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大师同行(经济思想史公开课)
内容
编辑推荐

赵峰著的这本《与大师同行(经济思想史公开课)》是对历史上近五十位经济思想家,如配第、诺思、杜尔哥、魁奈、西斯蒙第、穆勒、熊彼特、凯恩斯等的经济思想进行趣味品读,语言生动流畅,写法独特。在作者的长期教学工作中,立足于经济思想史的经典文献,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内容推荐

经济思想史为人们研究历史和当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同思考者可以从中挖掘适于解释自己所欲解释的问题或观点的材料,并得出不同视角下的不同思考。

赵峰著的这本《与大师同行(经济思想史公开课)》实际上是作者的一个工作笔记。在长期教学工作中,作者立足于经济思想史的经典文献,从现代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作者这一工作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因此在写作上试图体现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的结合。这本书涉及经济思想史上近五十位经济学家的思想和人生,可以视为以现代视角对“过去的经济学”的一个解读。

目录

“俗人”色诺芬

柏拉图:欲望、分工与城市

亚里士多德:“自然”的经济伦理观念

西塞罗和滕宗谅

谁是这部经典的著者?

蒙克列钦:一个天真的爱国者

托马斯·孟:一个开明的重商主义者

柯尔培尔:一个“大理石般的男人”

约翰·罗:天才与赌徒

威廉·配第:“泛经济主义”

约翰·洛克:为财产权辩护

达德利·诺思:第一个正确理解利息的人

曼德维尔:美德与恶德

布阿吉尔贝尔:法国农民的辩护人

理查德·坎蒂隆:“经济学家中的企业家”

魁奈和他的重农学派

杜尔哥:思想家和行动者

大卫·休谟:他只有一个脚后跟留在重商主义

斯密的“爱情”

亚当·斯密关于“文人的道德品行”

亚当·斯密的“剽窃”指控

亚当·斯密与两任英国首相

查尔斯·汤申德与经济学

边沁与功利主义

李嘉图的“遗产”

李嘉图与詹姆斯·穆勒和马尔萨斯

西斯蒙第的思想转变

马尔萨斯:“经济学是一门阴郁的科学”

“巫者”迫害与马尔萨斯

“萨伊定律”还是“斯密定律”?

荒诞不经的凯里先生

约翰·穆勒:经济学家的情感史

狄更斯眼里的“经济学”

巴师夏:“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重新认识西尼尔

马克思和李斯特的“交集”

杰文斯:一个诚实而伟大的人

忧郁的米塞斯

熊彼特的“神圣十年”

“李嘉图恶习”和熊彼特“厄运”

熊彼特老师

凯恩斯·思想

琼·罗宾逊与马克思主义

“资本主义精神”与富兰克林

欧文·费雪的传奇

周末,跟哈耶克在一起

感恩,弗里德曼

科斯来了,科斯走了

加里·贝克尔:“经济学帝国主义”及其他

试读章节

“俗人”色诺芬

《荀子》说:“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说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Xenophon,公元前430—公元前355年)是个“俗人”,显然不是说他不学无术或者鸡鸣狗盗,而是说他是一个热衷于物质利益的世俗之人。在对待世俗经济方面,苏格拉底(Socrai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最著名的两个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是两个极端。理想主义的柏拉图总是给人伟岸端庄、儒雅高洁的印象,而现实主义的色诺芬则显得利欲熏心、俗不可耐。

