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舞台形象创造论(上下)(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舞台形象创造论(上下)(精)》是上海戏剧学院陈明正教授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研究心得。通过65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各种表演训练体系的研究,作者看到了斯氏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可行性、有效性等优点,同时,也看到体系前期存在着理论上的不成熟、不准确,存在着片面性和唯心主义的成份。作者记录下自己亲身经历的戏剧教育历史,记录下他们的研究经验和探索结果,为戏剧发展、戏剧教育提供了一个侧影。

目录

上册

 前言

 Part One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研究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与有机天性

 导论

 一、舞台行动的任务学说

 二、规定情境学说

 三、舞台注意的有机天性规律

 四、演员的想象是动作性想象

 五、舞台交流是舞台有机行动的中心环节

 六、舞台语言就是动作

 七、性格化和再体现的途径

 结束语

“从自我出发”的思辨

 一、演员“从自我出发”是基于表演艺术“三位一体”的原理

 二、认真分析剧本和角色: “从角色出发”与“从自我出发”的相互接通

 三、“从自我出发”实质上又是要求演员的精神天性和形体天性都投入到创作中去

 四、“庖丁解牛”的启示

 五、斯氏在《性格化》一章中修正了自己的话,提出“用别人的名义动作才能得心应手”

 六、斯氏强调“从自我出发” “以自己的名义动作”是有针对性的

 七、用规定情境来规范演员——“我”的行动,就是从角色出发

 八、扮演林黛玉如何“从角色所处的规定情境出发”,以“我就是她”的名义走进形象

 九、创造角色应有许多出发点

 十、在实践中“从自我出发”的一些有趣插曲

 十一、“从自我出发”对演员的素质提出了全面的挑战

 十二、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观察一切人,体验一切人,斯氏高举“从生活出发”的大旗

演员表演心理分析

 ——从表演创造的下意识谈起

 ……

 Part Two 基础教学、元素训练

下册

 Part Three 人物形象创造经纬

 Part Four 学习中国戏曲

 Part Five 表现派大师的理论研究

 Part Six 向优秀导师、优秀演员学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舞台形象创造论(上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明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79313
开本 16开
页数 737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695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1.946
CIP核字 2016244686
中图分类号 J81
丛书名
印张 47.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7
193
7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