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守祥所著的《欢乐诗学(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与文化嬗变)》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结合当代文化转型与审美范式转换等问题,从美学分析与哲学批判高度研究现实性极强的、以大众文化现象为焦点的文化泛化与美学变革,原创性地提出大众文化审美化的文化合理性与时代弊病,首次阐明社会学美学的理论范式;提倡辩证思维,主张“文化化人、艺术养心”。
图书 | 欢乐诗学(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与文化嬗变) |
内容 | 编辑推荐 傅守祥所著的《欢乐诗学(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与文化嬗变)》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结合当代文化转型与审美范式转换等问题,从美学分析与哲学批判高度研究现实性极强的、以大众文化现象为焦点的文化泛化与美学变革,原创性地提出大众文化审美化的文化合理性与时代弊病,首次阐明社会学美学的理论范式;提倡辩证思维,主张“文化化人、艺术养心”。 目录 绪论 大众文化的勃兴:从文化的神性体悟到审美的世俗消费 第一节 文化泛化中崛起的大众文化:分层剖析与系统定位 第二节 审美泛化中转向的审美文化:生产意义与生产快乐 第一章 经典文化:从意识形态的等级到动态约定的民主 第一节 经典文化的形成:意识形态的沉积与精英控制的等级 第二节 经典文化的失宠:精英主义的式微与文化范式的调整 第三节 经典文化的焦虑:文化消费的冲击与趣味选择的多元 第四节 文化发展的范式:全球化时代的传统守护与开放整合 一、走向文化多样性:从传统的固守到开放的竞争 二、会通中西与文化自觉:从二元对立走向综合创新 第二章 审美范式:从传统的形而上学走向当代的社会行为学 第一节 审美文化的意义场:形而上学的落寞与现代审美的分流 一、形而上学的转向:生存意义的理性自觉与审美超越 二、现代审美的分流:日常生活的视觉愉悦与快感体验 第二节 审美范式的世俗化:艺术哲学的重构与审美风尚的改变 一、艺术哲学的重构:审美经验的重视与审美范式的转换 二、审美风尚的改变:理想主义的退隐与现世观念的增强 三、审美生活化的悖论:超越性的消退与多元化的可能 第三节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审美解放的幻象与时尚生活的隐忧 一、审美化生活的隐忧:日常生活与现代艺术的互渗 二、媒介化社会的陷阱:文化的形象化与个人的空心化 第四节 视觉文化的超美学:大众经验的重构与视觉感性的飞扬 一、新意识形态的弥散: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 二、数字艺术的博弈:物质性存在的强势与观念性存在的低限 三、数字艺术的歧路:唯技术主义的迷障与意义场的虚设 四、景观电影的实效:视觉性的飞扬与符号性的表现 第三章 忘忧享乐:消费时代的快感体验与审美伦理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快感美学:审美泛化的辐射与审美视野的扩展 一、审美泛化:审美日常化的现代变奏 二、快感转向:审美趣味的当代剧变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分歧:审美主义的抵抗与消费主义的造势 一、多元现代性的内在张力 二、大众文化的现代性分歧 三、大众文化的审美化陷阱 四、大众文化发展的消费情境 第三节 大众文化的身体美学:身体欢乐的神话与审美思考的匮乏 一、生存论视域中的身体美学与体验伦理 二、快乐文化的身体符码与审美偷换 三、审美范式转换中的人文反省缺失 第四节 大众文化的审美困惑:快适伦理的暧昧与意义追索的虚位 一、快适伦理的暧昧与情感制作的困惑 二、大众文化的神话与身体解放的虚幻 三、形象的欲望满足与意义追索的虚位 四、现代化的存在忧患与生命的悲剧精神 第四章 喜剧美学:消费时代的审美主调与时代弊病 第一节 破涕为笑:苦难美学的历史浸润与喜剧美学的智性反拨 一、喜剧语义的延展与喜剧美学的内核 二、悲剧美学的传统与形而上品格的喜剧 第二节 审美双翼:悲剧式伟大的陷阱与喜剧式严肃的能量 一、崇高意识的衰退与人类整体的自嘲 二、沉重美学的退位与轻盈诗学的加冕 第三节 轻盈诗学:直面现实的举重若轻与迎接挑战的喜剧精神 一、大众文化的喜剧与轻盈诗学的诗意 二、举重若轻的喜剧与冷隽微笑的幽默 第四节 文化时弊:段子生产的喜剧噱头与文艺创演的民粹市场 一、思想能量的缺失与喜剧噱头的横飞 二、段子生产的粗俗与娱乐至死的浅薄 第五节 审美维护:喜剧美学的正义之维与文化自觉的时代矫正 一、文化危机的症候与审美正义的匡扶 二、文化自觉的实践与文化消费的伦理 第五章 欢乐诗学:大众文化的审美实践与叙事批判 第一节 市场逻辑:后革命里的中产趣味与消费想象 一、文化消费主义取向:市场逻辑的崛起与中产趣味的崇拜 二、美男经济与选美产业:市场掌控的强势与情色消费的畅行 三、世俗化冲击:大众文化的消费性想象与后革命氛围 第二节 时尚美学:文化时尚的感性生存与审美体验 一、感性生存:文化时尚的美学风格与大众向度 二、文化审美:感性体验的快感与精神超越的愉悦 第三节 审美狂欢:身体本位的欢乐寄托与虚拟自由 一、狂欢节文化:“第二世界”的怪诞现实与欢乐更生 二、文学的脱冕:“痞子”反讽的解放与身体展演的自由 三、影视狂欢:笑对人间的颠倒性嬉戏与无厘头戏仿 四、网络与足球:虚拟生活的激情与绿茵场里的撒欢 五、诗意的狂欢:生命力的丰盈与神圣性的感动 第四节 欢乐叙事:现代广告的两性政治与隐性暴力 一、广告叙事策略:激励的辩证法与信息的引诱性 二、男权文化视野中的广告女性:性感美女与贤妻良母 三、广告中的美女:被观赏的性客体 四、广告中的家庭主妇:“幸福”的陷阱 五、广告的性政治暴力:两性不平等的隐性强化 结语 忧郁的审美现代性与文化悖论中的度量 一、现代性的忧郁:不舍崇高的超越与日常享乐的沉溺 二、灵活性的结构:文化品味的差异与感性重塑的希望 三、语境化的期待:大众文化的张力与审美观念的探险 参考文献 后记 学问之思与器识为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欢乐诗学(泛审美时代的快感体验与文化嬗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傅守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781852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1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4 |
CIP核字 | 2016238949 |
中图分类号 | G05 |
丛书名 | |
印张 | 1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39 |
宽 | 16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