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传/世界文学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阕奋斗不息的英雄交响曲!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家的传奇一生!

影响了一个多世纪的传世佳作,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好书”之一。

世界文学名著系列,名家翻译,全译本,唯美设计,印刷精美。

《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同出罗曼·罗兰之手。

内容推荐

《名人传》由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三个名人的传记组成,他们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建功至伟的的人物,作者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坎坷、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谱写了一阙“英雄交响曲”。

目录

第一部 贝多芬传

序言

贝多芬传

第二部 米开朗基罗传

序 言

米开朗基罗传

上篇:斗争

下篇:舍弃

结束语

第三部 托尔斯泰传

序言

托尔斯泰传

试读章节

从这个忧伤的深渊里,贝多芬着手歌颂欢乐了。

这是他毕生的规划。自1793年,在波恩的时候,他就对此有所考虑。他一辈子都想歌颂欢乐,并以此作为他大作中的一部终曲。整个一生,他都在琢磨歌颂的确切形式以及他可以把它放在哪一部作品中,为此他一直犹豫不决。即使在《第九交响曲》中,他也没有拿定主意。直到最后一刻,他还准备把《欢乐颂》放到第十或第十一交响曲里去。应该注意《第九交响曲》并未像大家所说的,题名为《合唱交响曲》,而是叫《以欢乐颂歌的合唱为终曲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可能差一点儿就有了另一种结尾。1823年7月,贝多芬还在想以器乐曲作为它的终曲,后来,他把这器乐曲用到作品第一百三十二号的那个四重奏里去了。车尔尼。和松莱特纳甚至肯定地说,在演出(1824年5月)后,贝多芬都没放弃这一想法。

在一部交响曲中引入合唱有很大的技术上的困难,这从贝多芬的稿本上就可以看出来,为了在作品的其他段落引进合唱,他做了不少尝试,想以别的方法来代替。在柔板的第二旋律的稿本上,他写道:“也许合唱在这里加入很合适。”但他下不了狠心同他忠实的乐队分手。他说:“当我突生一个念头时,我就听见一种乐器在弹奏它,而从未听见人的歌声。”因此,他总是尽量延后使用声部;他甚至不仅把终曲的吟诵,而且把欢乐的主题全都交给器乐演奏。

必须更深一层地去了解这些延后和犹豫,其中的原委更加深刻。这个总是受到忧愁折磨的不幸者,始终都渴望着讴歌欢乐之美;而他却年复一年地延后这个任务,因为他不断地被卷入激情的旋涡,为忧愁所苦。只是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才如愿以偿。那是怀着多么伟大的精神啊!

当欢乐的主题第一次出现的时候,乐队突然中止,突然间,寂静一片,这使得一种神秘和神圣的气氛进入歌唱之中。本该如此这主题确实是个神明。欢乐自天而降,包裹在超自然的平静之中。它用轻柔的气息抚慰着痛苦;当它悄悄渗入康复的心灵之中时,开始的接触十分温柔,致使像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因看到他那温柔的双眼而很想流泪”。随后当主题进人声部时,首先表现的是低音部,带着一种严肃而有点压抑的情调。渐渐地,欢乐抓住了人。这是一种征服,是对痛苦的一场战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大军,男高音那热烈而急促的歌唱,以及所有那些令人震颤的乐章,我们在其中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呼吸的节奏和受启迪而发出的呼喊,使人看到他正一边穿过田野,一边还在作曲,如痴如醉,激动狂放,犹如老国王李尔置身于雷雨之中。紧接着的战斗乐是宗教的陶醉,随即又是神圣的狂欢,一种爱的疯狂。整个人类全都向苍穹伸开双臂,发出强烈的欢呼声,冲向前去迎接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中。

巨人的作品战胜了公众的平庸。维也纳的轻浮因此而受到了一时的震撼。该城一直完全是被罗西尼和意大利歌剧一统天下的。忧伤受辱的贝多芬将去伦敦定居,并想在那儿演出《第九交响曲》。如I司1809年那样,几位高贵的朋友又一次恳求他千万别离开祖国。他们说:“我们知道您写了一部新的圣乐曲,您在其中表达了由您深刻的信念所启迪的那些情感。深入您那伟大心灵的超自然之光照耀着它。另外,我们也知道您的那些伟大的交响曲的桂冠上又增添了一朵不朽的鲜花……您最近几年的隐遁使所有曾把目光转向您的人们感到怅然。大家都痛苦地在想,当一种外国音乐设法移植到我们的舞台上,想把德国艺术作品弄到无人问津的时候,那位在人们心中地位崇高的天才人物却沉默着……我们民族期待着一种新的生命、新的荣光,并不顾当今时尚而重创一种真与美的时代,这一重任只有您能承担……但愿您能让我们很快遂了心愿……但愿仰仗您的天才,未来的春天为了我们,为了世界而更加鲜花盛开!”这些言辞恳切的信说明贝多芬在德国的精英们中间,不仅在艺术上,而且在道德上,享有很大的威望。他的崇拜者们为颂扬他的才华而想到的第一个词儿既非科学词,也不是艺术词,而是“信念”这两个字。

