裁,一面是煞费苦心,通过巧妙的分权,杜绝了所有挑战颠覆皇权的行政隐患;另一面严刑峻法,确立了强硬的官员管理制度和最低的官员工资标准。这种奇特的治理制度反而促成了强大文官集团的诞生,成熟的明朝政治体制变成了皇权与文官集团之间激烈碰撞的新模式,这种奇特的关系也把明朝带入了灭亡。张嵚著的这本《圈子段子之皇帝与文官--亲密的危险关系》深度解读了明朝帝王圈、官员圈两个圈子,呈现这个精彩纷呈的时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圈子段子之皇帝与文官--亲密的危险关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422865
开本 32开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16-03-01
首版时间 2016-03-01
印刷时间 201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2016002709
中图分类号 D691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