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的作品题材广泛,但主题是歌颂巨人,歌颂英雄,歌颂光明,为了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他精通音乐,人们评论他是“用音乐写小说”。他的作品对青年读者曾产生极大的影响。
《皮埃尔与露丝》收录罗曼·罗兰两部中篇杰作《皮埃尔与露丝》《科拉·布勒尼翁》。
图书 | 皮埃尔与露丝/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小说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罗曼·罗兰的作品题材广泛,但主题是歌颂巨人,歌颂英雄,歌颂光明,为了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他精通音乐,人们评论他是“用音乐写小说”。他的作品对青年读者曾产生极大的影响。 《皮埃尔与露丝》收录罗曼·罗兰两部中篇杰作《皮埃尔与露丝》《科拉·布勒尼翁》。 内容推荐 在每一个十六岁到十八岁的少年心里都住着一个哈姆雷特,他要竭尽全力去理解生活,并且要原谅它的存在。通常,他用梦想和艺术把自己包裹起来,直到有一天,他接受了自己肉体的变化。于是,这只幼虫经过痛苦的涅槃,蜕变成拍着翅膀的昆虫。 《皮埃尔与露丝》收录罗曼·罗兰两部中篇杰作《皮埃尔与露丝》《科拉·布勒尼翁》。 目录 皮埃尔与露丝 科拉·布勒尼翁 试读章节 皮埃尔与露丝 寂静之岛 墨西哥湾暖流正拂过马尾藻海,洋流带到这片寂静海域的各种零星的小东西在海水里飘来荡去。此时,有一个地方的空气是静止的,我们称它为“寂静之岛”。 故事的时间跨度: 1918年1月30日,星期日傍晚到1918年5月29日,耶稣受难日。 一 皮埃尔奔进地铁,一头扎进狂热而野蛮的人群里。他站在靠近门的地方,紧紧地挤在人肉堆里,呼吸着人们吞吐的沉浊气息。他并不去看他们,而是盯着那隆隆作响的黑色车顶上摇曳、晃眼的灯影。他的心头被同样沉重的阴影压着,那阴影飘忽不定,咄咄逼人,令人战栗。他把脸埋进竖起的衣领里,胳膊夹着,嘴唇紧闭,地铁关关合合时带进来的冷气也只是让他汗湿的额头感觉到短暂的凉意。他尽力不看,不呼吸,不想活。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其实还是个孩子,内心却如一潭死水,充满了绝望。笼罩在他头顶上的,笼罩在长长的拱形跑道上的,笼罩在地铁呼啸而过的小路上的,就是巴黎,一个充斥着虚伪的人的城市。这里,正下着雪,城市沉寂在正月冰冷的黑暗里,城市里的人们挣扎在生与死的噩梦里。罪魁祸首就是战争。 战争!四年前开始的战争,依然没有结束,让皮埃尔的少年时代变得沉重无比。成长中的他,正处于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被慢慢唤醒的各种想法让他感到不安,而战争的到来又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让他震惊地发现,世界上居然存在这样一种盲目、残忍而具有毁灭性的力量。他被这种力量俘虏,没有任何生存的意志。一个像皮埃尔一样性格柔弱、内心温柔、身体虚弱的人,他所经历的憎恶和恐惧是必然不敢对其他人倾诉的,因为这种经历里充斥着残忍和肮脏,没有任何意义却富有成效、吞噬一切,就像一只会狼吞虎咽地吃掉自己幼崽的母猪。 在每一个十六岁到十八岁的少年心里都住着一个哈姆雷特。不要让他去理解战争!(你们成人当然无所谓,你们已经经历过生活的种种精彩!)他要竭尽全力去理解生活,并且要原谅它的存在。通常,他用梦想和艺术把自己包裹起来,直到有一天,他接受了自己肉体的变化。于是,这只幼虫经过痛苦的涅粲,蜕变成拍着翅膀的昆虫。在这充满成长烦恼的四月天,他是多么需要平静和沉思啊!但是,他的藏身之处还是被发现了。尽管新生的皮肤依然娇嫩,他还是被从黑暗中拉出来,扔进了阴冷的空气里,暴露在冷酷无情的人群中,被迫接受他们的愚蠢和仇恨,不需要理解,只需要接受并为之赎罪。 与班里那些十六到十八岁的男孩子一样,皮埃尔也需要去服兵役了。接下来的六个月,他随时要为自己的国家去浴血奋战。战争需要他。六个月的宽限。六个月!哦,真想在那之前让大脑停止一切思考!就这样待在这地下铁,永远不要再看到残酷的日光…… 他任由自己陷入更深的忧郁里,伴着飞驰的列车,闭上眼睛…… 再次睁开眼睛时,他看到,在离他几步远、隔着两个陌生人的地方,站着一个刚进来的女孩。他一眼就注意到了帽檐下那精致的长相:金色卷发垂在略显瘦削的脸庞上,亮色发卷停在光滑的颧骨上,鼻子的线条很优美,上嘴唇微微翘起。她的嘴唇轻启,微微颤抖着,是刚刚突然奔进地铁的缘故。就这样,她入了他的眼,他的心,是整个地进入了。门关上了,嘈杂的声音顿时荡然无存。静默。平静。她就在那里。 她没有望向他,事实上甚至不知道他的存在,可是她已经走进了他的心里。他把她的样子小心地放在心里,默默无语,紧抱双臂,不敢呼吸,怕自己的呼吸会惊扰到她。 列车到了下一站,地铁里一阵推搡,人群熙熙攘攘地涌进原本已经很拥挤的车厢。皮埃尔发现自己被人流推送着。沉闷的广播穿过城市上空,透过地铁的拱形顶,进入人们的耳朵。列车又开动了。正在这时,一个疯狂的人,双手捂着脸,飞跑着冲下楼梯,却滚到了地上。列车开动的时候,皮埃尔刚好看到鲜血顺着那人的手指缓缓地流下来……接着,列车进入隧道,又是一片黑暗。列车里传来惊恐的尖叫:“哥达又来了!”尖叫引起的兴奋让拥挤的人群凝聚成一体。这时,皮埃尔抓住了那只触到他的手,抬起双眼——是她!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皮埃尔与露丝/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小说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国)罗曼·罗兰 |
译者 | 郑娟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998485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0 |
出版时间 | 2015-10-01 |
首版时间 | 2015-10-01 |
印刷时间 | 201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8 |
CIP核字 | 2015144691 |
中图分类号 | I565.44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