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制度的笼子
内容
编辑推荐

徐贻军、何德平编著的这本《制度的笼子》解决了什么是制度,制度有什么价值,什么是科学的制度等人们关心的大问题。本书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完全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每个故事都令人兴味盎然、回味无穷,如《分粥故事: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小人物与大角色》、《制度之笼岂能随意破窗》、《海恩法则》等等。可贵的是,讲故事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为了讲道理,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制度经济学等科学理论和思想,既感到有意义,还感到有意思,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内容推荐

什么是制度,制度有什么价值,什么是科学的制度?徐贻军、何德平编著的《制度的笼子》是一本探讨制度理论、探索制度奥秘的书,是一本写给大众的关于制度的随笔文集。

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严治党、制度治党”,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位作者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感、使命感,以喜闻乐见的笔调,撰写了50多篇讲述制度的故事。这些故事,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来源于历史,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认识制度、遵守制度、捍卫制度,让“制度里的公民”快乐地生活、开心地工作。

制度就像不可或缺的空气,无论你是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还是自由创业,都需要按照相应的制度来思考和行动。在你处理人与人、人与团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时,本书将赋予你制度的慧眼、赐予你制度的力量。

目录

推荐序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习骅

前言 讲好制度故事

第1章 揭开制度的神秘面纱

 制度里的公民

 分粥故事:制度的起源

 孙志刚事件:制度的历史性

 你与奥巴马的距离,就一个推特账号

 从海船到酒店:制度比敬业更重要

 堤和水:制度是自由的尺度

 零度冰室:制度创造效率奇迹

 河床与河水:制度的分类

第2章 制度让生活更美好的奥秘

 制度推动经济增长

 制度看守社会

 打“老虎”、拍“苍蝇”

 “缰绳”管出“好马”

 减少不确定性

 信任的基石

 秩序的伴侣

 节约交易成本

 制度如渠,行为如水

 合作的桥梁

 激发人的潜能

第3章 蓬勃生长的制度森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好制度笼子

 树木和土壤

 新问题倒逼制度建设

 科学光芒照耀制度建设

 于法周延:疏而不漏的制度笼子

 约法三章:于事简便的制度笼子

 制度要强化刚性约束力

 避免制度打架

 给人性套上制度的笼子

 布拉特辞职:从足球反腐看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小人物与大角色

 制度变迁呼唤杰出人物

 路径依赖:制度的惯性定律

第4章 制度不是“稻草人”

 “子虞电”: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意识:穹隆顶上的拱心石

 追问大火:执行制度的人去哪儿了

 制度执行:坚持人人平等

 抓住“关键少数”

 法不责众当休矣

 割发代首合适吗

 制度之笼岂能随意“破窗”

 火炉法则

 鱼缸法则

 潜规则与明规则

 海恩法则

第5章 制度思维的镜子

 道德与制度

 南风法则:制度与情感

 制度是一面镜子

 手电筒现象

 比特:信息化倒逼制度化

 李世民的难题:人情与制度

 翰林学士“朋友圈”引发的舞弊案

 皇帝不上朝与“笼子”里的总统

 李约瑟之谜

后记 制度的奥秘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火炉法则

“火炉法则”是指制度就像滚烫的火炉一样,本身并不会主动烫人,但只要有人触摸它就必会烫手,久而久之,就没有人敢违反制度了。

长征路上,两个红军战士在一起议论。

“听说了吗,师部枪毙了一个人?”

“知道,他违反了群众纪律,拿了藏族同胞的钱。”

“你知道他是谁吗?”

“就是咱们团的司号员贺敏仁呀。”

“不错。你知道贺敏仁的姐姐是谁,姐夫又是谁吗?”

“不知道。”

“告诉你吧,他的姐姐是贺子珍,他的姐夫是毛泽东。”

“啊?把毛泽东的小舅子枪毙了?!”

……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藏区时,毛泽东妻子贺子珍的弟弟贺敏仁还是红小鬼,在某团当司号员。由于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和几个战士一起偷偷地进到一座喇嘛庙,想找点吃的。走到庙门前一看,没有人看护,大门上却贴着一张标语,上面写着8个大字:“红军战士不准入内。”

这是红军的纪律!要不要进去呢?他犹豫了。刚跨进去的一只脚又缩了回来。但转过来又想:我饿着肚子爬到山上,不进去看看太可惜了,况且周围又没有人,我偷偷进去,悄悄出来,神不知鬼不觉,怕什么呢?他壮了壮胆子,终于跨进了喇嘛庙。吃的没找到,倒发现了一些铜板。贺敏仁违反纪律,擅自拿了一些铜板塞进了衣袋里。