贝多芬被这些话语深深地打动了。他留下来了。1824年5月7日,他在维也纳举行了《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首场演出。非常成功,几乎是盛况空前。当贝多芬出现时,观众们掌声不息,连续五次。在这礼仪之邦,即使皇族驾临,习惯上也只是鼓三次掌。演出之狂热竟然惊动了警察。交响曲引起了一阵狂热的骚动。有许多人哭了起来。音乐会后,贝多芬因过于激动而晕了过去。他被抬到辛德勒家,他昏昏沉沉地和衣躺着,整夜未吃未喝,直到次日早晨。但胜利只是短暂一瞬,贝多芬分文未得。音乐会没有给他带回一个子儿。物质生活的窘迫毫无改观。他贫病交加,孤立无援,但他却是个战胜者——人类平庸的战胜者,他自己命运的战胜者,他的苦痛的战胜者。P25-27

序言

在我写这本短小的《贝多芬传》的时候(那是四分之一个世纪前),我并未想搞音乐学方面的事。那是1902年,我正经历着一个苦难的时期,满是毁灭与更新的雷雨。我逃离了巴黎。

我来到我童年伙伴的身边,也就是曾在人生战斗中不止一次支持过我的那个人——贝多芬——的身边,暂避了十天。我来到他在波恩的家中。我在那里又发现了他的影子以及他的老友们,也就是说,我在科布伦兹从韦格勒孙子身上又见到了韦格勒夫妇的影子。在美因兹,我听了由魏恩加特纳指挥的他的交响乐演奏会。随后我又与他单独在一起,在多雾的莱茵河畔,在那潮湿的四月灰暗的日子里,我倾诉着心曲,完全被他的痛苦、他的勇气、他的欢乐、他的悲伤所感染。我跪下,又被他那有力的大手扶起,他为我的新生儿——《约翰·克利斯朵夫》洗礼。在他的祝福下,我又踏上回巴黎的路,信心倍增,与人生重新缔约,并向神明唱着痊愈病人的感谢曲——那支感谢曲就是这本短小的书。它先在《巴黎杂志》上发表,后又由佩居伊再版。我未曾想过这本书会从一个狭小的友人圈里传出来。不过,“人各有命……”

我为自己在这里说了这些细枝末节而表示歉意。我应该回答那些今日前来希望能从这支颂歌中找到按严格的史学方法写成著作的人的问题。我是个史学家,但是我按自己的时间去做。我在几部书中对音乐学尽了一种很大的义务,诸如《亨德尔》和我在关于歌剧的一些著作中所做的研究。但是,《贝多芬传》绝不是这样的研究著作,它并非为了学术而作。它是唱给受伤的、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它复苏了,它振作了,而且它在感谢救世主。我很清楚,这个救世主被我改头换面了。但所有的信仰和爱情的行为皆如此。我的《贝多芬传》就是这种行为。

人们纷纷抢购。这本小书交了好运,这是它未曾希冀的。那时节,在法国,有数百万人属于被压迫的一代理想主义者,他们焦急地期待着一个解放的呐喊。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里听到了它,于是,他们便跑来恳求他。从那个时代幸存下来的人有谁会不记得那些四重奏音乐会,它们宛如做以“天主羔羊”起首的弥撒祷告时的一些教堂一样——谁不记得注视着祭献并被启示之光照耀着的那些痛苦不堪的面庞!今天活着的人是与昨日的人们相距甚远的。(但他们将会与明日的人们靠得更近吗?)二十世纪初期的这一代人,他们的身份地位都被一扫而光:战争是个深渊,他们和他们儿子中的最优秀者都消失了。我的这本短小的《贝多芬传》还保存着他们的形象。它出自一个孤独者之手?竞毫无知觉地与他们相仿。而他们已从中认出了自己。

不几天工夫,这本由一个无名之辈写成的小册子,走出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书店,人手相传。于是,它就不再是属于我的了。

我刚刚重读了这本小书。尽管有所不足,但我将不做什么改动了。因为它应该保留其原始特征以及伟大的一代名人的神圣形象。在贝多芬百年忌辰之际,我既缅怀他,同时也颂扬这位伟大的同伴,正直与真诚的大师,纪念这位教会我们如何生与死的人。

罗曼·罗兰

1927年3月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曾经敬奉之至的多少座丰碑都已坍塌破碎,被动荡夷为平地;罗曼·罗兰树起的丰碑却挺过枪林雨弹,穿过唇枪舌剑,傲然屹立。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在这个骚动的世界上,一切具有自由灵魂的人们,都可以到这儿寻求安慰。

——茨威格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自私的民族。

——傅雷

《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同出罗曼·罗兰之手。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杨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传/世界文学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罗曼·罗兰
译者 陈筱卿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85824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28
CIP核字 2015285044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