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是一套以图画讲故事的形式,系统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青少年历史读物。
“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周功鑫博士亲率领团队花数年之力,精心打造,其团队的专业性、精巧的编辑思路、图文并茂的设计,都赋予这套丛书极高的文化价值,令其具备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的基础。
“战国成语与赵文化”为“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第一套与赵文化有关的成语故事。
本册《邯郸学步》中,读者可了解赵国人普遍具有在音乐、舞蹈等艺术上的素养及注重生活美学。
图书 | 邯郸学步(精)/战国成语与赵文化/青少年国学课外必读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是一套以图画讲故事的形式,系统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青少年历史读物。 “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周功鑫博士亲率领团队花数年之力,精心打造,其团队的专业性、精巧的编辑思路、图文并茂的设计,都赋予这套丛书极高的文化价值,令其具备在广大青少年中推广的基础。 “战国成语与赵文化”为“图说中华文化故事”系列丛书第一套与赵文化有关的成语故事。 本册《邯郸学步》中,读者可了解赵国人普遍具有在音乐、舞蹈等艺术上的素养及注重生活美学。 内容推荐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讲述战国期间,公孙龙请教庄子的追随者魏牟有关庄子的学说,魏牟认为公孙龙见识浅薄,眼界狭小,无法理解庄子的思想,但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以燕国青年到邯郸学赵人走路,结果不但没学会,反而连自己原来的走路方式都忘记的故事,来隐喻没有深厚的底蕴,学庄子也是徒劳。 “邯郸学步”的成语人人都知晓,但极少人会深入探究,为何燕人学不会赵人的步伐?原来赵国人生活在艺术文化的氛围里,当时玉象征君子美德,组玉佩的佩戴成为流行时尚,人人必佩挂。此外,赵国社会从君王到百姓,皆喜好音乐与舞蹈。因此,赵国人行走时在组玉佩的撞击的节奏里,配合着心中的韵律,走起路来自然优雅。 周功鑫主编的《邯郸学步(精)》是出色的青少年国学读物,从亲切的成语故事讲起,由浅入深、图文并茂,深入历史细节,引导青少年步入中华文明的辉煌殿堂。 目录 故事背景 故事内容 成语运用 图画知识 延伸阅读 附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邯郸学步(精)/战国成语与赵文化/青少年国学课外必读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周功鑫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1592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4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少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6 |
CIP核字 | 2015238404 |
中图分类号 | H136.3 |
丛书名 | 战国成语与赵文化 |
印张 | 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7 |
宽 | 252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