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创新创业导航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由王保江著的《创新创业导航》主要覆盖企业创新和个人创业两个大的主题。在经济领域范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个人创业是企业创新的生力军和不竭的源泉。企业创新的目的就是围绕企业的Value(市值提升)、Capacity(能力建设)、Potential(潜力构建)和Environment(环境应变)做决策做规划。

内容推荐

自2010年起,作者王保江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委派,只身赴深圳创办深圳北航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由于创办研究院具有鲜明的从O到1的创新工作特性,其间出现的不协调、不顺畅、不明确的工作事项异常繁多,在此期间,作者深刻感受到工作角色处于企业创新的市场需求与高等院校技术成果转化产业的夹缝中间。

针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者在业余时间开展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历时五年编写完成《创新创业导航》。

作者自身作为一名创业者、管理者,同时也是一名具有科研素养的研究人员,从市场需求、企业创新、个人创业以及技术成果转化产业化等方面做出深入思考和工作总结,希望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者、科研人员、科技产业人员、企业家以及行业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目录

推荐序 大变革时代呼唤着创新创业

自序

前言 为什么行行出状元

第一章 如何理解和把握创新的六个特征

 第一节 挑战:创新,游走在犯规和颠覆的边缘

 第二节 阻碍:不作为易,敢担当难

 第三节 核心:创造价值才有价值

 第四节 灵魂:创新环境的好坏是关键

 第五节 两面:守成与创新

 第六节 方向:把握和顺应趋势才能不断发展

第二章 企业如何实施创新

 第一节 几个先导案例

 第二节 企业家精神

 第三节 企业创新的机遇来源

 第四节 企业创新的实施

 第五节 企业的经营管理

 第六节 浅谈企业的道

 第七节 企业价值链的构建与创造

 第八节 企业价值链构造的模型

 第九节 影响力就是生产力

 第十节 趣谈企业与物理学定律

 第十一节 去做,让改变发生

第三章 如何把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第一节 核心:成果转化的核心在于转化

 第二节 两极:成果转化与企业创新

 第三节 障碍:技术成果转化的问题

 第四节 手段:“产学研用”相结合

 第五节 要素:人才科技资本产业

 第六节 关键:“产学研用”中人的组织

第四章 各方还能够为创业者做得更好吗

 第一节 概述:个人创业浅谈

 第二节 动力:有激情才有梦想

 第三节 环境:以人为本

 第四节 评估:成长期企业健康评估

 第五节 载体:孵化器+

 第六节 人文:创客客栈文化的探索

 第七节 训练:创客训练营

 第八节 素质:创新创业教育

 第九节 催化:寻求帮助是重要能力

 第十节 生命:成本与利润

 第十一节 检视:是团队中的英雄还是狗熊

 第十二节 忠告:几乎所有的事情难都难在“谁做”

 第十三节 破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五章 企业如果像人一样生病了怎么办

 第一节 防病:企业有病乱投医是不行的

 第二节 概述:企业的健康体检

 第三节 探索:企业健康的评估与实践

 第四节 精神:企业文化

 第五节 未来:智慧企业

 第六节 诊治:企业的病症

 第七节 团队:人无完美,但团队应完美

第六章 趋势案例分析

 第一节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第二节 智慧社区分析

 第三节 智慧旅游综述

 第四节 万物互联综述

 第五节 无人机+的产业分析

 第六节 无人机+教育教学

 第七节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领航青年商学院案例

 第八节 传统产业需要不传统的产品

 第九节 IT能力是企业的重要能力

 第十节 书苑:BOOKLETS——创业书苑的探索

后记

试读章节

创新,是在做天下最难的事情。

写下这句话时,我们认为,即便可能存在争议,但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来突出强调创新的难度。因为,对于创新者而言,用最普通的话语来表述,就是在做“多数人认为不可为的事情、不正确的事情、打破常规的事情、挑战秩序的事情,等等”。这是不是天下最难的事情?

