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光体(3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这本书里,凯伦·史密斯将她的思考组织为五个分散的主题单元,跨越广阔的幅度追踪现今中国的当代艺术实践。开篇关注的是近来重新兴起的业余爱好者或者说局外旁观者现象(但是必须对这一典型形象提出质疑),接着作者讨论了通过制造“事件”直接参与社会的艺术,继而谈到质疑时间、连通空间中的物品以及展演自我的一系列作品。
| 图书 | 发光体(3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发光体(3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这本书里,凯伦·史密斯将她的思考组织为五个分散的主题单元,跨越广阔的幅度追踪现今中国的当代艺术实践。开篇关注的是近来重新兴起的业余爱好者或者说局外旁观者现象(但是必须对这一典型形象提出质疑),接着作者讨论了通过制造“事件”直接参与社会的艺术,继而谈到质疑时间、连通空间中的物品以及展演自我的一系列作品。 内容推荐 《发光体》是一套系列丛书,对每年在中国的公共博物馆和画廊中展出的中国艺术家作品予以回顾。或许本书无法提供最详尽的展讯,却集当下众多展览于一身。《发光体》重点关注青年艺术家的成就,一如既往地通过强调艺术内容和形式,紧切时代脉搏。 本书是《发光体》系列的第三部《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由凯伦·史密斯编著。它聚焦2013年和2014年期间的中国当代艺术重要展览,筛选出50余位备受尊崇的当代艺术家,介绍了他们的优秀作品。直观展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 目录 前言/田霏宇 引言 第一部分:一群业余爱好者 第二部分:事件及集体努力 第三部分:时空内外 第四部分:构造之物与空间构建 第五部分:幻想:变换的现实 展览信息 致谢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发光体(3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凯伦·史密斯 |
| 译者 | 徐江玲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009687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6 |
| 出版时间 | 2015-09-01 |
| 首版时间 | 2015-09-01 |
| 印刷时间 | 2015-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4 |
| CIP核字 | 2015099643 |
| 中图分类号 | J11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39 |
| 宽 | 171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