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山西人文地质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润福主编的《山西人文地质》将山西切成三块,各有重点地叙述人文与地质,把正在筹办的山西地质博物馆的一些主线内容以科普读物的形式呈现出来,用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简要地向读者讲述山西地质界46亿年编年史中,“历朝历代”发生过的重大事件与山西的人文历史发展相联系,并以通俗的笔墨,将山西深厚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贯穿其中,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读起来饶有兴致,让人欲罢不能。本书可供一般读者、地质科研人员以及有关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序言

前言

绪言

第一篇 太行断裂造阶梯

 一、太行断裂地质特征

 二、断崖高耸行路难

(一)太行八陉今何在

(二)两条铁路运煤难

(三)新的愚公今仍在

 三、峻险风景列成排

 四、争战不歇树雄关

(一)秦汉以前的战争

(二)秦汉以来的太行山

(三)鸦片战争以来太行山之战

 五、晋水东流济平原

(一)滚滚东流水

(二)山西怕旱不怕涝

(三)改造自然,蓄水开源

 六、保下煤田太行间

(一)太行山的煤与太行断裂的关系

(二)决定煤质优劣的条件

(三)太行山西境内的煤的用途

(四)我国铁器的发源地

第二篇 汾渭裂谷育中华

 一、汾渭裂谷概述

(一)巨大的裂谷系

(二)裂谷的形成史

(三)各裂谷盆地的差异

 二、五大盆地退水记

(一)打开灵石口,控干晋阳湖

(二)峨眉台地的抬升

(三)忻州盆地中的水系

(四)大同盆地的两个出口

(五)中条山何时隆起

 小结

 三、农耕文明北进的走廊

(一)地理条件决定汾渭裂谷是条走廊

(二)细石器文化的南下

(三)华夏文明的源头

(四)农耕文明的北进

(五)最后一次农业北上

 四,裂谷多灾亦有利

(一)裂谷带是地震多发区

(二)高氟、缺碘、苦水多

(三)获池盐之利

(四)泉水滚滚温泉涌

(五)河运灌溉之利

 五、灿烂的文化

(一)宗教文化

(二)民间艺术

(三)神话、传说、故事之乡

(四)名人迭出

(五)晋文化探索

第三篇 离石断裂分东西

 一、难愈的地壳裂口

(一)远古的断裂

(二)稳定地块、活动地块的结合缝

(三)断裂仍在活动着

 二、阻挡风沙百万年

(一)山西黄土分布的特点

(二)黄土的风成依据

(三)黄土所反映的古气候

(四)彩条红土埋地下

(五)小结

 三、黄河峡谷南北向

(一)天下黄河十八湾

(二)晋陕峡谷黄河的历史

(三)黄河中的岛滩

 四、千秋功过之议

(一)总评黄河功过

(二)黄河对山西的影响

(三)黄河泥沙从哪里来

 五、晋西贫困是表象

(一)贫困的西八县

(二)夜明宝珠土里埋

 六、高原放歌

(一)吕梁山区民俗特点

(二)黄土高原区的黄河,河清有日

(三)紫金何时放光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山西人文地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王润福
绘者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6085589
开本 32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2013251634
中图分类号 P5-092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