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
内容
目录

引言

一 旱作农业之起源

 (一)世界粟黍之源

 (二)农耕传承八千年

二 五谷杂粮之精品

 (一)优质杂粮生产基地

 (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三)天然绿色杂粮精品

三 生态服务之多样

 (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二)耐旱的生态适应性

 (三)典范的防风固沙能力

 (四)高效的水土保持能力

 (五)多彩的农业景观

 (六)突出的农业节水性

 (七)全面的肥力保持能力

 (八)有效的病虫害防治

四 传统文化之丰富

 (一)祭星为代表的独特民俗

 (二)旱作特有的祈雨和庆丰收方式

 (三)多民族融合的传统节日

 (四)宝贵的生产实践农谚

 (五)传统旱作农耕器具

 (六)独具特色的农村古建筑

 (七)杂粮为主的饮食文化

 (八)悠久的乡土文化传承

五 传统技术之独特

 (一)良好的开端——播前准备

 (二)春种一粒粟——播种

 (三)汗滴禾下土——田间管理

 (四)秋收万颗籽一收获

 (五)“粒”经“磨”难——加工

六 保护发展之未来

 (一)现实意义

 (二)面临问题

 (三)发展机遇

 (四)未来策略

附录1 旅游资讯

附录2 大事记

附录3 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内容推荐

农业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活动的创造和生存智慧的结晶,是传统农业的精华和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对于传承农耕文化、保护农村生态、发展生态农业、拓展农业功能、建设美丽乡村等具重要的意义。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力求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统一,系统阐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起源与演变、生态与文化特征,分析其历史与现实价值和保护与利用现状,提出可持续保护与管理对策,以进一步提升遗产地人民的文化自觉性与自豪感,提高全社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

本册为《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由白艳莹、闵庆文主编。

编辑推荐

白艳莹、闵庆文主编的《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是中国农业出版社生活文教分社策划出版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之一,旨在为广大读者打开一扇了解敖汉旱作农业系统的“窗口”,提高全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全书包括八个部分:“引言”简要介绍了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概况:“旱作农业之起源”介绍了敖汉早作农业系统的起源和传承;“五谷杂粮之精品”介绍了粟和黍等杂粮作物在维持当地生计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生态服务之多样”介绍了系统中的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生态适应性、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以及绚丽多彩的农业景观;“传统文化之丰富”介绍了相关的民风民俗、节日、农谚、建筑、饮食文化等;“传统技术之独特”介绍了旱作农业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加工的知识体系与适应性技术;“保护发展之未来”介绍了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等;“附录”部分简要介绍了遗产地旅游资讯、遗产保护大事记以及全球/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列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艳莹,闵庆文主编
译者
编者 白艳莹//闵庆文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9195653
开本 16开
页数 1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2014226390
中图分类号 S343.1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2:34:03