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徐霞客游记
内容
编辑推荐

引进香港中华书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册;集合传统经典、引领国学变革

独特的知名创作团队,国学泰斗饶宗颐名誉主编,集结两岸三地空前阵容,全球汉学界的知名学者倾力打造

深具国际视野,展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以现代眼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来抚慰人心的摩登新国学

贴近当代社会的解读,挖掘古代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浮躁社会的醒世箴言,迷茫心灵的治愈良药

老少皆宜,修身必读、学习必备,导读、原典、注释、译文、赏析与点评、名句索引、插图等一应俱全,解读全面专业。真正读懂伟大思想、受益一生!

诗书传家久,国学继世长,双色印刷,装帧典雅,用纸考究,附全彩阅读指南,馈赠佳品、传世国学典藏

由郑培凯校注的《徐霞客游记》为其中一册。

作者简介

导读及译注:

郑培凯,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副修历史。1970年负笈美国,主修中国及欧洲思想史,及后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哲学博士。曾任教于卫斯理大学、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及纽约佩斯大学,1998年赴港创办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现任香港特区非物质文化咨询委员会主席。著作包括《汤显祖与晚明文化》、《吹笛到天明》、《游于艺:跨文化美食》、《树倒猢狲散之后》、《茶道的开始——茶经》,另著《高尚的快乐》、《出土的愉悦》、《真理越辩越昏》、《在纽约看电影:电影与中国文化变迁》等。

内容简介

徐霞客是明末奇人,具备艺术家刻画自然的写生才能,又有观察实证的科学逻辑头脑。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是一本奇书,记录了他实地考察山川地理的经历,被后世称为“古今游记之最”;颇像达尔文乘“小猎犬号”考察船环游世界,抱持追求生物科学知识的执着,记录各地物种,写成巨细靡遗的游记。才气纵横,文笔恣肆而又细腻精确,在文学史、地理知识史、文化意识史上都有独特的地位。

目录

跋涉天涯一奇人——《徐霞客游记》导读

一 游天台山日记 浙江台州府

二 雁荡山日记 浙江温州府

三 游黄山日记 徽州府

四 游武彝山日记 福建建宁府崇安县

五 游庐山日记 江西九江府

六 游九鲤湖日记 福建兴化府仙游县

七 游嵩山日记 河南河南府登封县

八 游太华山日记 陕西西安府华阴县

九 游太和山日记 湖广襄阳府均州

十 游五台山日记 山西太原府五台县

十一 游恒山日记 山西大同府浑源州

十二 湘江遇盗日记

十三 游七星岩日记

十四 游漓江日记

十五 随笔二则

十六 游大理日记

十七 溯江纪源

参考数据

名句索引

精彩书摘

徐霞客是明末的奇人,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是一本奇书,在文学史、地理知识史、文化意识史上都有独特的地位,不但为中国旅游文学开创了崭新面目,也反映了中国知识精英在早期全球化期间的世界观发展,对客观世界进行细致的实证考察,并且提供了探索自然的翔实记录,同时一一探究知识的可靠性。《徐霞客游记》的出现,有其划时代的意义,也有其历史文化发展的原因。从书写创作的主观层面来说,涉及游记书写文类的发展,自魏晋以来个人意识的萌发,表现于士大夫文人的放情山水,在欣赏自然美景之余,记录个人对自然的独特观察与体会,追求审美境界的天人合一。这种属于审美范畴的思想意境,通过唐宋时期散文书写的发扬,发展到了明代,已经累积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徐霞客汲取发扬的基础,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化日记的细节书写为文学性与思想性的篇章。

从社会环境的变迁而言,明代中叶之后,中国东南半壁的经济生活极为繁荣,沿着长江中下游与大运河流域,城镇化与经济商品化发展迅速,参与商业行为的人口频繁扩张,交通路线急速开辟。除了官方《大明一统志》的地理记载,从当时出现大量商程便览之类的导引书刊,如黄汴的《一统路程图记》(后来翻刻成《天下水陆路程》、《新刻水陆路程便览》等)、李晋德《客商一览醒迷》、程春宇《士商类要》等,可知全国的交通路线以及各地驿站分布,不但胪列得十分清晰,巨细靡遗,而且标注出五里、十里、二十里、三十里、五十里、六十里、七十里的路程地望,方便商贾经商旅行,当然也同时惠及出门旅行的游客。因为经济繁荣与稳定,一些富裕人家在生活有了余暇之后,游山玩水成为相当普及的社会风尚,不再是极少数达官贵人的禁脔,得以让个别精英人物在不忧衣食的环境中,尽情发挥个性,在寻觅山水奥秘之中,满足自我存在的意义。

