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熊江宁编著的这本《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讲述了释迦牟尼佛本生故事和生平,叙述了他从出生到出家最后成佛的一生。释迦牟尼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本书具体介绍了释迦牟尼的本生传说,他出生、出家、成佛传道的一生,他与弟子们的故事,他的主要思想,并配以精美图片。

内容推荐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并非传说中的人物,而是印度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伟人。他以王子的身份出家悟道,广收弟子,建立僧团,宣讲教义,度化众生。在他住世之时和涅槃之后,佛教思想传遍了印度并传播至印度以外的许多地方,至今仍有巨大的影响。

释迦牟尼的本生传说,他出生、出家、成佛传道的一生,他与弟子们的故事,他的主要思想,就是熊江宁编著的这本《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要讲给你听的。

目录

引言

一 释迦牟尼佛本生因缘

 1 弥佛的本生故事

 2 弥佛来到世间的因缘

二 释迦牟尼佛的生平

 1 弥出生

 2 弥出家

 3 弥悟道

 4 弥传法

 5 弥涅槃

三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1 弥佛的十大弟子

 2 弥僧团的女众弟子

 3 弥佛陀的最后一位弟子

四 佛陀的教法

 1 弥主要思想

 2 弥佛典结集

 3 弥佛教影响

五 与释迦牟尼佛有关的艺术与庆典

 1 弥佛像

 2 弥佛塔

 3 弥纪念节日

试读章节

佛的本生故事

佛经里所记载的佛本生故事有数百则,这里只介绍最著名和最有代表性的几个故事,来说明佛本生故事里所蕴含的佛教道理。九色鹿等说明因果的故事

九色鹿的故事是佛本生故事里非常著名的一则,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也有所描绘。这个故事出自《佛说九色鹿经》。

故事里说,在恒河边曾生活着一只九色鹿,身上有九种颜色,鹿角雪白,十分美丽,它与一只乌鸦互为好友。一天,有人溺水,九色鹿舍身相救,溺水者为感谢九色鹿的救命之恩,表示愿意为九色鹿寻找水草。九色鹿不图感恩,只要求落水人不要透露它所在的地方,以免引来贪图它皮毛的人来要它性命。溺水者满口答应下来。不料,有一天夜里王后梦到了九色鹿,于是装病不起,要求国王为她捕捉九色鹿,想剥皮取角做服饰和扶柄,因此国王下令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被九色鹿所救的溺水者起了贪念,向国王告密,并带领国王和士兵来捕捉九色鹿。九色鹿的好友乌鸦对空长鸣,唤醒了还在熟睡的九色鹿。在重兵包围中,九色鹿向国王揭露了告密者的忘恩负义。国王被九色鹿感动,放它回山,并下令全国不得捕捉九色鹿。此后,各地的鹿群都来归附,国家风调雨顺,人民安乐。这个故事也叫作《鹿王本生》。

佛陀在故事的最后指出:九色鹿就是佛陀的前身,乌鸦就是阿难的前身,溺水人就是提婆达多,而这位王后就是后世诽谤佛陀的孙陀利。由于过去的因缘,佛陀说法之时,孙陀利在大会中起身捣乱,毁谤佛法。这是佛的十个不可避免的宿世因缘之一。

提婆达多是佛陀父亲兄弟的孩子,也是释迦族人,他曾扔出石头打破佛陀的脚趾而让佛陀流血。作为佛陀时期与佛教作对的反面人物,提婆达多与佛陀之间也有前世因缘。佛说:过去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须檀的长者,家里非常富有。须檀有嫡子叫须摩提,还有庶子叫修耶舍。须檀去世的时候,没有指定家产交给哪个儿子继承。嫡子须摩提想得到全部财产,打算害死庶子。他把修耶舍约到了耆阁崛山,并把他推到了山崖底下,又举起一块大石抛了下去,修耶舍就被石头砸死了。佛陀告诉自己的弟子舍利弗:当时的须摩提便是佛陀的前身,修耶舍就是提婆达多。他用石头把提婆达多的前身砸死之后,曾堕落地狱,受火烧汤煮,更受铁山压身,受大苦楚。如今虽然事过已久,但残缘不尽,因此成佛之后还要受到提婆达多投石破趾之患。佛说:“我已成佛犹不免宿缘,何况是愚昧的凡夫,所以一切众生都应当守护好身、口、意三业,奉行十善。”舍身饲虎等阐发慈悲的故事

