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德生编著的《细说责任田--1961年安徽农村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共14章,全书20多万字。主要内容包括:“责任田”的动因、来自各方面的推动力量、酝酿与提出的过程、试点情况、广州会议期间发生的事情、曾希圣对推行“责任田”的精心指导、石关会议和毛泽东在蚌埠与曾希圣谈话、春华秋实、毛泽东无锡谈话与“七千人大会”、改变“责任田“过程中的大争论、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狠批“三股风”与“责任田”的夭折、对“责任田”的理论分析与理论概括,等等。
| 图书 | 细说责任田--1961年安徽农村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陆德生编著的《细说责任田--1961年安徽农村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共14章,全书20多万字。主要内容包括:“责任田”的动因、来自各方面的推动力量、酝酿与提出的过程、试点情况、广州会议期间发生的事情、曾希圣对推行“责任田”的精心指导、石关会议和毛泽东在蚌埠与曾希圣谈话、春华秋实、毛泽东无锡谈话与“七千人大会”、改变“责任田“过程中的大争论、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狠批“三股风”与“责任田”的夭折、对“责任田”的理论分析与理论概括,等等。 目录 一 开场白 二 缘起——动因 三 来自各方面的推动力量 四 酝酿与提出的过程 五 南新庄试点 六 广州会议期间 七 精心指导 稳步推行 八 石关会议和毛泽东蚌埠谈话 九 春华秋实 十 毛泽东无锡谈话和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 十一 改变“责任田”过程中引发的一场大争论 十二 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狠批“三股风”与“责任田”的夭折 十三 对“责任田”的理论分析与理论概括 十四 结束语 附录 关于定产到田、责任到人问题(草稿) 关于“责任田”问题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关于宿县褚兰公社老农刘庆兰思想情况的了解材料 关于肥东等六县试行田间管理责任制加奖励办法的情况 中共宿县符离区委会全体同志致毛泽东主席的信 关于保荐“责任田”办法的报告 蚌埠铁路局公布蚌埠郑州间临时客车时刻的命令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细说责任田--1961年安徽农村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
| 译者 | |
| 编者 | 陆德生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41034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2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96 |
| 出版时间 | 2015-11-01 |
| 首版时间 | 2015-11-01 |
| 印刷时间 | 2015-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182 |
| CIP核字 | 2015274263 |
| 中图分类号 | F327.5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安徽 |
| 长 | 229 |
| 宽 | 153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