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河文明之光(精)/姚著中国史
内容
编辑推荐

《姚著中国史》是台湾著名历史学者姚大中先生毕生精力创作的生平唯一著作。本书打破了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民族史的界线,以全新的架构叙述了从远古到清代的中国历史。作者具有罕见的理性概括能力,能从复杂的历史表象中找出脉动的主线,透彻、清晰、具体;引用资料宏富,文笔古雅,带有20世纪30年代钱穆《国史大纲》的叙事风格。一般的中国学者写的中国通史是将中原作为一个核心,一层一层向外看,而这部书则是从匈奴、月氏、日本、朝鲜等向内看,角度新颖,堪称世界史视野下的大历史。

《黄河文明之光》爬梳了最早的中国,并剖析了中华第一帝国秦汉的勃兴与崩解。

内容推荐

《黄河文明之光》是姚大中中国史的第一卷,讲述了从中国文明的起源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的历史。全卷书共分为两个部分,即:黄河文明的诞生与展开;汉族中国统一后的中国世界。在第一部分,作者以丰富详实的考古资料,证实了黄河文明诞生的过程以及它对整个中国文明的重要价值和独特意义:它是中国文明的中核,对最早的中国世界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并且奠定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的汉族中国原型。在第二部分,作者介绍秦汉的历史,把重点放在介绍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当时的思想文化状况,呈现出独特的历史视野。此外,作者还特别注重从世界视角来观察中国的历史,将中国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所以他在此卷中还重点介绍了东洋—中国文明圈的形成,使人们对中国的东方和南方之各个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目录

黄河文明的诞生与展开

 中国文明的光源

人类的发生·文明的始源

北京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札赉人

黄河——中国文明的中核

黄河文明的广域性

传说与历史

 古代中国的成立

中国历史之曙光——夏朝

殷朝国家与其都市文明

卜辞的世界——信仰·历法·产业·社会

周革殷命与封建制

礼乐文化

 时代的跃动:纪元前八至前三世纪

从都市国家到领土国家(春秋)

光与热的大奔放期

中央集权制萌芽与中国“国际”统合的准备期(战国)

汉族的诞生

百家争鸣——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

汉族中国统一后的中国世界

 秦汉大世纪

统一朝代的伟大继承

四百年汉朝盛衰

纪元前二〇〇至纪元二〇〇年间的科学与技术

汉朝人的生活与流行

思想·学问与独尊期儒家

汉朝社会、经济层面剖析——乡里与豪族

 东洋—中国文明圈形成

南方的改造:百越/南蛮/西南夷

东方的黎明——东夷

主要参考书

试读章节

纺织技术的发明:用绳索或藤之类编织网、袋、笼等的技术,采集、狩猎时代原已流行,但组合棉或羊毛等动植物纤维织成衣着布料的纺织技术,则必待纺锤与机织工具的发明与发达。其时代,便在已系定居农村的形成期。抑且,各地域形成期文化中,被发现的纺锤车式样都相同,可推定织机的构造与原理为同一,尽管各自独立发明。此一情况,与各地形成期村落遗址中坚固而安定性的陶器大量制作,以及随兴施加各种纹式与彩色,正复相同。

木工技术的发达:新石器时代精巧的磨制石器,导引木工技术倾向专门化。旧石器时代便开始的森林采伐与木材加工,至新石器时代,非只因磨研技术与用途分化后各种进步石器出现而效率超高,结合木材与木材的技术,且必须待到得以使用磨制凿子的阶段,才可能成立。而也惟其木工的发达,乃得有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船、车等交通运输手段的改良与发明。

帆船的发明:水上交通手段船的发明,推测可能甚早,而帆的出现,最早利用人力以外的物理动力,则堪称划时代的技术发明,人类水上交通范围因之得以扩大。而此发明,大体便是形成期的业绩,纪元前三千年以前的埃及陶器上,最早已见描绘张立四角形帆的舟船之图。

车的普及:陆上交通工具的车,似于美索不达米亚的形成期最早发明,现已发现的资料,纪元前三千年前后美索不达米亚的雕刻中,已显示如马一类动物所驾二轮或四轮的车辆存在。整体欧亚大陆的古代文化圈,大抵届至纪元前一千年左右,车的使用都已普及,以及运用了与车同样原理的辘轳。

