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第一届明清天主教研究工作坊”的形式,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等单位的青年学者开展了中国天主教历史的专题研究,国际上著名的中国天主教史研究专家、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钟鸣旦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演讲。陶飞亚主编的《宗教与历史(5晚明以来的天主教研究)》将此次会议的论文结集出版,希望得到关心这一领域知识进展的读者们的批评指正。
| 图书 | 宗教与历史(5晚明以来的天主教研究)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上海大学第一届明清天主教研究工作坊”的形式,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系等单位的青年学者开展了中国天主教历史的专题研究,国际上著名的中国天主教史研究专家、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钟鸣旦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了主题演讲。陶飞亚主编的《宗教与历史(5晚明以来的天主教研究)》将此次会议的论文结集出版,希望得到关心这一领域知识进展的读者们的批评指正。 目录 主题演讲 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 明清天主教历史与汉语神学 耶稣会中国副省年报:内容、特征与价值 承嗣与开新——从"沙勿略方针"到"利玛窦规矩" 印票与康熙晚年的禁教之争 汉语神学中的克罪灵修:以《七克》为中心 文本与跨文化诠释 天主教东传与清初文人的思想重构——以"敬天"思潮为中心 清初传教士敬天学初探——以《古今敬天鉴》为中心 晚明儒家天主教徒孝观重构 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经典拴释及其意义——以利安当《天儒印》为例 信仰与地方历史叙事 神迹故事与晚明天主教传播中的信息失真——以《口铎日抄》和《励修一鉴》为例 蔡伯多禄事考 一个地方儒生的信仰故事——福建天主教徒李嗣玄与艾儒略的交往过程及其思想转变 耶稣会士艾儒略与明末士大夫交游新证 “贞”与“性”的纠结:文化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以乾隆年间福安教案和苏州教案中的贞女(1746—1748)为中心 土山湾孤儿院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天主教因素溯源 教案研究 清朝中后期“给还旧址”案研究 制度、人脉、个性——南昌教案交涉的潜流与晚清政治史的视野 人际、党争与教案——从《黄嗣永帛书》看早期天主教在朝鲜的传播 耶稣会博雅教育理念在中国的传播及实践 被遗忘的“公教作家”李问渔——李问渔著译考及研究现状初探 综述 “文本、叙事与历史:上海大学第一届明清天主教研究工作坊”综述 传承与更新:最近10年来汉语天主教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宗教与历史(5晚明以来的天主教研究)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陶飞亚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12056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0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15 |
| 出版时间 | 2016-01-01 |
| 首版时间 | 2016-01-01 |
| 印刷时间 | 2016-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7 |
| CIP核字 | 2015294718 |
| 中图分类号 | B9-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58 |
| 宽 | 189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