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历史的迷思(当代文史观个案述评)》作者华今针对目前文坛上的“名家现象学”——王朔现象、王蒙现象、余秋雨现象、易中天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主要就其中的余秋雨和易中天两大现象,对其所说的观点,引发的社会的争议,进行了深入地探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书观点鲜明,材料翔实,分析和论证具有独特的亮点,供读者在文化现代化的征途上,重新解读余秋雨、易中天。
图书 | 文化与历史的迷思(当代文史观个案述评)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化与历史的迷思(当代文史观个案述评)》作者华今针对目前文坛上的“名家现象学”——王朔现象、王蒙现象、余秋雨现象、易中天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主要就其中的余秋雨和易中天两大现象,对其所说的观点,引发的社会的争议,进行了深入地探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书观点鲜明,材料翔实,分析和论证具有独特的亮点,供读者在文化现代化的征途上,重新解读余秋雨、易中天。 内容推荐 无论赞成与否,余秋雨、易中天等人已经成为当今文化领域引人注目的人物,其人、其书、其文学观点、其对当下的观照等等,已然成为引发众多读者关注和讨论的对象。那么,其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值得商榷的,哪些是现实的,哪些是超越的,对当下又有何种建设性的意义等等,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华今著的《文化与历史的迷思(当代文史观个案述评)》即以余秋雨现象、易中天现象为例,对以上诸问题进行了剖析,值得一读。 目录 余秋雨卷 言论自由会淘汰精英吗? 作家为什么会失去原创力? 贵族心态 质疑余版的“生活在别处” 论余秋雨的“天人合约” 中庸之道将是21世纪的最佳哲学? 文化痼疾与假冒伪劣 转型期需召唤怎样的文化人格 文化遗产怎能以文化偶像来传承 透视第三种人 一个王朝的阳谋 易中天卷 也谈易中天的“历史同情论” 为空想而奋斗的政治伦理应予否定 奸雄史观可以休矣 狷介之士绝非混蛋 不要将最丑陋的人看作是最聪明的人 “认死理”精神值得提倡吗? 如此盘点,焉能清仓 ——评易中天《盘点李泽厚》 “道德沙尘暴”异议 “非典型腐败”要由老百姓买单? 易中天的“费厄泼赖”且慢实行 易教授,请慎举“黄牌” 走出易中天的“迷宫”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与历史的迷思(当代文史观个案述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华今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77757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6-05-01 |
首版时间 | 2016-05-01 |
印刷时间 | 201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 |
CIP核字 | 2016073486 |
中图分类号 | I206.7 |
丛书名 | |
印张 | 8.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