清初泉州人黄虞稷的《千顷堂书目》,列举了士大夫文人的旅游著述,作者达五十七人之多。这些文人学者书写的游记,与路程便览、客商指迷以及历代记述地理山水的志书都不同,是属于亲身经历的记述,不是沿袭前人著作的书抄。历史地理学者周振鹤研究明代后期旅行家群体,特别指出,这些游记的作者大多数是进士出身,或者是有一定官职的举人或诸生。旅游的性质,有许多是因为“宦游”,也就是借着执行官府职务的机会,或走马上任,或巡按调查,途经名胜古迹,顺便“到此一游”,却又感到旅游的乐趣值得笔诸为文,记下自己的游踪,也算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体现。如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在他《闽部疏》的序里就说,“今天下内外官,得行部遍者,直指、督学两使者而已。世懋束发宦游,多历海内名山大川。”清楚说明,达官贵人旅游天下,经常是执行公务的附带行为,多半可以归于今天所说的“公费旅游”。必须在此指出,晚明最出色的旅行家徐霞客,虽然出身世家,却抗拒科举仕途,未曾谋过一官半职,因此,他足迹遍天下,倒是从未使用过公帑,所有旅游花费都是自己提供的。

明代中期以后,士大夫文人学者除了游山玩水,写下亲身经历,也对寰宇地理进行仔细地实地考察,编写成长篇著作,这些著作既有游山玩水的观赏性质,同时反映了实证考察的学术钻研。从王士性的《五岳游草》与《广志绎》、何镗的《古今游名山记》、杨尔曾的《海内奇观》、墨绘斋刻本《天下名山胜概记图》、曹学佺的《蜀中名胜记》,以及顾炎武的《肇域志》与《天下郡国利病书》等等,可以看到,他们写作的目的兼具知识性与观赏性,蕴含了许多个人观察外在世界的信息,与上述商程导引书刊的性质不同。从这些游记与记载山川形势的书中,我们可以探知,明末文人学者游览名山大川的动机,或许初始意在旅游玩耍。亲身游历,仔细观察名山大川之后,还要字斟句酌,发之为文,就有了超乎娱乐的文学审美与知性追求。晚明时期的社会文化繁荣与变化,冲击了许多上层精英的知识系统,他们在探索内圣外王的心性之学以外,也对外在世界的客观存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触发了知识结构的变化。他们的知识探求不再限于儒释道的心性辨析,而是想跨越传统的文献知识,摆脱古人诉诸圣贤权威的不求甚解方式,试图通过亲身的验证,清楚认识客观世界与自然地理的面貌。徐霞客就是这种探求客观地理真知最典型的人物,《徐霞客游记》也就成了建构新知识系统的重要著作。

徐霞客才气纵横,文笔恣肆而又细腻精确,具备了艺术家刻画自然的写生才能,又有观察实证的科学逻辑头脑。他探索自然地貌环境,似乎只是为了纯粹的求知目的,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他记录实地考察山川地理的经历,颇像达尔文乘“小猎犬号”(Beagle)考察船环游世界,抱持追求生物科学知识的执着,记录各地物种那样,写成巨细靡遗的游记,并无功利的考虑,没想过什么“实用价值”。我们可以想象,徐霞客每天翻山越岭,攀援险峰,涉过溪涧,到了晚上还孜孜不倦,在昏暗如豆的灯下,展开文房四宝,沾濡着他饱览山川大地的无限深情,以优美的文笔,一个字一个字,记下详细的亲身观察。他从家乡江阴出发,穿的是草鞋或麻鞋,日复一日,不存在任何功利目的,走遍中国名山大川,进入西南大地,深入不毛,一直走到滇缅边境,这是何等的精神?到了夜深人静,他还不顾跋涉一天的疲劳,写下如此优美的大地颂歌,是什么样的强大力量支撑着他,为我们留下了《徐霞客游记》?

当然,徐霞客具有特殊的文学艺术才能,有观察世界的精密逻辑思考方式,像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一样,锲而不舍,一丝不苟,有兴致,也有能力,组织起身体力行的观察,记录下跋涉天涯的每一步足迹。不过,我们还是要问,除了上述的时代环境,是什么具体原因,因缘际会,激发了徐霞客,让他停不下脚步,必须走尽天涯海角,必须把每分钟的历程,记录得丝毫不漏?徐霞客的主观能动性是哪里来的,是什么内在因素激励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行走天涯,写出如此卷帙浩繁的游记?是家世中的什么特殊背景,生命中的什么环节,驱动他的心灵,使他像一颗漫游在外太空的彗星,循着自己的轨道,永不歇止?

读《徐霞客游记》,要心存景仰之情,它不止是读一本好玩的游记,也不止是欣赏优美典雅的文章。要想到徐霞客行走天涯,是以独特的个性,来展现人类特有的求知精神,求真求是,为求知而求知,为审美而审美,为躬亲体验山河胜景而游历。这种对外在世界的纯粹好奇,要亲身去体验的求知精神,是人类有别于其他物种的特性,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动因,值得我们思考,也值得我们学习。

前言/序言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

(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

(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

(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

(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

(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徐霞客游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饶宗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61261
开本 16开
页数 3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8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672
CIP核字 2016080053
中图分类号 K928.9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授权出版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