不仅如此,还不是做就做了那么简单。很多时候,创新者必须为失败承受巨大的打击,承担巨大的责任,极端情况下还会失去生命。这种情况下,一个创新者是不是在做天下最难的事情?

从逻辑的角度看,创新成功的概率也是很低的。按照逻辑学原理,小概率在一次事件中是不能够发生的,也就是一次创新就取得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可能就是99次失败,而最后第100次才取得成功。这也彰显了“创新是天下最难的事情”这一特质。

所以,对于筹划或正在从事创新创业的人而言,认识和理解一些创新的本质含义、性质、责任、后果,是有益的。

第一节 挑战:创新,游走在犯规和颠覆的边缘

“当一项改革受肯定的时候叫作勇于创新,当被否定的时候就可以说是犯规违法——既然新规则还没出来,突破老规则自然就是违法,就可能受惩罚。”这句话是从我一本书中节选的,当我读到这段话的时候非常受触动,有共鸣——很多“新的”事物,是需要从突破“旧的”事物中发展起来的。

创新,必然是突破性的、颠覆性的,必然是要受到旧的、已有的规矩约束的。规范的条条框框不是创新可能发生的合适土壤。所以,为了社会创新进步发展,有很多规矩是到了改改的时候了。

小岗村分田到户,大家摁了手印。在规矩与法律面前,摁手印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只不过他们的方式恰恰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的生产方式,故受到了肯定。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头涌起。这里的创新是基础性的、制约性的。我们不能把在街角“开个餐馆”这种创业与创新联系在一起。我的理解是,如果没有体制机制对创新的保障和环境的营造,任何技术科技的创新都是没有土壤、没有保障的,也会导致很多伪创新及抄袭剽窃。我们有很多科技成果,然而实际上是不是应该有更多更好的成果呢?投入成效比如何呢?

难点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必然是要求“规则的制定者”自愿打破“自己制定的规则”。反之,如果要求“规则的遵从者”打破“现有规则”去实施创新——一如小岗村的农民的创举,这必然是极小概率发生的事情。真若如此,创新的生存土壤必是贫瘠的。

体制机制怎么保护创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若要简化,也可以一句话来概括——“宽容失败”,即真正从全社会营造崇尚“宽容失败”的气候氛围,高度地给失败者以鼓励,不断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无人不知,“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几乎也没有人愿意和直面“成为失败者”,社会也往往鄙视之。每个人都想直接成为“成功者”。这就是我看到的我们的文化基因。创新,本身就是“试错”,多数人会成为失败者。就体制机制而言,要对此进行保护、鼓励和支持。

最后,历史与经验告诉我们,创新与创业本身是从“无序无意”中诞生的,“有心栽花”从来没有干倒过“无心插柳”,归纳一句:适度混乱有益创新,过度规范只能守成。

第二节 阻碍:不作为易,敢担当难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战略指导思想,浅显易懂,解放了国人思想,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成功。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经济特区,取得了骄人成绩,形成了“敢想、敢闯、敢拼、敢干”的深圳精神。

然而随着社会阶层的逐步形成和稳定,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渐富足和安逸。随着社会发展机会的竞争和减少,“敢”字当头的创新精神也越来越稀缺。

很多时候,我们能够看到明哲保身的思想渐渐成为主流。1937年9月7日,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反对自由主义》中列举了1l条自由主义的表现,其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这是第三种。”“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第九种。”

现在看来,上面的这些现象已经很普遍了。

从法律角度看,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不作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方式,与作为具有一种相反关系。典型的如行政不作为,它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有积极实施某一行政行为的职责和义务,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不作为的行为性在证明上的困难缘自它是身体的静止,即不像作为那样存在身体的外部动作,在单纯物理意义上是一种“无”的状态,因此从物理的意义上难以证明不作为的行为性。为此,在不作为的行为性的证明中,往往引入目的性与规范性的视角,这种努力是有一定价值的。不作为虽然在物理意义上是“无”,但这种“无”的状态本身是受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支配的,因而从人的态度上来判断也是一种“有”,在故意的不作为的情况下,不作为正是行为人之所欲为。凡此种种,可知:认定不作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选择不作为又是非常容易做到的事情。

