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著的《中西文明的对照》由若干篇文章组成,讲述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这两大文明系统数千年发展过程以及经过途径的异同,从古文明一直讲述到中古时期,其中包涵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圈等方面主题。每一个主题都包含了中国和西方两部分内容,对比鲜明。作者叙述了中西方文明发展途径上的异同,并总结出这些异同对当今社会造成了哪些深远的影响。本书夹叙夹议,娓娓道来,在对史实的梳理中灌注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流露出一个学者强烈的责任感。
| 图书 | 中西文明的对照(精装珍藏版)(精)/许倬云说历史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许倬云著的《中西文明的对照》由若干篇文章组成,讲述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这两大文明系统数千年发展过程以及经过途径的异同,从古文明一直讲述到中古时期,其中包涵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圈等方面主题。每一个主题都包含了中国和西方两部分内容,对比鲜明。作者叙述了中西方文明发展途径上的异同,并总结出这些异同对当今社会造成了哪些深远的影响。本书夹叙夹议,娓娓道来,在对史实的梳理中灌注了作者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流露出一个学者强烈的责任感。 内容推荐 “许倬云说历史”系列书是台湾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基于“全球大历史”史学视角的通俗历史讲座读本,纵深横阔,深入浅出,充满人类关怀。本系列书一共五本,包括《大国霸业的兴废》《现代文明的成坏》《中西文明的对照》《文明变局的关口》《台湾四百年》。 《中西文明的对照》是“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的第三本。本书中,作者从全球大历史的视角,以两条主线分别勾勒出东西方文明发展的路线图:两者长期以来平行发展,也存在各自发展的“峰与谷”及转折点;最终,中国形成大一统国家,欧洲走向了列国并立,直至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明清以来中国一落千丈,欧洲人则发现新大陆,开启了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从此以后,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人只能扮演追随者的角色。本书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以两相对照的方式剖析了两者的成败因缘,并指明了中华文明复兴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欧古代文明的发展 第二章 中、欧上古政治制度的比较 第三章 中西思想的分野 第四章 中西文化圈的分合与扩展 第五章 中、欧在中古时代的文化重整 第六章 中、欧面对历史转折的关头 第七章 中国的封闭与西方的开放 第八章 现代以前:三百年间的差距 第九章 结论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西文明的对照(精装珍藏版)(精)/许倬云说历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许倬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075025 |
| 开本 | 18开 |
| 页数 | 209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166 |
| 出版时间 | 2016-08-01 |
| 首版时间 | 2016-08-01 |
| 印刷时间 | 2016-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14 |
| CIP核字 | 2016157628 |
| 中图分类号 | K1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2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12 |
| 宽 | 151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