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兴华、张永胜株主编的《法国理论(第6卷)》主要收录了本丛书编委会所翻译、撰写的有关法国思想理论的文章。特设有科耶夫专题、笛卡尔专题、专论等栏目,旨在展示当前国内的法国思想研究,推进我国对法国思想与文化的深入理解。先前以《法兰西思想评论》为题,于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五卷,获得广泛好评。
| 图书 | 法国理论(第6卷)/同济欧洲文化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陆兴华、张永胜株主编的《法国理论(第6卷)》主要收录了本丛书编委会所翻译、撰写的有关法国思想理论的文章。特设有科耶夫专题、笛卡尔专题、专论等栏目,旨在展示当前国内的法国思想研究,推进我国对法国思想与文化的深入理解。先前以《法兰西思想评论》为题,于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五卷,获得广泛好评。 内容推荐 《法国理论》原名为《法兰西思想评论》,是国内唯一以法兰西思想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按年度出版(第1-5卷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第6卷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与《德意志思想评论》《文艺复兴思想评论》同属“同济·欧洲文化丛书”系列,该丛书代表了国内欧洲文化思想研究的最前沿成果。 本书为陆兴华、张永胜株主编的《法国理论(第6卷)》。 科耶夫何以被称为法国的“麦考夫·福尔摩斯”?鲍德里亚为何要为美国高唱赞歌?笛卡尔的“沉思”当真是在否认感觉的可靠性吗?精神分析学与《易经》有何关系?朗西埃的电影政治怎样指引今天的艺术家?阿甘本的“牲人”有着怎样的基督教渊源?历史悠久的法国哲学如何影响了当代中国?本卷聚焦法国理论在当今的发展状况,及其对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影响,为读者展现法兰西思想的种种面向。 目录 科耶夫专题 智慧者的不满 从寻求“承认”到成为“至尊”——论巴塔耶通过科耶夫对黑格尔的主奴思想的吸收 自然与历史:哲学视域的古今变迁 鲍德里亚专题 鲍德里亚:建筑美学关键词 鲍德里亚论美国的现代性 笛卡尔专题 承认感觉——重新理解《第一哲学沉思集》中的感觉 “实在的区分”:笛卡尔的心物区分学说辨析 精神分析专题 拉康的享乐观——从圣·奥古斯丁所举的例子看 从精神分析到《易经》? 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学与人类学之争的焦点 专论 物质化了的哲学空间与哲学剧场——福柯眼里的马克思尚. 巴迪欧《主体理论》中的主体理论 德波评传 谁之启蒙,何种理性?——基于康德与福柯对启蒙的再反思 艺术 论朗西埃的电影的政治 “今晚有音乐会。”——德勒兹的事件哲学与当代前卫艺术 影响 法国哲学的中国视角 青年论坛 民主的风尚——关于《论美国的民主》中“民情”的讨论 圣性、禁忌与牺牲——试论阿甘本“Homo Sacer”概念的神学面向及其生命政治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国理论(第6卷)/同济欧洲文化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陆兴华//张永胜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2337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3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6-07-01 |
| 首版时间 | 2016-07-01 |
| 印刷时间 | 2016-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1 |
| CIP核字 | 2016151975 |
| 中图分类号 | B565.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7 |
| 高 | 20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