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州记忆/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共50册)》涉及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及军事科学等近百种学科门类古往今来的基本知识,是一套可移动的阅读型百科全书。

《神州记忆》讲述了中国从先秦到元明清时期的历史知识,可供读者朋友们阅读学习。

内容推荐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共50册)》涵盖美术、文学、历史、地理、军事、医学、建筑等10余个学科,内容与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上课学习和课后知识的加强和扩展都十分有帮助。在学科内容上,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知识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在条目的选取上,侧重于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实用性条目;在编纂方法上,为增加可读性,以章节形式整编条目内容,对过专、过深的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在装帧形式上,在保持百科全书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封面和版式设计更加注重大众的阅读习惯。因此,普及版在充分体现知识性、准确性、权威性的前提下,增加了可读性,使其兼具工具书查检功能和大众读物的阅读功能,读者可以尽享阅读带来的愉悦。

《神州记忆》讲述了中国史的有关知识。

目录

一 先秦

 1.三皇五帝

 2.夏

 3.商

 4.殷墟

 5.西周

 6.春秋五霸

 7.战国七雄

 8.孔子

 9.孟子

 10.老子

二 秦汉

 1.秦始皇

 2.秦始皇陵

 3.长城

 4.汉朝

 5.丝绸之路

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

 2.两晋

 3.十六国

 4.南朝

 5.北朝

四 隋唐五代十国

 1.隋朝

 2.唐朝

 3.玄奘

 4.五代十国

五 宋

 1.两宋

 2.四大发明

 3.《资治通鉴》

六 元明清

 1.元朝

 2.元大都

 3.明朝

 4.郑和下西洋

 5.故宫

 6.《永乐大典》

 7.青花瓷

 8.清朝

 9.鸦片战争

 10.洋务运动

 11.清末“新政”

 12.敦煌遗书

试读章节

4.汉朝

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后,不禁高声吟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朝是中国秦王朝灭亡之后由汉高祖刘邦建立的统一王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包括西汉(也称前汉,前公元202~公元8)、东汉(又称后汉,公元25~220)两个历史阶段。两汉之际有王莽新朝的短暂统治(公元8~23)。民众起义推翻新朝后,曾经出现各军事集团割据的局面,控制关中等地的是刘玄的更始政权(公元23~25)。东汉定都洛(雒)阳(今河南洛阳东)。189年,东汉王朝因无力控制动乱局面,被迫迁离洛阳。自此至220年曹丕代汉,东汉虽然保留正统王朝的名义,然而历史已经进入三国时期。

汉初历史,是社会经济从凋敝走向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央集权逐步战胜地方割据的历史。西汉王朝建立之初的权力集团,表现出一种平民风格。因为有出身社会下层的背景,汉初执政者大体能够体察民情,认真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为安定政局、恢复经济采取了适宜的政策。

汉惠帝死后,吕后临朝称制。吕后称制,造成了西汉王朝上层的政治矛盾和政治危机。但是在她称制的8年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生产也得以逐步恢复。

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当政的39年间,政局稳定,经济得到显著的发展,历来被看作安定繁荣的盛世典型,史称文景之治。文景时代比较宽和的政治空气,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西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中国开始以文明而富强的政治文化形象雄立于世界东方。

汉武帝派遣张骞率众100余人在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出使西域。张骞以前后13年的艰难困苦为代价,使中原人得到了前所未闻的丰富的关于西域的知识,同时使汉王朝的声威和汉文化的影响传播到当时中原人世界观中的西极之地。

西汉后期经历了昭宣时代的“中兴”之后,即进入元成哀平时代,西汉王朝走上了崩溃的道路。

外戚王莽于初始元年(公元8)正式自立为帝,即真天子位,改国号为“新”,结束了西汉王朝的统治。第二年,改年号为“始建国”。

王莽正式取得帝位之后,曾实行“新政”,希望恢复政局的稳定。但是遭到一系列失败。地皇三年(公元22),王莽的新朝政权覆亡了。

汉光武帝刘秀以刘姓皇族的身份参与反对王莽新朝的起义,逐步集结并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势力,终于逐一战胜各个或强或弱的武装政治集团,建立起东汉王朝,实现了新的统一。整个东汉一代,专制主义官僚政治的人才基础大体是儒生。东汉上层统治集团在执政的195年间,始终比较重视以儒学教育充实自身的文化实力。

东汉继西汉之后继续发展,政治形态与社会结构呈现出新的格局,并以北方田庄经济的繁荣,长江流域的开发以及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主要历史特征。

自汉和帝时代起,外戚和宦官两个权力集团相互激烈争斗,使东汉王朝的政治关系愈为复杂,东汉王朝的政治统治愈为昏暗。东汉末年的政治黑暗,导致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和统治危机日益严重。东汉晚期,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大批流民离开家园漂泊异乡。流民成为“盗贼”,转化为激烈反抗政府的军事力量。

光和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后为强悍的政府武装和豪强武装的联合镇压所挫败。黄巾起义虽然最终没有能够建立起以“黄天”为象征的政权,但是却摧毁了东汉王朝的基础,扫荡了东汉王朝的皇威,这一政权从此名存实亡。而与东汉王朝相依托的代表黑暗政治势力的宦官集团和外戚集团,经过短暂的反复之后,也在政治舞台上消逝了。

P36-39

序言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国家重点文化工程,是代表国家最高科学文化水平的权威工具书。全书的编纂工作一直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先后有三万多名各学科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科学家、专家学者参与其中。1993年按学科分卷出版完成了第一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百科全书的历史;2009年按条目汉语拼音顺序出版第二版,是中国第一部在编排方式上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在人们的固有观念里,百科全书是一种用于查检知识和事实资料的工具书,但作为汲取知识的途径,百科全书的阅读功能却被大多数人所忽略。为了充分发挥《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功能,尤其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以系列丛书的方式推出了面向大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为实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目标,在学科内容上,选取与大众学习、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或知识领域,如文学、历史、艺术、科技等;在条目的选取上,侧重于学科或知识领域的基础性、实用性条目;在编纂方法上,为增加可读性,以章节形式整编条目内容,对过专、过深的内容进行删减、改编;在装帧形式上,在保持百科全书基本风格的基础上,封面和版式设计更加注重大众的阅读习惯。因此,普及版在充分体现知识性、准确性、权威性的前提下,增加了可读性,使其兼具工具书查检功能和大众读物的阅读功能,读者可以尽享阅读带来的愉悦。

百科全书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大学”,是覆盖人类社会各学科或知识领域的知识海洋。有人曾说过:“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而知识重在积累,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希望通过《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的出版,让百科全书走进千家万户,切实实现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社会功能。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

2013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州记忆/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中国大百科全书普及版编委会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096214
开本 16开
页数 1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少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12
CIP核字 2015215676
中图分类号 K209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6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5: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