事情暴露后,贺敏仁便成了严重违反纪律的典型,被处以极刑。消息传到了贺子珍耳中,她很震惊,又很伤心,偷偷地痛哭了一场。但她强抑住内心的悲痛,没有告诉毛泽东,怕毛泽东分心……直至到了延安,贺子珍才把小弟在长征途中被枪毙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毛泽东。

毛泽东听完贺子珍的诉说,只说了一句话:“红军就应该有铁的纪律,我们应该用红军铁的纪律来要求自己的亲人!”红军坚持的、毛主席推崇的,就是执行制度的“火炉法则”。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按照“火炉法则”从严治军,是红军各项制度得到铁的执行的保证,也是红军攻必克战必胜的保证。“火炉法则”,原本是指火炉烧得通红的,放在那里,本身并不会主动烫人,但只要有人触摸就必烫无疑。不仅人人平等—谁摸烫谁,而且立马就烫—没有下不为例。

执行制度的“火炉法则”之所以如此有效,主要在于它的五个特性:  一是鲜明的警示性。通红的火炉显得十分醒目耀眼,任何人都知道火炉的真实存在,并且清楚地知道触碰火炉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对制度执行而言,不仅要让人们知道制度的存在,更要知道违反制度将遭到相应的严厉惩罚,而且像触碰火炉会被烫伤一样,成为一条不证自明的常识。

二是惩罚的及时性。从触碰火炉到被火炉烫伤,这当中没有时间差,而是一种即时的连锁反应。对制度执行而言,要求对违反制度的行为予以及时的制止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惩治。

三是惩罚的必然性。只要触碰火炉,就会被烫伤,这体现了一种不容置疑的必然性。对制度执行而言,只要违反制度,就必然要受到惩罚,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四是惩罚的平等性。不管人们的身份如何,只要触碰火炉,结果都是相同的—被烫伤。对制度执行而言,即执行的平等性。

五是执行的自我性。触碰火炉就会被烫伤,是依靠火炉自我执行的。对制度执行而言,即实现制度的自我执行,降低执行成本,提高执行绩效。烈火至猛,人无蹈死。制度执行的火炉法则,实质是“迫使”人们不得不遵从制度,不敢不遵从制度,不能不遵从制度。

远大空调有限公司从1988年起步,仅20多年时间,“远大”品牌就从中国走向世界,成为知名品牌。远大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不仅信守以制度为行动指南的管理方针,而且坚持制度执行的“火炉法则”。“远大”有这么一条规定:随地丢一个烟蒂罚款100元,如果在几个人待过的地方发现一个烟蒂,那么这几个人必须确定是谁丢的,否则,每个人处罚100元。但“远大”至今无处罚记录,不是执法不严,而是无人丢烟蒂。

制度执行的实质内容之一,就是确保违反规则与律令会付出代价,受到相应的惩罚。很多有过国外游历体验的人对发达国家的道路文明赞不绝口,认为他们较高的国民素质是决定因素,这种认识并不全面。实际上,严厉惩戒的威慑力,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比如,行人在新加坡闯红灯被处以高额罚款,超过三次甚至要坐牢;在欧美一些国家乘坐地铁与火车并不查票,但一旦被查出逃票,会在信用档案中留下犯罪记录,对以后的升学、就业、申请银行贷款都会产生严重影响。有的地方和单位制度不可谓不多,要求不可谓不严,很多还是三令五申,但却成了“橡皮泥”、“稻草人”、“纸老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行制度不能坚持“火炉法则”。特别是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责任追究不到位,惩戒力度不够。

陈毅元帅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执行制度坚持“火炉法则”,不仅让人不敢违反制度,主动敬畏制度、遵守制度,而且让违反的人得到惩罚,形成震慑力,倒逼人们服从制度。  如果不严格执行制度纪律,“铁的纪律”就可能变为“豆腐纪律”。2015年10月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纪严于法,把制度纪律挺在前面,让制度纪律成为滚烫的“火炉”、带电的“高压线”,立起来、硬起来、严起来。

P191-195

序言

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我是一口气读完本书书稿的。中信出版社的同志问我读后感,我说:我很喜欢。

我喜欢这本书的内容,它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创造制度、依靠制度、尊崇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与制度创新同步,无论是绵延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不如此。党的十八大吹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冲锋号,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把制度建设放到了战略地位。今年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铲除不良作风和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根本上要靠法规制度。事实上,改革就是制度创新,“四个全面”呼唤制度创新,实现中国梦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可以说,中国社会进入了历史上最旺盛的制度创新的黄金时代。

