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品牌一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GDP已经全球第一了,迄今却未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做得不够好。林升栋编著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文集(第1辑)》集中了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普通消费者深度访谈、国际4A广告公司专业人士深度访谈和符号学视角分析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 图书 |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集(第1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品牌一直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GDP已经全球第一了,迄今却未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跨文化广告传播做得不够好。林升栋编著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文集(第1辑)》集中了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普通消费者深度访谈、国际4A广告公司专业人士深度访谈和符号学视角分析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 内容推荐 我们做文化研究的目的,是要帮助读者深入地了解异文化与本文化,并在将来的跨文化接触中应用这些知识。然而,由于我们自小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对许多问题都有先人为主的判断,跨文化沟通中常不自觉地将对方的话语置于本文化的背景下。这种断章取义造就了很多文化怪兽。林升栋编著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文集(第1辑)》认为,中西对话根本就是两个体系的对话,局部的剥离解读只会造成沟通障碍,只有将这种对话语境放在各自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当中,才能完整地把握其意义。本书从西方文化研究“就表象差异直接推论内在差异”的窠臼中跳出,倡导文化研究的整体视角,超越细节性的表象,试图揭开文化背后的谜团。 目录 中美电视广告的读者换位诠释 中国电视广告中的文化价值观:基于横向与纵向的比较 中国广告中的情理诉求 中美报纸广告中比喻说服的比较 从中美汽车电视广告的叙事及符号解读文化差异 房地产报纸广告中身份地位的视觉建构 中美富人杂志广告中折射出的文化价值观与需求 相似的表象,不同的文化 中美电视广告人际功能与符号距离关系研究 小悦悦事件中西方舆论分析及思考 中美捐赠广告效果比较研究的意外发现 欧美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化传播案例研究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跨文化传播研究文集(第1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林升栋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5931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2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0 |
| 出版时间 | 2016-03-01 |
| 首版时间 | 2016-03-01 |
| 印刷时间 | 2016-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02 |
| CIP核字 | 2016045416 |
| 中图分类号 | G0-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福建 |
| 长 | 230 |
| 宽 | 17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