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总序
代序
第一章 学术论文
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
我的建筑哲学
在历史和未来之间的思考
自然·自我·建筑文化——江南传统建筑中的“理”
面向未来,走自己的路一在历史和未来之间的再思考
地域性与建筑文化——江南建筑地域特色的延续和发展
建筑的社会性与文化性——在商品经济和外来文化冲击下
对中国建筑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相通·相携·相成——我看建筑与文学
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
无形·有形·无形——四川建川博物馆战俘馆建筑创作札记
中国建筑师走在自主创新的路上
通感·意象·建构——浙江美术馆建筑创作后记
跨文化发展与中国现代建筑的创新——关于价值判断与评价标准
寻找中国建筑精神
语言与境界——龙泉青瓷博物馆建筑创作思考
希望·挑战·策略——当代中国建筑现状与发展
语言·意境·境界——东方智慧在建筑创作中的运用
第二章 访谈
话语缠绕中的沉思
“功夫”在设计之外
程泰宁:新建筑不在西方而在前方
创造意境,理象合一
造房子的最高境界是哲学
城市·建筑·文化
《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程泰宁:不能把“现代”等同于“西方”
中国建筑向何处去?
程泰宁:城市建筑究竟是谁的梦
第三章 评论
泰宁尺度
走进现代的沉思
立足江南怀抱世界
程泰宁:走“中国”建筑师的路
城殇
中国建筑“千城一面”的根源在何?如何寻找中国建筑的精神?中国建筑将往何处去?面对种种发问,程泰宁所著的《语言与境界(精)》结集了中国工程院程泰宁院士多年来的学术论文、访谈与评论,反映了其对中国建筑的深层思考与剖析,诠释了其在历史与未来、东方与西方、地域与文化之间所建立的建筑哲学观。书中用当代思维反思传统建筑,用西方方法比较中国精神,既从刘勰《文心雕龙》入手,从中国文化看中国建筑,又以丹纳《艺术哲学》角度切入,从西方艺术史、美学角度人手剖析中国传统建筑的利与弊。在指出学习西方不应只是表面形式,更多应属精神层面后,更提出其独特的建筑哲学理论。从本书所收录的30余篇文章中,可清晰看出程泰宁院士建筑思想探索、完善与成熟的整个脉络。
这是一本走进院士思想深处的探索之书,更是一条透过其50余年建筑实践,感受其思想沉淀过程的探寻之路。本书适合建筑学与相关专业师生、建筑师、建筑理论研究者与文化学者阅读与参考。
《语言与境界(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文集》中的一册,主要为程泰宁院士近几年发表的一些学术文章,主要包括是建筑设计方面的论文,以及访谈与评论,反映了程泰宁院士自改革开放30年来关于建筑创作的一些思考,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国建筑创作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意义。书中还收录了院士创作过程中的一些随笔,回忆性文章,仅供读者阅读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