不作为不能做成事,严重的时候还会耽误事。所以要大力提倡和鼓励敢担当的态度和精神。

P2-5

序言

前言

为什么行行出状元

《创新创业导航》是在具体实际工作中不经意地积累形成的。作者在过去几年工作中,恰巧从事与创新创业相关的工作,从一点也不熟悉这项工作、存在无数困惑和挑战起始,到逐步能够看清工作的本质、能够比较清晰地谋划落实工作为止,中间体会最深刻的有两点:一是规律是什么、规律怎么把握;二是“做难事必有收获”,贵在坚持和执着,即使错了也会积累经验,这样的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可靠的基石。

在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回响在我脑海里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那么每个行当的状元具备的共同特征应该是什么?”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每个行当的状元一定是能够把握和运用好这个行当规律的人。

所以,客观存在于事务中的规律,是真正能够把这项事务做好的最根本的原则性指引。结合创新、创业的主题,我们会自然地去延伸思考:企业为什么去创新?企业靠什么去创新?企业不创新会怎么样?也会去思考:个人为什么去创业?创业与创新是什么关系?创业过程中技术到底有多重要?只有按照这个思路,透过一层一层的现象、不同的说法认知,认识到本质的规律,才能够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保障。

规律天然所成,有时浅显,但大多时候又深藏不露。

所以,在把握和运用规律的过程中,第一个难点就是发现规律。很多时候,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认识,我们平常谈的原则性的指引并不是规律,而多是现象层面的认知,即共识。支撑这些共识背后的规律,提及的却少了很多,因为更多的时候,这些背后的规律性的东西对人们工作生活的改善作用是隐性的。有时我们更愿意把成功或不成功归结为“运气”“机遇”的好坏,这更容易解释现象;但事实上,在其背后,还有强大的发展规律在左右着。

《创新创业导航》以把握规律为考虑事物的方法论,重点希望能够描述清楚企业创新、个人创业以及科技创新中重要的技术成果转化等三个方面的问题及其相关的部分内容。从最核心的规律部分出发,然后到方法、载体、实践等有关环节,进行分析、探讨、指引。

《创新创业导航》不是理论上的归纳总结,它更像是对实际工作的感悟、分析和反思。由于作者工作本身的局限性、对创新创业理解的狭隘性,不能确保书中的内容是完全准确的、正确的,非常欢迎有识之士多多批评指正。

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政策号召下,对创新创业的规律性研究是有必要的,本书权当抛砖引玉,甘做垫脚石。

王保江  2016年3月

后记

《创新创业导航》是一本从实践工作中提炼总结的研究汇编,所以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深圳市政府、广州市政府、顺德区政府、龙岗区政府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设校地合作平台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他们对双方合作共建平台的投入和保障。

本人在从事创新平台建设的工作之余思考和编写这些内容的时候,还有无数的同事们在加班加点地奋战,他们在工作中的创新、妙想也汇总归纳到了这本书里面。由于对这些零散的火花进行逐一的标识实属不易,所以在最后需要一并致谢,感谢他们在工作中给予的支持帮助、批评指导,也感谢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使我能够有更广阔的视野和角度来思考这些问题。

在这几年反复思考记录并终于汇编成册的时刻,掩卷回想:第一个层面是诸多的不容易,第二个层面是数不清的感动和收获,第三个层面是认知事物的思想沉淀。

此时此刻,深深地感觉到,即便如此深思还是很可能如盲人摸象般不得创新创业的本质要领。即便在可能献丑露怯的情况下,仍然鼓起勇气努力地试图完成对这一领域思考的文字展现。本着最初的初心,至少能够呈现自己这个阶段的工作。

漫漫长路一直向前,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属于勇于创新创业者追求的领域,希望他们都能够扬帆远航,领略人生无限美好。

王保江

2016年6月于深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创新创业导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保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642293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2016086622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