而这本《制度的笼子》恰好解决了什么是制度,制度有什么价值,什么是科学的制度等人们关心的大问题,可谓应运而生,生逢其时。

我喜欢这本书的形式,它让读者在愉悦中收获知识。今年5月,我与环保部一些年轻干部座谈读书问题,有位同志在发言中谈了选择书籍的苦恼:现在书确实多了,但有的有意义没意思,有的有意思没意义。她的这个意见对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是个善意提醒。书籍也是商品,消费者不买账它就实现不了应有价值。而《制度的笼子》是用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来,完全契合读者的阅读心理。每个故事都令人兴味盎然、回味无穷,如《分粥故事: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小人物与大角色》、《制度之笼岂能随意破窗》、《海恩法则》等等。

可贵的是,讲故事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为了讲道理,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制度经济学等科学理论和思想,既感到有意义,还感到有意思,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名言:“讲好故事,事半功倍”。

我赞赏作者的担当精神。我在《中国历史的教训》前言中谈过这样的肺腑之言:邂逅伟大的历史节点固然幸运,但更重要的是参与。本书的两位作者很年轻,又身处工作烦冗的岗位,他们一边认真工作,一边认真思考时代课题,并且加以升华,其担当精神难能可贵。同为公务员,我对他们努力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感同身受。尤其欣慰的是,我看到经世致用的湘学传统之光在他们身上闪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千千万万知行合一的公务员,所以我不重复“尚有不足”之类符合一切书籍的序言套路,而是把他们引为同道,并期待更多的年轻干部加入其中。这不正是民族复兴大业和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所需要吗?

习骅

2015年9月于北京

后记

制度的奥秘

自古以来,制度使人类生活更和谐,更有序。人们按照既定的制度思考和行动,扮演特定的社会角色,是一种“制度里的公民”。

当今时代,各行各业都需要制度。一些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大到决策管理,小到打扫卫生,都要制定一系列制度。

其实,对于制度,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指我们每时每刻都遵守着制度,按其规定行事;陌生是指我们对制度的认识不够真切,容易产生似是而非的感觉。

黑格尔说过:“熟知并非真知。”

作为“制度里的公民”,我们试图让更多的人超越“熟知”的感性认识,迈向“真知”的理性认识,解读制度的奥秘。

作为“制度里的公民”,我们试图感受全面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时代脉搏,用生动的故事讲述制度的奥秘。

非常感谢中信出版社高科副总编辑的悉心指导,帮助我们两个机关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写就了这本宣传制度理论、探索制度奥秘的小册子。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两年多来,在本书的写作中,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打磨、不断完善,经历了艰辛、苦恼、困惑、追寻,现在书稿马上就要和读者见面了,我们倍感欣慰、备受鼓舞!

当今时代是协同共思的时代,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体智慧的“头脑风暴”让我们产生了更多思想结晶。

本书的有关篇章,得到了人民网、新华网、共产党员网、中国青年网、央广网、红网、华声在线等网站、App和共产党员、幸福人生、六丈日子、悦分享、销售与管理、商界智慧等微信公众号的垂爱,并为我们适应新媒体指明了方向。

在书稿的修改、润色过程中,左骏、文松辉、徐蓉、谢清风、刘清华、廖德泉、霍小晶、黄炜信、周爱华等好友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心帮助。中信出版社的编辑在该书的审读过程中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你们的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让文章不断完善,令我们受益匪浅。

最后,还要十分感谢王东京、习骅、张卫平、吴晓波四位老师的厚爱。你们热情无私地或为本书作序或作隆重推荐,这对我们的努力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你们提携后学之恩,我们没齿难忘。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存在错误和纰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15年10月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成就裴然,制度创新居功至伟;而“四个全面”战略实施更期待制度创新。《制度的笼子》将理论与故事熔于一炉,文字行云流水,相信读者一定开卷有益。

——王东京,中央党校副校长

制度不仅是权力的笼子,保证其正确行使,不伤及民众;也是权力行使者贴身的“防弹衣”“,防止滥用伤了自己。《制度的笼子》一书以理性和事实,机智地阐明了权力行使与制约的原理。掩卷亦难平静。

——张卫平,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会长

这本《制度的笼子》恰好解决了什么是制度,制度有什么价值,什么是科学的制度等人们关心的大问题,可谓应运而生,生逢其时。

——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作者

制度的意义,就在于为人类的行为设立了基本边界,在这个边界内人可以自主行事,超出则不在允许范围之内。所以,当缺少必要制度时,我们会发现越界之事时有发生,做成一样事情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不论这个成本是时间、精力或者财务上的,并最终导致系统的崩溃。向你推荐这本《制度的笼子》,了解关于制度的内容!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制度的笼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贻军//何德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56601
开本 32开
页数 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2015268264
中图分类号 D262.6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5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