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由万巴著的《捣蛋鬼日记》讲述了:加尼诺在九岁时得到了妈妈送给的生日礼物——一本日记本,从此之后他便像姐姐一样记录下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日记记载了他在半年时间里怎么把家里搅得天翻地覆,甚至毁掉了姐姐的婚礼,终于成为不可教诲的“祸星”的经过。
作者以日记的形式,以自述的口吻,以孩子的语言特色,匠心独运,打造了一部巨作。其中,不管是对于主人公加尼诺的心理描写,还是对于他身边人物的心理描写,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他以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不仅揭示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而且揭露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群虚伪、荒唐、贪婪、怯懦的人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谩骂、攻击和嘲笑,甚至亲人反目的丑恶嘴脸。
在幽默与欢笑之间,勾起人们无尽的回忆与深深的反思。
这本由万巴著的《捣蛋鬼日记》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九岁小男孩的种种捣蛋经历,开启了所有人孩提时代的共同秘密,分享了一段快乐而委屈的美好时光!捧腹之余,亦反映了现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供成人读者细细体味。
12月12日
对男孩子来说,姐姐出嫁是件非常美的事!
楼下的餐厅成了一个糕点铺,摆着各式的糕点。最好吃的是水果蛋糕;但包着奶油的奶油蛋卷也很好吃,尽管它的缺点是,当你咬这一头时,奶油就从另一头冒了出来。马达莱纳也好吃,但要说到精制,得算马林格……吃起来我可不留情,我吃了九个马林格,它们又松又脆,放到嘴里一嚼就化了。
一小时后,新娘新郎、证婚人和来宾就要从市政府回来,那时才正式开始吃点心……
家里只剩下阿达,她伤心地哭了。因为她看到妹妹们都出嫁了,担心自己的下场会像贝蒂娜姑妈一样。
说到贝蒂娜姑妈,她没有来,尽管爸爸一直请她来参加婚礼。她回答爸爸说不习惯坐车,说她衷心祝愿维基妮娅幸福。但是,维基妮娅说,来不来没什么,只要吝啬婆能送给她件礼物就是好事。
我的日记,我又被关进房间里了,也许上帝并不愿老罚我喝面条汤。
多倒霉啊!……我本来应该哭,但却笑了起来。因为我想起了烟囱爆炸时马拉利的面孔来了。他是那样的滑稽,吓得胡子都在发抖。
灾难是大的,我承认是我造成的,因为爸爸、妈妈早就对我绝望了,说我要毁了家……不过,这次灾难只毁了一个房间,准确地说是毁了客厅。
这就是事情发生的经过。
当马拉利、姐姐、爸爸、妈妈以及其他人从市政府回来后,大家感到很冷。一个客人在进餐厅的时候说:“房间这么冷,我们将会冻死在这里。就是吃点心也会冻僵的!”
这时,维基妮娅和马拉利律师马上叫来了卡泰利娜,让她把客厅里的壁炉点着。可怜的卡泰利娜就跑去点壁炉……
上帝,是炸弹!
看起来确实是个炸弹。壁炉里弥漫着一阵灰烟,石灰屑溅得到处都是,使人感到房子要倒塌了。
卡泰利娜跌倒在地上,吓得不省人事。正在旁边看她点火的维基妮娅大叫了一声,叫得就像上次在床底下发现假人一样;马拉利律师的脸色惨白,胡子不断颤抖,他在客厅里乱窜,连声叫着:“我的妈呀,地震了!我的妈呀,地震了!”
许多客人都吓得朝外跑。但爸爸却马上跑到壁炉旁,他不明白为什么壁炉的烟囱里会响起爆炸声,把客厅的半边墙都快震坏了。
当爆裂声快结束时,突然壁炉里又响起了哨声,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马拉利说:“啊呀!壁炉里有纵火犯,快去叫宪兵!快去叫宪兵把他抓起来!”