色诺芬作为一个“俗人”之“俗”,一是表现在其行为中,二是反映在其著作中。公元前401年,波斯王子小居鲁士与其叔为争夺王位开战,色诺芬加入了小居鲁士的雇佣兵,前往波斯参战。同样是参战,参加雇佣兵与参加卫国战争显然不同。苏格拉底曾经率领色诺芬和柏拉图参加过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参加卫国战争,是光荣而正义的。而色诺芬参加雇佣兵,很大程度上是出于金钱利益的考虑,这不仅与正义无关,也与苏格拉底一贯教导的处世原则相悖。苏格拉底并不支持色诺芬参加雇佣军,但色诺芬还是我行我素。这次参战以失败告终。色诺芬率领落败的部队回到雅典的时候,苏格拉底已经被雅典国民议会以“不信神”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了死刑。因为色诺芬助战的一方曾经是雅典的敌人,加上担心色诺芬可能因为他老师的冤死采取行动,雅典国民议会决定将其放逐。色诺芬逃到斯巴达,从此不再参战也不从政,一心经营自己的庄园。后来他将自己经营庄园的心得写成了《经济论》一书。《经济论》采取对话体的形式阐释色诺芬的经济及管理思想,对话的主角是苏格拉底。在这部著作中,苏格拉底不再是柏拉图笔下那个道骨仙风的哲学家,而是一个现实得有些猥琐的庄园主和守财奴。总在喋喋不休地吹嘘积累财富和管理家产的技能和策略——尽管自己贫穷到了衣不蔽体的地步——从播种、田问管理、收割到储藏,从家具使用到孩子教育再到奴仆的指挥,苏格拉底俨然一位现代理财顾问。

色诺芬关于苏格拉底更加生动而丰富的言行描述集中体现在《回忆苏格拉底》中。在这本书里,色诺芬针对雅典国民议会对苏格拉底的审判进行了辩护,并全面阐述了苏格拉底的哲学思考。这部著作对苏格拉底言行的记述和个性的刻画,与柏拉图有着很大的不同。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他负有将雅典人从庸碌的世俗生活中拯救出来的使命;他像牛虻一样不断叮咬雅典这匹肥马,力图使其保持振作。他希望雅典人不要沉迷于世俗的享乐之中,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灵魂的拯救和精神的提振上来;他所向往的有价值的生活,是一种与现实保持距离,对物质欲望保持克制的生活。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中的苏格拉底,虽然还是一个哲学家,还在宣扬自制、德行、正义等等价值,但宣扬这些东西似乎不是因为这些东西本身有价值,值得追求,而仅仅是因为这些东西有助于达成某种目的,而这种目的往往和经济利益的实现有关。在色诺芬笔下,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具有明显的人世特点,他的使命不是将人们从世俗生活中拯救出来,而是推动人们积极参与世俗生活。

比如,谈及人与人的关系,色诺芬笔下的苏格拉底说:“如果你通过为人服务,就会发现谁肯为你服务;通过你施惠于人,就会发现谁肯施惠于你。”①虽然商品经济尚不发达,但色诺芬实际上已经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商品交换关系。他甚至将利益关系扩展到一切人际关系包括伦理关系中。在他看来,人们是否服从传统的伦理,不是取决于伦理价值本身,而是取决于其经济效用。苏格拉底的儿子对母亲心怀怨恨,因为他的母亲不讲道理,脾气很坏。在柏拉图的笔下,苏格拉底强调孝顺父母是子女的本分,但在色诺芬的笔下,强调的是不孝敬可能会损害子女的切身利益,比如按照雅典的有关法规,不孝敬父母的人不能担任城邦的领导,还要被调查并被重罚。在《回忆苏格拉底》中,色诺芬用很多篇幅介绍了苏格拉底关于交朋友的观念。苏格拉底提出,作为朋友,应该具备正直、勇敢、坚毅、自制、智慧等素质,原因不在于这些东西是一个雅典的正直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而是因为朋友应该比自己具有更高的道德素质,这样才有利于自己的提高。苏格拉底还强调对朋友表现友谊应该寻找合适的机会,那就是在朋友陷入困境的时候。为了解释这个问题,苏格拉底用了一个庸俗的比喻:“当有市价的东西最贱的时候就是买进的最好时刻。”①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大师同行(经济思想史公开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0227450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2016074088
中图分类号 F09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1: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