这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佛本生故事,又叫作《萨埵太子本生记》,说的是释迦牟尼佛前世作为南瞻部洲某国小王子摩诃萨埵时候的故事,在《金光明经·舍身品》《贤愚经》《菩萨本生鬘论》等佛教经典中都有记载。  故事说的是:有一天,国王、王后和三位王子带领着大臣去郊外游玩。国王和王后游玩一阵之后就去休息了,三王子摩诃萨埵和他的两位哥哥继续游玩,他们在丛林中发现了一只刚刚产下小虎的雌虎和七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幼虎。雌虎由于找不到食物,已经饿得奄奄一息。小王子摩诃萨埵心地善良,他见此情景心生怜悯,知道如果雌虎饥饿难耐,说不定就会吃掉幼虎果腹。于是,他打算牺牲自己,救活母虎与幼虎。摩诃萨埵怕两位哥哥阻拦自己,又怕父母伤心,就让两位哥哥先行离开,等哥哥们走远了,他再回到老虎面前,毫不犹豫地将身体投向虎口。但是老虎过于饥饿而无力吞食,摩诃萨埵早已下定决心舍身饲虎,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他找来木头,戳破自己的身体,让老虎吸食自己的鲜血。饿虎喝了鲜血恢复了力气,又继续吃王子的肉体。两位哥哥不见弟弟回来,四处寻找,在老虎窝边发现可怜的弟弟已经被饿虎吃得精光,只剩下一副带血的白骨散落在一旁。

当摩诃萨埵太子舍身之时,大地震动,一切天人无不随喜赞叹。舍身饲虎的摩诃萨埵王子死后投身到兜率天上。他发现自己生前布施的残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父母、兄弟正围靠在尸首旁边,痛不欲生,于是离开天界,在空中现身,向父母亲百般规劝和训谕,竭力解释为善的功德和伟大,以打破父母的迷执。经过摩诃萨埵王子的一番说法与教化,国王夫妇逐渐醒悟,国王吩咐家臣赶造七宝塔,把摩诃萨埵王子的尸首厚葬。摩诃萨埵王子看到父母从悲伤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宫。

这个故事里的摩诃萨埵就是佛陀,而摩诃萨埵的父王就是佛陀做悉达多太子时的父亲净饭王,王后就是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大王子是弥勒菩萨,二王子是文殊菩萨。那时的饿虎就是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阁波提,故事里的七只小老虎,就是后来的佛陀弟子目犍连、舍利弗和佛陀初转法轮时追随他的懦陈如等五比丘。P4-7

序言

世界性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约公元前565~前486年),并非传说中的人物,而是印度历史上一位真实存在过的伟人。他姓乔答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明珠的意思,以此喻指他为“圣人”。所以,释迦牟尼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贤人”。释迦牟尼佛以王子的身份出家悟道,他建立了佛教的僧团,并且宣讲佛教的教法,度化了许多的信众,也有许多著名的弟子。在他住世之时和涅槃之后,佛教的教法传播到印度和印度之外的许多地方,至今在世界上都还具有巨大的影响。

“佛”在梵语中写为buddha,其含义就是“觉悟了的人”。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就是努力探寻宇宙人生的真相,最终达到觉悟并且将自己所领悟到的道理不断地告诉更多的人,帮助其他生命也走向觉悟的“觉者”的一生。

在讲述释迦牟尼佛以悉达多太子的身份走向觉悟的故事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佛经中对佛陀本人的前生故事的一些说法。佛本生故事,也叫作《佛本生经》,是佛教中极具文学意义的经典故事。其中有很多故事是佛陀觉悟之后,在不同场合向众生说法时讲述的。“本生”是梵语阇陀伽的意译,《瑜伽师地论》说:“云何本生?谓于是中宣说世尊在过去世彼彼方分,若死、若生,行菩萨行,行难行行,是名本生。”《大般涅槃经》也说:“所谓比丘当知:我于过去作鹿、作罴、作獐、作兔、作粟散王、转轮圣王、龙、金翅鸟,如是等行菩萨道时所可受身,是名阇陀伽。”这些故事都是讲述佛陀历经三祇百劫受种种生、行菩萨道的事迹,而名为本生。

所有的本生故事,内容大多是表现利他精神和高尚人格追求,也大都富有宗教道德色彩,每一则故事都是为了说明佛教所蕴含的“舍己救人”和“善恶有报”等道理。佛教讲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对佛陀的前世因缘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以及对佛陀这位觉悟者的认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如来佛祖(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佛教书系/华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熊江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845772
开本 16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6
出版时间 2016-02-01
首版时间 2016-02-01
印刷时间 201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2013307566
中图分类号 B949.935.1
丛书名 佛教书系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26
15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