这一切我心里很明白,但我很镇静地说:“噢,这是我的带响的炮仗!” 这时,我才想起来。为了庆祝露伊莎的婚礼,我买了许多烟火,后来没有放,我就把它们藏在了客厅壁炉的烟囱里。因为那儿不会有人发现,爸爸更找不到。否则爸爸会把它们没收的。我的话使大家恍然大悟。
“好哇!”马拉利律师兽性大发,“你居然成了我的小灾星!我没结婚时,你要弄瞎我的眼睛;我娶老婆时,你又想烧死我!……”
为了防止爸爸打我,妈妈抓住我的胳膊,把我带回了我的房间里。
幸运的是,当家里开始吃点心时,我已经提前把我的那份解决了。
12月13日
由于我写诗嘲笑“肌肉”老师,校长让我停学。六天以后,妈妈陪我去学校。
“我陪你到学校去,因为你爸爸发誓,如果他要陪你去的话,就要像踢皮球那样,把你踢到学校的大门口。”妈妈说。
我一到学校,当然是先挨一顿训斥。妈妈也在场,她叹着气,重复着家长在这种场合下说的那些话:“您说得对……是的,他很坏……他应该感谢这么一位好老师……”
“现在他答应改正错误……但愿这次他能接受教训!……看看吧……希望他能变好……”
在训话的过程中,我开始一直低着头说“是”。可是校长瞪着眼,咬着牙,像拉风箱一样说个没完没了,我不耐烦了。
“不感到羞耻!给一个勤勤恳恳为你们的老师起外号!”这时,我应该说些什么话呢?我回答说:“可大家还叫我捣蛋鬼加尼诺呢!”
“人家这么叫你,是因为你到处闯祸!”校长接着说。
他们一唱一和,意思是:孩子应该尊重大人,而大人却没有义务尊重孩子。这就叫做讲理!他们相信这样能说服我们,并让我们改正错误!……
学校里一切都顺利,家里也太平无事。妈妈总是想办法让我放学后见不到爸爸。正如我说的那样,爸爸要打断我的腿!
在我上楼梯的时候,我看见几个泥水匠正在修客厅壁炉的烟囱。
P70-71
读书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很多杰出的人物在青少年时代都酷爱读书,以书为友,以读书为乐。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更是书中的精品。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携手,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了让中小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国家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对原有《语文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做了较大的调整,并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总量,要求加强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让他们的心灵获得智慧雨露的滋润,从而能够健康成长。我们出版的《阳光阅读》丛书就是根据“新课标”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规定,携手国内中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精心打造的,是提高中小学生阅读水平的典范之作。
在选择篇目时,我们遵循了以下几项原则:
经典性 名著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与文明成果的标志,往往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的艺术魅力。本丛书所选的百部中外名著,大都是经过历史的长河淘洗过的经典作品,能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精神基础,为他们提供精神营养,使他们终生受益。
权威性所选的百部中外名著,全部来自“新课标”指定必读书目和教育专家的课外推荐书目,这些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的人生之路。
课内外的衔接和互补 在选择书目时,我们还注意了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与互补。如课内选了《林黛玉进贾府》,丛书中便收入了《红楼梦》,并在阅读指南部分专门对《红楼梦》全书做了详细的介绍,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而所选的《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则兼顾了阅读的视野,有利于丰富青少年的阅读结构。
兼顾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 中小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方面的精神营养,无论文史哲专著还是文学著作,都应该广泛涉猎。同时还要兼顾古今中外,不仅要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还要读名人传记、历史故事和科普著作,高中阶段还要读一些哲学著作和艺术理论著作。在本丛书中,《论语通译》属于文化经典著作,《谈美书简》属于文艺理论和美学的范畴,另外还有莎士比亚的戏剧。小说也兼顾了古今中外,《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是中国古典小说,巴金的《家》属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有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和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等。
在内容的编写上,每本书增加了简明实用的“阅读指南”和“感悟思考”。
阅读指南 通过对作品全面的介绍,让孩子在阅读时更轻松。如《巴黎圣母院》的导读就介绍了作者雨果的生平、主要作品和创作风格。如在《家》的导读中就介绍了觉慧、觉新等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的性格特征,分析了小说的艺术结构。通过这些导读,我们希望一方面能为广大青少年打开一扇认识和了解名著的大门,激起他们热爱名著、阅读名著的兴趣,另一方面,能为他们欣赏和阅读名著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
感悟思考 丛书中经过精心编写的感悟思考题有的侧重于思想内涵的理解,有的侧重于艺术表现方法的探究,有的侧重于结合现实,深入理解名著的文化意义。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通过独立思考,在读完全书后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样,阅读名著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相信,《阳光阅读》丛书一定能够成为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中小学生家庭的必备藏书。
《阳光阅读》丛书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