金属器的制作:金属器使用,乃古代文明成立的基本动力。其理由是,具有坚固与锋利条件的金属器,已非如木、石、骨等加工的单纯技术,利用金属原料制成器形与使之弯曲变形,非经由施加高热燃烧使成液体。再灌人一定铸型的手续不可。所以有关金属加工,高热燃熔的炉、风箱、坩埚(熔化锅)、铸型、床、铗、锤等各色各样新的工具与装置都须陪伴具备。从自然铜以及银、铅、锡、金等性能的认识,而至较铜坚硬的合金青铜发明,尤系一大进步。而大体上,自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金石并用期,至纪元前三千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东、西地域对青铜的特殊熟练技术与知识,都已普及。

犁耕的发明:利用以牛为代表的大型家畜动力耕作,以及犁耕的发明,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自纪元前三千年左右都已成立,迄于纪元前一千年之间。东起中国,西至欧洲,也全行普及。

旧人类时代原无人种与文化区别,待人类共通历史演进到现生人类进化完成,食料生产革命发生,人类选择适宜环境经营定居或半定居生活的新石器时代来临,乃以体质、遗传形质、地域别,而发生了人种一种族的分化。不同的种族,又依于社会经济生活与其习俗等人为特性的基准,而民族开始分离。此一时期,语言的分歧发展乃系重要指标,以语言结构归纳的语系与诸语族,多数也最初形成于新石器时代或接续的金石并用期。“中国人”独自发达的范畴于此划定,此其一。

其二,又因人类到达自给自足农耕经济阶段,食用植物谷物的品种选择与淘汰,以及可能对抗自然灾害等知识,都已具备,生产力向上,生产物以大量栽培而出现剩余储藏的现象也加大。畜牧部分亦然,对家畜群的保护与管理,肉、乳、毛皮等的多方面利用,共同都有改良而增广其用途。人口繁殖率因生活安定、收获量丰富而增大,社会关系陪伴转变,基于生产的农耕劳动,已以社会再分工而自原采集者女子转移入男子之手,男子是战士也是农夫,于母系制氏族社会中地位不断增高。另一重要的结果,人口的一部分,又随农耕、畜牧技术发展与人口成长加速,而改行从事直接的食料生产以外诸工作,劳动力以劳动对象扩大而分业开始。待新石器时代继续转换到金石并用时代,人类已知晓铸造与使用金属器,农耕地带中心确定移至大河流域,生产力愈益扩展,生活愈益丰裕,母系制氏族社会终再向父系制氏族社会转移,而有以氏族一部族为基准的最早的国家成立,文明世界开始出现。

P15-16

序言

历史,今日已系人文科学诸分野的共同基础。

我终觉得,传统中国历史的叙述方法与解明方式,对上项需要,尚存有其可待补充处——

其一,中国今日的人与地,须包含东北、蒙古、新疆、西藏,则其记录,应该突破传统“东部十八省”的汉族中国范畴。深一层说,中国在世界非为孤立,应该从叙述空间适度再扩大。传统的历史现象说明,于时间上是悬空的,应该拉下到今日人的立场!传统历史偏向于政治史的叙述,但人类活动非限于政治层面,则同时也应该注视当时人的社会、经济生活。还有,今日发达的考古学,应该可以加以利用,以改变传统专凭文献资料的习惯。同样,社会学、地理学等诸学问,又何妨与历史学结合,对历史解明,应该只有帮助,而不致拒斥。

其二,研究中国历史,今日已非限中国人自身。本国人笔下的本国史,容易主观而作身在其“内”的环顾,观察自有所局限。外国人置身事外,自上鸟瞰的客观性系其长处,但究竟非中国人,透视深度不够或只见屋顶未及屋内,又或存在先入为主偏见时,便非只遗憾而已。于适切今日时代的历史观点之下,调和中外双方的治学方法与态度,又非不可能办到。

基于如上两项构想,乃有这套中国史的撰写。每册分则各自独立,合则成套。

走一个新的方向,自不能必其成功与正确。然而,我的动机,原正不过“只开风气”。

谢谢分册陆续出版以来不断赐与我的谬赞,也谢谢刘振强兄的鼓励。

姚大中

于台北1981年4月1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河文明之光(精)/姚著中国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姚大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89560
开本 16开
页数 46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51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932
CIP核字 2016228903
中图分类号 K207
丛书名
印张 2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77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4-6595
版权提供者 由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出版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