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其宏编著的《在反思和论辩中建构--我的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探索之路》分为三个部分反思篇、论辩篇和建构篇,第一部分11篇文章,第二部分8篇,第三部分7篇,主要为近现代当代音乐研究历史和现状,涉及萧友梅等音乐家、汪毓和等音乐学家、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等音乐思潮,从角度新颖,为近现代当代音乐思想研究杰出范例。
| 图书 | 在反思和论辩中建构--我的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探索之路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居其宏编著的《在反思和论辩中建构--我的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探索之路》分为三个部分反思篇、论辩篇和建构篇,第一部分11篇文章,第二部分8篇,第三部分7篇,主要为近现代当代音乐研究历史和现状,涉及萧友梅等音乐家、汪毓和等音乐学家、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等音乐思潮,从角度新颖,为近现代当代音乐思想研究杰出范例。 目录 反思篇 我的批评史与美刺观 当代音乐研究的历史与现实 萧友梅“精神国防”说解读——兼评贬抑“学院派”成说之历史谬误 辩证思维与传承发展关系论 当代音乐思潮研究的历史观及其他——《改革开放与新时期音乐思潮》绪论 我国音乐批评的新时期状态——为“批评与文艺:2007·北京文艺论坛”而作 汪毓和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在新时期的命运——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 一本历史地敞开但未被读透的思潮教科书——《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绪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音乐界的异化面——《音乐界实用本本主义思潮研究》结语 战时左翼音乐理论建构与思潮论争——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笔记之一 论辩篇 新音乐史家之胆、学、识——对刘靖之两篇文章的八点质疑 建立以人为本的音乐发展观——关于“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问题之我见 史观检视、范畴拓展与学科扩张——陈聆群、汪毓和两篇文章读后谈“重写音乐史” 在历史与未来之间抉择——“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之争”论评 “宏大叙事”何以遭遇风险——关于“新世纪中华乐派”的思考与批评 “宏大叙事”需要科学精神——“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归来谈 梦残犹未醒病急乱投医——评李瑾《追求真理还是恪守平庸》 浊者自浊——再答李瑾 建构篇 “史实第一性”与近现代音乐史研究——为“新见萧友梅文献学术研讨会”而写 历史的批评批评的历史——“当代音乐研究”学科构想之我见 不敬父兄遑尊乃祖——论中国音乐史教学的古今贯通与厚今薄古 中国当代音乐史的历史分期及其依据 论音乐作品评价体系的当代建构 综合舞台艺术史:中国音乐史的遗缺 为人民的创作导向与我国当代音乐再腾飞之旅 附录 居其宏公开发表但未收入本书的相关文论目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在反思和论辩中建构--我的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探索之路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居其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96766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6-10-01 |
| 首版时间 | 2016-10-01 |
| 印刷时间 | 2016-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34 |
| CIP核字 | 2016176424 |
| 中图分类号 | J60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9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